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睿真皇后沈氏是什么出身?她失踪到底是怎么回事?

睿真皇后沈氏是什么出身?她失踪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00 更新时间:2023/12/24 6:16:25

说起唐代宗 ,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独孤皇后。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曾上演过一出“德宗寻母”的故事,按说皇帝母亲走丢这种事件简直匪夷所思,但这件事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想必也就不难理解了。唐玄宗逃离长安时,沈氏并未跟随,而是流落到了洛阳,而在史思明再度攻陷洛阳之后,沈氏便成了失踪人口,历经唐代宗、唐德宗两代帝王尽力寻找,但始终未曾找到。

沈氏出身官宦之后,选秀入宫成为太子妃

睿真皇后沈氏(人称沈珍珠),出身吴兴沈氏,乃是东汉海昏侯沈戎后人,其祖上先后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任职,可以说是世代为官,名门望族。

唐朝时期,通常会在宫廷外选取良家子为皇室妃嫔或宫内女官,而被选之人需要按礼聘纳。良家子不仅要求祖上为非刑戮之家,且要求非微寒之族,因此被选中者都是世家官宦之女。沈氏被选入宫之后,便被赐给了皇长孙、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天宝元年(742年),沈氏为15岁的李豫生下了长子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不久兵锋便直指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于是带着杨贵妃和皇子皇孙等人仓皇出逃。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当时“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令人奇怪的是沈氏却并没有在这支逃亡队伍中,唯一能解释的原因就是当时沈氏并不在宫中,因而未能及时带走。

那么沈氏去了哪里?根据考证,沈氏的族人在北周时由吴兴北迁至洛阳,再加上之后沈氏在洛阳被找到,因此判断沈氏这段时间应该可能随家族定居于洛阳。

史思明再度攻陷洛阳,沈氏下落不明

在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的逃难队伍一分为二,唐玄宗继续带人前往蜀地,而太子李亨则带人北上前往灵武,并最终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洛阳,结果在东都掖庭中找到了被叛军关押一年多的沈氏,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沈氏并未被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旧唐书》虽然给出了理由,也就是说朝廷此时忙着“经略北征,未暇迎(沈氏)归长安”。不过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沈氏此时不过是李豫的妻子,甚至连太子妃都不是(李豫还未被立为太子),接沈氏回长安根本用不着大费周章,与北征之事并无大的冲突。

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太子。结果次年,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度攻陷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座空城,而沈氏也就此失踪。

唐肃宗李亨驾崩之后,唐代宗李豫于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继位,长子李适则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同年,洛阳被再度收复,然而沈氏却依然没有下落,唐代宗因此下诏寻找沈氏,派使者四处寻访,但历经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

唐德宗继位后开始寻母,然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因母亲尚未找到,故而李适于次年,即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皇太后,并在含元殿举办册封之礼,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在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下,唐德宗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另以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组成专门的“寻母队”,派出各路使者分别赶赴天下各处,四处查找寻访,同时对沈氏族人大加封赏,以期母子团聚。

直到建中二年(781年),终于传来了沈太后在洛阳被找到的消息,唐德宗于是将其迎入东都上阳宫,派遣宫女百余人,捧着御赐之物到上阳宫供奉“沈太后”。然而喜悦的气氛还未散去,此人便被证实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且与沈氏在宫中多有接触,故而谎称自己是沈氏。

闹出这么一个乌龙事件,大臣们很是气愤,纷纷要求对其治罪,但德宗非但没有治罪,还对身边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结果从此之后,虽然时有消息传来,但均为冒充者,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李适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在宦官俱文珍的逼迫下,唐顺宗传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

至此,寻访沈氏已经长达三十余年,但仍然杳无音讯,于是便有人建议停止,同时下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标签: 沈氏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周宣王的五位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周宣王的五位皇后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周宣王是宇文邕唯一的儿子,我们在最近热播剧《独孤皇后》中看到,宇文邕一生仅有这一个儿子,所以从小对他宠惯无度。因为知道自己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他从小便不思进取,整日流连花丛和纨绔子弟厮混在一起。杨坚为了与皇族攀亲,明知太子无能却还

  • 李世民为什么不等李渊死后再做皇帝?他真的时等不及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知道,但李渊在位期间李世民并不是当朝太子,而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因为当年统一天下之时李渊身边跟随的就是李建成,而李世民独自带领士兵浴血奋战之后占有一席之地。唐朝初建,唐高祖李渊封李建成为太子,然而在当时社会表面上统一的大唐江山,实则内部早已形成太子府和秦王府两股势力针尖对麦芒。太

  • 讷亲作为雍正的侍卫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自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对雍正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曾保护过雍正的侍卫,为何最后自尽?《甄嬛传》相信大家都看过,剧中有个姓氏钮祜禄氏,在当时是非常出门的一个姓氏,在清代时期,这个姓氏前后出现过6位皇后,并且还出过很多的名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这位人就是钮祜禄·讷亲。雍正五年,讷亲承袭二等公爵

  • 北宋著名书法家薛绍彭简介: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薛绍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简介北宋书

  • 隋朝时期,共有几位和亲公主?她们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国祚三十七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朝和亲公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流传千年的和亲政策从西汉开始就有明确记载,远嫁公主为中原王朝带来和平。她们以娇弱的双肩完成了她们的使命,得到了历史的认可。中国和亲史到了清代才达到顶峰,目前很难做

  • 潘祖荫是怎么救了曾国藩有让他当上兵部尚书及两江总督的职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祖荫,清朝,风云人物

    官文陷害左宗棠,为救左宗棠郭嵩焘去求当时的翰林潘祖荫,让他帮忙写一个折子给皇上。潘祖荫的折子里边大概是这么写的。湘永立功本省员,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所向克坚虽由曾国藩指挥得异议,由骆秉章供应,调度有方,左宗棠运筹决策,此天下所共鉴酒,在我圣明洞察之中也!潜力求实,号称数十万以本省,只想用本省之兵

  •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为什么还要下令涨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范仲淹,宋朝,风云人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应该大家都记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情怀,同时,范仲淹也可以说得上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其名不下于王安石。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事,其实北宋经过两次变法,而第一次其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推动的,所以说范仲淹称

  • 有哪些与狄仁杰相关的趣闻轶事?又有哪些与他相关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

  • 北宋政治家赵瞻简介:曾历知万泉、夏县,皆有善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瞻(1019~1090),字大观,北宋政治家。其先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后徙凤翔之盩屋(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