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乐公主最后被诛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乐公主最后被诛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6 10:58:44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话说唐朝有了武则天这个先例,似乎宫里的女人们都不怎么安分了,安乐公主便是其中的典型。可是,一旦卷入权力这个漩涡之中,想要脱身岂是那么容易。安乐公主和韦皇后虽然素有野心,奈何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在那个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时期,韦氏集团并没有建立足够稳固的根基和势力,一旦唐中宗这棵大树倒塌,韦氏集团根本抵挡不住来自其他势力的攻击。

安乐公主卷入权力漩涡是惨死的主要原因

没有武则天的能力,却滋生了武则天的野心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生于李显被迁往房陵的途中,因出生时李显脱下衣服来包裹她,故为其取名裹儿。《新唐书》形容其“光艳动天下”,素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

李裹儿出生时李显已经失势,担惊受怕的生活在房陵,或许是出自于对女儿的亏欠,李显和韦氏从小便对其极为宠爱,任其为所欲为,这使得李裹儿从小便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圣历元年(698年),李显一家被重新接回洛阳,李显被重新立为皇太子。身份的骤然提升,应该给了李裹儿不小的冲击,这使得其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武则天晚年一直致力于将武家和李唐宗室联系起来,将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是如此,而后来将李裹儿嫁给武崇训同样如此,不同的是太平公主乃是被迫出嫁,而李裹儿则是由于和武崇训厮混怀孕,不得不出嫁。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然而,李显由于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之下,性格颇有些懦弱,重登大宝的他并未展现出雄才大略,反而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凭借其身份的变化,开始频频插手朝政。

然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虽然野心甚大,奈何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太平公主因神龙政变有功,在李显复位后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逐渐走到了幕前。而安乐公主也学着太平公主开置府署,但与太平公主收拢能臣干吏不同,安乐公主手下的官员大多出自屠贩之家,因捐纳资财而得以为官,虽然凭借李显的宠爱,使得侯王权臣多出其门,却也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

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安乐公主根本不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对手

从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朝中各派势力变化极为迅速,而从事态的发展来看,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根本无法有效应对,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比起来,她们根本不是对手。

武则天在位之时,太平公主集团VS武氏集团。当时朝中最大的势力无疑便是武氏集团,太平公主凭借着武则天的宠爱和李唐宗室的身份,虽然得以插手朝政,但面对庞大的武氏集团,聪明的太平公主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发展势力。直到神龙政变一击奏效,太平公主这才走到台前。

武则天退位之后,太平公主集团VS武氏集团+韦氏集团。武则天退位之后武氏集团随之势弱,而韦氏集团却凭借着唐中宗的宠信虽然开始崛起,但同样处在弱势,由于李裹儿与武崇训的夫妻关系,武氏集团和韦氏集团随即一拍即合,双方迅速结盟。

景龙政变前后,太平公主集团+李隆基集团VS武氏集团+韦氏集团。因安乐公主和武崇训经常当面凌辱李重俊,韦皇后对其也极为不满,安乐公主更是要唐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担心太子之位和性命不保的李重俊随即发动景龙政变,虽然政变最终失败,但武三思、武崇训却先后被杀,武氏集团几乎覆灭。此时的李隆基的选择和太平公主一样,懂得韬光养晦之术的他并未站出来与其他几方势力争夺朝臣的支持,反而将目光瞄准了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但却至关重要的禁军和万骑(皇帝亲军),通过拉拢这些底层军官,他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发动致命一击的能力。

与韬光养晦、暗中发展势力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不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表现太过高调,虽然成功拉拢了武氏集团这个盟友,但却由于对太子李重俊的逼迫,以及在朝中的胡作非为,成功将所有心向李唐宗室的朝臣和心有正义感的重臣全部推向了对面。要知道,景龙政变中,如果不是唐中宗最后关头扭转乾坤,韦氏母女早已身首异处。

在唐中宗去世之后(疑似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在失去了这个权利源泉的情况下,虽然她们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但面对拥有大量朝中重臣支持的太平公主,以及拥有禁军、万骑中低层军官支持的李隆基,韦氏和安乐公主又怎能取胜?

唐中宗去世之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两个猪队友却错估形势,意图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得知消息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随即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全部被杀,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标签: 安乐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爽为什么会败给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爽,三国,风云人物

    提到晋朝的诞生与崛起,不得不提为大晋奠定基础的司马懿。司马懿是在曹操时期进入曹魏政权的谋士,无论是内政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在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同时筑临晋坡让雍凉足足食,使得雍凉有余力弥补关中粮食的不足。后来司马懿又于淮北大兴屯田,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提高了

  • 司马睿为什么要南渡建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睿,晋朝,风云人物

    晋朝永嘉年间,因八王之乱、匈奴胡人、流民等战乱,中原世族、百姓纷纷南渡,避乱于江南,史称永嘉南渡。琅邪王司马睿也在这时候移师建康以避祸。(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建邺,不过为方便一律用建康称呼)八王之乱牵扯进去多少司马家的王爷,司马睿的亲叔叔司马繇也被司马颖杀害。司马颖却能活过八王之乱,并执掌扬州大,就是因

  • 苏秦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悲惨结局又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秦,战国,风云人物

    苏秦,战国时期一位耀眼的政治明星,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谈及苏秦,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出的就是苏秦发奋苦读,凭借着自身努力,最终推动六国合纵攻秦,并成为六国之相的励志故事。但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足以概括苏秦复杂的一生,同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苏秦最后被车裂的结局。那么苏秦的人生到底

  • 和珅做了一件事,才彻底惹怒了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是谁?脑洞老师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一样——和珅。和珅,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中期著名的权臣,皇商。和珅通过李侍尧案在官场发迹,后逐渐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和恩宠,并将自己最爱的幼女和硕固伦公主许配其子丰绅殷德,结为儿女亲家。有了皇亲国戚这层关系后,和珅更加为所欲为,除了在官场上大肆

  • 慈禧确定溥仪为皇帝后,光绪帝坐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帝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慈禧太后为了惩罚光绪帝违背自己的意思,和自己对着干,就将光绪囚禁在了瀛台,而且这一关就是十年。其实这十年里,慈禧早就想把光绪帝给处死了,但是光绪毕竟是当时的皇帝,迫于外面的压力,她根本就没有办法下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情的折磨他。瀛台这个小岛四面环海,这个地方在

  • 慈禧太后临终前说了什么?意味深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女性人物,一个是孝庄太后,另一个便是慈禧太后,相比起孝庄,慈禧的名声可谓差了许多,孝庄一生辅佐三位帝王(皇太极、顺治、康熙),而慈禧却把持大清权柄48年,彻底将大清带入了衰亡的深渊。本文主要解析一下人们对慈禧的一些误解,以及临终前慈禧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第一,是否加害过丽

  • 中国历史上的古代四大美女都有谁?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玉环,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经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样貌,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如果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美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是对她们出众外表的赞扬。她们出名不只是因为过人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们身上所带有的传

  • 此人逼赵匡胤上位,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此人逼赵匡胤上位,最终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 ...在现如今保

  • 文绣历史上唯一的与皇上离婚的女人,她的离异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绣,清朝,风云人物

    关于溥仪,人们最喜欢谈论的就是他的婚姻以及他的身份。因为溥仪身份的问题,所以导致他的婚姻状况也是十分受人关注的。溥仪被称为末代皇帝,因为他没做皇帝几年就被赶下位了,而且溥仪的退位导致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布结束了。不再是皇帝的溥仪带领着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离开了紫禁城,荣华富贵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也

  • 刘邦被围于白登山后,为什么会被人放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200年,也就是汉高祖七年,那个时候汉王朝初建,国力衰微,匈奴单于冒顿兴兵南侵。在这场战争中,冒顿伪装败退,刘邦不听探军刘敬的劝阻,率32万大军追击,结果在平城的白登,就是今天的大同市东北被冒顿围困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匈奴单于与汉朝降将相约共同攻击汉军,但是这些人却没有按时过来,让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