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是忠臣还是匹夫?

姜维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是忠臣还是匹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3/12/8 8:42:57

刘禅投降后,蜀地众臣皆已随之降魏,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然灭亡。作为大将军,姜维行假降复叛之计,先投降曹魏,再诱使钟会叛乱,屠灭魏军将领,妄图借机复国,实为其个人自作主张。此类反复无常之举,只会为世人轻鄙。

诸葛瞻败亡,邓艾兵临城下,蜀汉后主刘禅选择投降后,蜀地众臣皆已随之降魏,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然灭亡。

作为大将军,姜维或者力战不屈而死,或者自刎殉国,这样才是忠于社稷的忠臣;

或者跟随刘禅投降,为保全刘禅从此在魏国仕官,也算是不负故君,尽心尽力的忠臣;

或者从此解甲归田,拒绝曹魏司马晋邀请,不食魏禄到终老,同样是忠于故国的忠臣志士;

以古代价值观而论,如果姜维是以上任何一种作为,那忠心确实值得称颂,没有人能抹杀、贬低、批判他。

然而,历史上的姜维欲行假降复叛之计,先投降曹魏,再诱使钟会叛乱,屠灭魏军将领,妄图借机复国,实为其个人自作主张,既代表不了刘禅,更代表不了蜀汉。此类反复无常之举,只会为世人轻鄙;一如后世评价东晋名将刘牢之之辞:「事不可者莫大于反,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姜维已降魏为魏臣,反魏是为不忠;

钟会以国士待姜维,姜维包藏祸心欲事后除之,是为不信;

刘禅等原蜀汉众君臣此刻尚被软禁和监视,姜维此举令他们陷入命在旦夕的险境,是为对故君和同僚不义;

姜维完全不考虑杀尽魏将、裹挟魏军造反或者杀尽几十万魏军,这一异(nao)想(dong)天(da)开(kai)的可行性,但凭孤注一掷行事,是为不智;

姜维谋叛,激怒魏军大肆报复,成都百姓受牵连“死丧狼籍”,数日方才平息,蜀汉故太子刘璿、名将张翼、连同姜维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因此死于兵乱中,就连关羽的家人也被仇家庞会趁乱灭门,是以姜维亦为不仁。

此时的姜维,再不是从前忠心为国的蜀汉大将军,仅仅是个抱着赌徒心态,输光筹码急红了眼,便不顾念故君和同僚安危、不顾念家人和百姓生死、但为一生功业,便舍得豁出自己家人故友性命,也顾惜自己身后之名,不惜祸乱苍生的好武弄险之徒:

赢了成功复国,自然千古英雄功成名就,胜利者从来不受指责;输了身败名裂又如何,他完全不在乎;一如《三国志》对其「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的评价。

裴松之注引孙盛《晋阳秋》对他的抨击更甚:

【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於逆顺之间,希违情於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於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闇哉!】

【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

对姜维,除了感情立场一贯偏向蜀汉的裴松之给他辩解(亦称其“天水一匹夫,于魏何损”),对他的颂扬,基本要到“帝蜀寇魏”思潮盛行的南宋王朝以后来陆续出现。

而且即使到了蜀汉已经成为绝对正义方的明清时期,对姜维的称赞声也寥寥,远不能与诸葛亮、关羽,甚至生前官位影响力远不如他的赵云相比。

华夏文明从管仲孔子倡导“尊王攘夷”“华夷之别”起,华夷大义和百姓苍生福祉,皆远高于君臣之义,更高于个人功名。

如果和夷狄胡寇等异族相争,那么保卫先进的华夏文明,当然不惜用尽一切手段亦不为过;如张巡、岳飞、文天祥这些英雄,是为华夏民族抵抗异族夷狄,奋战至死,流芳千古。

而曹魏和蜀汉之争,则只是两个华夏政权之间的内战,因此,姜维在刘禅降魏后,不甘心蜀汉灭亡,为成就个人功业行此不忠、不信、不义、不智、不仁之事,反复无常、祸连苍生,便完全无足称道了。

同为蜀汉将领,历代史家论者一直高度赞扬赵云,而对官位更高、地位的姜维则不以为然,就是秉承华夏文明的价值观: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标签: 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让位嘉庆时,真的抓着玉玺不肯放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在我们读小学历史讲到清朝历史时,老师必讲的一段就是“康乾盛世”,当时大家都以为乾隆和康熙都是伟大的皇帝,和当中的雍正没有多大关系,不过长大之后,随着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其实不难发现,清朝就两个伟大的皇帝,一个是康熙一个是雍正。而乾隆只能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打天下的是康熙,治天下的是雍正,而他不过就

  • 明朝著名权臣严嵩,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严嵩,明朝,风云人物

    弘治十八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以二甲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选了庶吉士,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踏入仕途的青年才俊原本一心想要做个好官青史留名,谁知一番官场沉浮后,昔日的少年郎却迅速黑化,成为《明史》上臭名昭著的六大奸臣之一。历史的风烟吹动时光的涟漪,人们渐渐忘记了考取全国第五名的

  • 刘婴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婴,汉朝,风云人物

    刘婴是出生在公元5年,是汉宣帝的玄孙,刘显的儿子,被王莽称为孺子,大家都称为孺子婴,这位刘婴从一出生就被悲惨的命运捆绑。在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就想篡位当皇帝,但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条件还不具备,就找了一个傀儡皇帝,于是选择了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继承人。刘婴从一个还未省事的孩子继承皇位,就开始了他悲剧的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能开创千古伟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风云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能开创千古伟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是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他第一次统一了当时所能知道的世界领土,他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帝国,他第一次确立了沿用两千年的官僚统治体系···所以,当群臣在议论尊号时,文治武功超过三皇五帝的嬴政,敢于给自己加上一

  • 历史上的阿桂是什么样的?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桂,清朝,风云人物

    阿桂,清朝名将,乾隆朝功劳、地位仅次于傅恒的重臣,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人之一。乾隆三年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三十三年和傅恒一起与缅甸军交战;乾隆三十六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

  • 司马师到底有多残酷?毒杀自己的爱妻,诛灭大舅哥家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师,三国,风云人物

    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司马懿阴鸷狠毒、奸诈虚伪,在历史上早有定论,他为了上位做出的恁多卑鄙事,实在是令人不忍细观。作为最受其器重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性格也颇肖其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司马师。司马师外饰忠顺、内实阴诈,不仅对待政敌果于杀戮、毫不手软,而且对于身边最亲近的人,一旦

  • 李夫人: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是如何让汉武帝痴迷一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风云人物

    话说大汉朝武帝刘彻当政之时,有一日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来宫里看望自己的弟弟。刘彻和平阳公主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所以当自己的姐姐进宫来看自己的时候,他十分热情的款待了平阳公主。当时汉朝有一个专门负责音乐管理的机构——乐府,专门负责音乐的收集与创作工作。汉朝皇宫里更是云集了天下顶尖的音乐人才,其中有个叫

  • 陈圆圆:影响改朝换代进程的她到底爱过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圆圆,明朝,风云人物

    冲冠一怒为红颜,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谁,没错,说的就是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为了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而投降了清朝,导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败退,清朝入主中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如果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可以说是陈圆圆间接的影响了中国的改朝换代。但是写历史都是从男人的角度来写的,不知道这些写史

  • 关天培血战失败,死后直挺挺站着,愣没倒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天培,清朝,风云人物

    在每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都会出现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他们衷心,他们坚强,他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英勇名将。现在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为国牺牲奉献的名将。他是关天培,在晚清时期,他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候,他曾大力支持。由此可

  • 历史上真实的妲己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商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很多名人,并不都是大家通过了解那段历史来得知有关于她/他的一切,很多是通过更简单、更快捷的小说或影视作品这类手段。和枯燥无味的史书相比,这些方式要显得更加直观和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很多人更耐得住性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走进那些历史上的名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妲己了,想必通过名著《封神榜》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