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什么要立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为太子?

孙权为什么要立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为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1/10 22:12:52

孙权早年英明睿智,在稳固父兄基业,建立东吴政权过程中,做了卓越贡献。可是他晚年却变得非常糊涂,尤其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

如果孙权一开始就立的太子孙登没有早逝,可能啥事都没有。可孙登32岁就去世了,那时候孙权还活得好好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孙权非常伤心。更何况孙登还是一个睿智贤明的人,就是在去世的前一刻,还在给孙权举荐贤才。所以后来,孙权每次说到孙登,都会忍不住痛哭。

孙登去世后,孙权面临着重新选择太子的问题。

孙权的第二个儿子孙虑20岁时就病故了,因此他选择的太子是第三子孙和

然而这时候,孙权犯了第一个致命的错误。他选第三子孙和为太子的时候,又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当然了,封鲁王也没有什么问题,他的问题在于,他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养,让他们很随便地玩儿,给他们同样的待遇。

孙权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一是作为父亲,想一碗水端平。二是大约也是前两个儿子先后去世了,所以他才对后面的儿子特别溺爱。

但是,在皇权社会里,这是很不合规矩的,太子和其他儿子应该是有本质区别的,否则,太子的权威就没法建立起来,皇权就没办法得到巩固。

直到后来,大臣们多次给孙权提建议,他才意识到这一点,把这两个人分开来养,区别对待。但这时候已经迟了。反而是第四子孙霸待遇突然变低,心里对孙和严重不服气,从而造成了“二宫之争”。

在“二宫之争”的过程中,接着孙权又犯了第二个错误,就是孙霸、孙霸的姐姐全公主,以及依附孙霸的那些大臣们在孙权面前说孙和坏话的时候,孙权选择不相信孙和,最终把孙和给废了。

其实比较而言,除了孙登以外,孙和算得上是孙权儿子中最出色的,孙权让孙和接任太子之位,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因为有人不断说孙和的坏话,这就把孙权说糊涂了,最终他选择不相信孙和,废掉他。

其实,当孙权赐死孙霸的时候,他已经解决了“二宫之争”的问题,这时候,就应该好好地把孙和扶起来。可他非要各打五十大板,把孙和也废掉!

然后孙权犯了第三个错误,立7岁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孙权之所以会立一个7岁的小儿子,应该他是在担心权臣专政,威胁皇权。因为无论孙和还是孙霸,他们身边都党附着一大帮大臣。这两个儿子上台后,这些大臣肯定会以功臣的身份谋求利益。所以,两个儿子都不立,就是不想让权臣有专政的机会。(孙权只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侯,而不是王,也是他害怕他去世后,皇位出现意外的表现。)

重新立一个7岁的小儿子孙亮为太子,这个小儿子身边,自然没有权臣,一切都可以从零开始。

不过,让孙权没有想到的是,三年后他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孙亮才10岁,朝政自然掌握在孙綝这些权臣的手里。等孙亮15岁亲政,准备把皇权从孙綝讹手中夺过来的时候,孙綝先下手为强,一年后就把孙亮废了,接着又找机会把他谋杀了。

孙权不想让权臣干政而立小儿子,最终小儿子被权臣给干掉。不知道孙权地下有知,会怎么想?

标签: 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佩服白起吗?为什么说韩信比白起要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韩信,风云人物

    史书没有记载他对白起的评价,他配不配服白起无从得知,但是作为兵仙,他在心里不大佩服甚至藐视战神白起是有理由的。首先从早期成名史来看。白起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攻城拔地,军功赫赫,官职上从左庶长,到左更,到国尉,最后升为仅次于国君的大良造,一路高歌猛进,青云直上。再看韩信的人生经历就丰富多了(曲折

  • 此人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献出奇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与周瑜在赤壁对峙。诸葛亮借来了东风,周瑜的总攻也因此得以开始。在战斗开始前,周瑜将曹操派到自己军营的卧底蔡和、蔡中二人斩首示众。诈降曹操的东吴先锋黄盖率领二十艘装满引火之物的小船向曹军营寨冲去。此时正在水寨中的曹操得知黄盖驾船而来的消息,心中非常得意。但谋士程昱提醒曹操,黄盖此来有诈,同时还告诉

  • 玄武门之变后,为何朝廷重臣不再支持李渊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渊,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李渊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抢夺太子之位大打出手,最终李世民技高一筹在玄武门中杀了李建成和元吉,随后才当上了唐朝的皇帝。对于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就知道,李世民虽然杀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他的父亲李渊依然在皇位之上,如果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只需要一道圣旨。要知道李渊能够击败隋朝的杨

  • 三国时期诸葛亮去世后,为蜀汉留下了哪两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重之际,后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朝廷大事。李福与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近来你虽然整天与我交谈,但有些事还

  • 鲁宗道上朝迟到为何还能升官发财呢 其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鲁宗道,风云人物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王朝,而说起这个朝代,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宋朝的词了。也许在有的人印象中,宋朝并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是仔细研究我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其实宋朝有很多的制度以及事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一个大臣因喝酒无故迟到,皇帝在知道这个臣子迟到的理由后却大喜

  • 魏延当初为什么不选择投奔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延,蜀汉,风云人物

    在被众人怀疑后,魏延为何不北上投魏?魏延到底是怎么想的?魏延真的有别的打算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话说诸葛亮去世之后,北伐军队中的杨仪和魏延就后面的行动产生了分歧,杨仪受诸葛亮的托付掌控三军,按诸葛亮生前的嘱托,蜀军应该撤军。而魏延呢,就认为,蜀军应该由自己掌握,希望大军

  • 西汉23位皇后仅有4位善终,其他的皇后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薄姬,风云人物

    在两汉407年的历史中,后妃没有几人能保全性命而不被杀掉的。西汉王朝,从高祖刘邦到孺子刘婴,共十四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当时很受宠且能善终的,除了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以及汉成帝刘骜的母亲四人外,其余的都被废或被杀。西汉被废或被杀的皇后重的被株连九族,轻的全家流放。死的最惨的嫔妃是汉

  •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柳如是,明朝,风云人物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

  • 李博乂:历经三位皇帝执政,每天吃喝玩乐最后活了80多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博乂,唐朝,风云人物

    唐朝可以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王朝了,所以就连后来的外国人将中国的衣服称为“唐装”,中国人在国外居住的街道也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对于整个世界的知名度。在唐朝时期,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父亲李渊也可以算是历朝历代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说起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他的父亲是北周时

  •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此人藏在安禄山之后出谋划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安禄山,风云人物

    安史之乱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祸源之一是安禄山的秘书高尚。高尚原名高不危,出身贫苦,母亲以乞讨为生。但他勤奋好学,文采斐然,出人头地的欲望也很强烈,曾对朋友说:“我应为举大事而死,绝不能一辈子咬着草根、啃着菜叶!”后来他靠人推荐做了安禄山的秘书,成为领导的死忠粉,不肯离开片刻,甚至跟进卧室。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