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分封自己的儿子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分封自己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3/12/15 16:32:34

还不了解:秦始皇分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人说过,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学到校训,历史上惨剧和失败经常以同样的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这是从大的历史尺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当事人本身,其实每朝每代都从前朝中吸取了教训,因为前朝的失败都在眼前,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那对于前朝失败的教训可以说是历历在目,所以一般都会尽量避免。

而对于秦始皇来说,他的前代就是周,而周朝是典型的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儿子亲戚等一大堆人,全部都分封出去,让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各自建立诸侯国。

这种制度在当时可以以极低的管理成本,统治广袤的土地,而维系这套制度,就需要严格的宗法礼教,目的就是要一遍遍的强调尊卑秩序。

但俗话说得好,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这话糙理不糙,周朝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当年的兄弟亲情过了许多年之后,已经完全不能靠亲情和辈分尊卑来说话了,东周的开端,就一切都靠实力说话了。

事实上,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分封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了,于是各个诸侯国都在搞变法,最先变法的是魏国,他也最先强大起来。

此后诸侯国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变法,其中变法最彻底的就是西边的秦国,因为他文化底子薄,历史负担小,于是变法最成功也最为彻底.

变法的内容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该分封为郡县,差别就是分封制度下,贵族掌握着他封地上的一切,郡县制度下,地方官都是打工的,一切都属于君主。

秦国靠着商鞅变法最终强大起来,彻底打败了东方诸侯,但是在关于新征服地区的该实施何种制度的问题上,秦朝的君臣就产生了矛盾。

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儒生主张对新征服的地区采取封建制,主要是这些地区太过偏远,让秦始皇分封自己的孩子们为王,来管理这些地区。

秦始皇让群臣讨论这个已经,李斯坚决反对这个说法,认为周朝分封的弊端历历在目,这些分封出去的贵族,没多久就开始相互攻击,根本起不到拱卫中央的作用,甚至到时候还会对中央产生威胁。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不是说李斯就有多高明,主要是其他六国被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周天子也灭国没多久,这些都是封建制明显的弊端,秦国刚刚一统天下,这是根本不可能再去恢复封建制的。

苏轼写过一篇文章叫《秦废封建论》,非常赞成废除封建制,有句话说得非常好:

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这句话,从人性的角度来概括了封建制的弊端,你只要是个人,你都有争夺利益之心,而掌握了土地人民资源的封地贵族王爷,无疑是霍乱的根源。

秦始皇把天下分成36个郡, 在全国彻底实行郡县制,这是大势所趋,但很快秦国就灭亡了,他灭亡不是因为郡县制本身有问题。

刘邦的汉朝,似乎也从这种过于绝对的郡县制中看到了弊端,于是恢复了部分封建制,大肆分封同姓和异姓诸侯王,封同姓是真心的,封异姓是被逼的,于是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又花了八年时间,把什么韩信英布这些异姓王全都给干掉了,把自己的儿子全封王,掌握实权拱卫朝廷。

结果事实证明,不管是异姓还是同姓,都靠不住,西汉的七国之乱再次证明了分封制不行,此后但凡是想搞分封的,基本上都没好下场,分封制摆明了就是制造分裂和矛盾的根源。

后来的晋朝和明代,都曾经恢复过分封,结果晋朝因为八王之乱直接灭国,明代的分封直接搞出了靖难之役,让大明代在血流成河在,这些都是历史血淋淋的教训。

秦始皇之后,郡县制就是绝对的主流,封建只是偶尔的补充,郡县制比起封建制是有一些弊端,但比起分封制的弊端而言,郡县制是害处最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历史就是这么一个规律,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只有最符合当时条件的制度。

标签: 秦始皇分封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的庆恭皇贵妃与咸丰的庆妃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庆妃,清朝,风云人物

    这两位庆妃虽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人的封号一样,都是汉人,都没有生育子女,但她们的结局却很不一样。一个得乾隆帝宠爱,抚养嘉庆帝一路晋升皇贵妃。一个本是宫女偶然得到咸丰帝宠爱,很快被忘却,历经三朝才累积到妃位。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清高宗妃,无子女。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出

  • 刘邦晚年为什么想要换掉太子 这件事情和戚夫人关系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换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晚年时期为什么想要换掉太子?刘盈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这件事情和戚夫人有多大的关系?刘邦晚年想换掉太子,除了有他最爱的戚夫人“日夜啼泣”这个外在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他是发自内心地想换掉太子刘盈,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小原因,太子刘

  • 李渊临死前让李世民不要杀这些人,李世民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为的皇帝了,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让饱受隋朝末年战乱的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虽然李世民开创了盛世的局面,但是这也无法遮盖他丑陋的一面,。李渊驾崩前曾告诫李世民这些人不能杀,谁知李世民不但没有听李渊的话,反而转身就将这些人斩草除根了。李渊虽然是唐

  • 吴王僚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王僚,春秋,风云人物

    我们中华古代兵器众多,在各种武器中,尤以剑最为爱武之人喜爱,行走江湖中的武士也常常以剑客而自称。在春秋中期,有一把名剑因藏在鱼腹中刺杀了吴王僚而闻名于世,具体什么情况呢,笔者下面细细道来。公元前526年,吴王诸樊去世,公子僚即位为王。诸樊之子公子光不服,准备弑君夺位。而知道公子光心思的伍子胥便将胆识

  • 汉武帝刘彻有哪些功绩?为什么刘彻能被称为“汉武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刘彻,风云人物

    汉武帝刘彻有哪些功绩?为什么刘彻能被称为“汉武大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世宗,即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

  • 努尔哈赤能成功崛起跟李成梁有关系吗?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明朝,风云人物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率领步骑两万进攻辽东,连克清河、抚顺等地,明军损失惨重。清河、抚顺等地接连失陷的消息传至京师,朝野上下都说这是李成梁“养虎自贻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有四:一、李成梁剿灭女真王杲部、重创女真王兀堂部和叶赫部的做法,为努尔哈赤的成功崛起扫清了障

  • 同样都是因为兵败 高翔能够幸免,马谡为什么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马谡,风云人物

    对诸葛亮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缺少人才,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掉马谡?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想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吃了败仗不一定非得死,但自己作死就怨不得别人了。诸葛亮安排马谡守街亭,同时还安排了另外一个武将高翔(一说高详)镇守列柳城,结果两个人都没有守住。太和二年,蜀相

  • 刘秀:古代历史上唯一骑着牛夺取天下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汉朝,风云人物

    刘秀 ,是汉高祖第九世孙、济阳县令刘钦的第三个儿子。刘秀出生的时候,房屋里出现吉祥的红光,人们都说这是吉利之兆。 正好当时济阳县长出了个一茎长有九穗的稻子,因此刘钦就给儿子起名叫“秀”,“秀”是植物抽穗开花,有特别优异的含义。小刘秀九岁便成孤儿,与长兄刘演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 后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

  • 张辽是怎么当上五子良将之首?有一点其他四位无法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辽,三国,风云人物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是曹操最信赖、最倚重的外姓将领。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以数千人击溃孙权十万大军,使得整个吴国为之震颤,吴国的母亲们经常拿张辽来吓唬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小孩们都不敢哭泣,只能乖乖睡觉。张辽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呢?第一,张辽智勇双全,行事麻利。官渡之战,张辽作为曹操的先锋大败袁

  • 馆陶公主的能力如何?她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馆陶公主,西汉,风云人物

    刘嫖,即馆陶公主,她是汉文帝和窦皇后嫡女,汉景帝刘启同母姐,汉武帝刘彻姑母和岳母,她善于权谋,支持胶东王刘彻成为太子,女儿陈阿娇成为汉武帝第一任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启当了皇帝后,馆陶公主多次进献美女,给弟弟充实后宫。在群臣看来,刘嫖这姐姐当得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在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