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外戚李用和简介:宋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北宋外戚李用和简介:宋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74 更新时间:2023/12/9 2:05:49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用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用和 (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

生平

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其姐李宸妃生仁宗后,被真宗章献皇后刘氏占为己出。为了慰藉李妃,求其弟李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李用和由此入仕,历任右侍禁、閤门祇侯、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贺州刺史、宁州刺史等职。照旧制,刺史以上官员所赐公使钱可占为私有,而李用和却全部充作军费。康定元年(1040年),任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后改任马军。以年老乞罢军职,遂拜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疾辞退。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进兼侍中。李用和虽身为国舅,位列将相,但在京城不营私宅,租官舍居住,仁宗诏令他寓居芳林园,亦被其推辞。在朝“小心静默,推远权势”,受到朝野好评。卒后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恭僖。其子李璋荫补入仕,累迁至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史籍记载

《宋史·外戚中》

李用和,字审礼,章懿皇太后弟也。少穷困,居京师凿纸钱为业,刘美求用和于民间,奏为三班奉职。累迁右侍禁、阁门祗候、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

太后崩,诏赴丧。既葬,迁礼宾副使,领八作司。迁礼宾使,同领皇城司。迁崇仪使、贺州刺史。改葬太后于永安,领捧日、天武兵护梓宫。

明年春,又诏乘传行太后陵。还,授宁州刺史。历迁泽州团练、庆州防御、鄜州观察使。既而擢殿前都候、鄜延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未行,拜永清军节度观察留后,改真定府、定州路。旧制,刺史以上所赐公使钱得私入,而用和悉用为军费。历侍卫亲军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建武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以老乞罢军职,拜宣徽北院使。逾月,改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灵宫使。以疾告,仁宗临问,赐银饰肩舆,进兼侍中。

初,未有居第,诏寓馆芳林园,用和固辞,又假以惠宁坊之官第。病革,帝入见卧内,擢其次子珣为阁门使,赐所居第,并日给官舍僦钱五千。既卒,帝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辍朝五日,制服禁中,谥恭僖,帝撰神道碑,书曰“亲贤之碑”。其妻卒,亦辍朝成服。

初,仁宗以太后不逮养,故外家褒宠特厚。用和列位将相,能小心静默,推远权势,论者以此称之。子璋。

璋字公明,以章懿皇后恩,补三班借职,积官为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护塞商胡,会河涨,讹言水且至,璋据厅事自若,人心乃安,河亦不溢。徙曹州观察使,累迁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书“忠孝李璋”字并秘书赐之。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盏二,饮韩琦及璋,如有所属。帝崩,执政欲增京城甲士,璋曰:“例出累代,不宜辄易。”时禁卫相告乾兴故事,内给食物中有金,既而果赐食,众视食中,璋曰:“天子未临政已优赏,汝何功复云云,敢喧者斩!”众乃定。

以武成军节度使知郓州。京东盗白日杀县令,略人道中,璋信赏罚擒捕,盗为衰止。岁大雨水,竞以船筏邀利,多溺死者,璋一切籍之,约所胜载如黄河法。发卒城州西关,调夫修路数十里,夹道植柳,人指为“李公柳”。知邓州,坐失举,改节振武军,知郢州。还朝,道卒,年五十三。赠太尉,谥曰良惠。弟玮、珣。

玮,选尚兖国公主,积官濮州团练使。以朴陋与主不协,所生母又忤主意,主入诉禁中,玮皇恐自劾,坐罚金。后数年,终不协,主还宫。玮自安州观察使降建州,落驸马都尉,知卫州。未几,主徙封岐国,复玮都尉。主薨,以奉主亡状,贬郴州团练使、陈州安置。遇赦还京师,至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卒。哲宗临奠,哭之,赠太师、中书令。

珣字公粹,以荫为阁门祗候。时兄璋为阁门副使,珣又求通事舍人,仁宗曰:“爵赏所以与天下共也,傥尽用亲戚,何以待勋旧乎?”后一年乃命之。

车驾视用和疾,自西上阁门副使累迁均州防御使,知相州,赐御制诗、飞白字宠其行。未几,迁相州观察使。时刘永年亦同除官,知制诰杨畋以为不可开侥幸之门,诏他舍人草制,御史范镇复论之,命遂寝。

使契丹,预钓鱼会,获多。契丹遗以金器,使还,悉上之,更赐黄金及“李珣忠孝”字。

熙宁中,迁宣州观察使、知颍州,哲宗初,进泰宁军留后,提举万寿观。故事,正任遇覃恩止移镇,唯宗室乃迁官。至是,珣与李端悫皆特迁,戚里一覃恩迁官自此始。复知相州,卒,年七十四。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汉献帝作为一个聪明人 汉献帝为什么一直会被权臣控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献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聪明的人吗,为什么一直被权臣控制而不能自立?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的末代皇帝,他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就被权臣所控制,不是扶持他上位的董卓,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其实汉献帝也曾打算夺回来大权,只不过以失败告终了。一直到曹丕掌权的时候,他彻底

  • 赵襄子为何放了想杀他的豫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襄子,春秋,风云人物

    历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处处会有意外。春秋末期,晋国公室的权柄已经被六位卿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氏)瓜分,六卿之间相互倾轧,晋国的分裂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必然。但,六卿中究竟谁具备资格,又有谁能走到最后,则充满了意外,起初强大的范氏和中行氏想要把赵氏打跑,结果赵氏在其余卿大夫的插手下来了一个漂

  • 万历清算张居正时,李太后为什仫不出面阻止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万历,明朝,风云人物

    ″居正不正,黑心宰相卧龙床"可不是妄言。张居正是个情圣,欲力超强,隆庆呜呼时李太后二十刚过,这一对干柴烈焰政治上相依为命,如果不弄出点感情上的才子佳人身心互补来,似乎有悖情理!张居正晚年已经彻底把权力交给万历,他得痔疮后被万历整得七荤八素,可见他对皇上已经构不成威胁,李太后没由头联合儿子来整他。万历

  • 霍光家族被满门抄斩 为什么汉宣帝依旧对霍光依旧如此尊崇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宣帝,霍光,风云人物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以皇帝级别的葬礼,让他陪葬茂陵。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寝,这是给他非常高的待遇。此外,还给霍光谥号“宣成”。后来,霍家后代谋反,汉宣帝对霍家后代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儿子霍禹被腰斩,侄孙霍云、霍山自杀,霍光遗孀霍显被杀,霍光女儿、汉宣帝皇后霍成君被废自杀。总之,霍氏一家被满门抄斩,夺爵取封。

  • 历史上李自成有几任妻子?分别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风云人物,李自成从一个驿站的驿卒,被辞退了,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到闯将,再到闯王,率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英雄人物。然

  • 冯道成为五个朝代的宰相,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道,唐朝,风云人物

    我们在电视剧中了解过历史,一般来说有大臣是三朝元老,会有很多人赞赏能够在三个朝代永立不倒,堪称国之栋梁,这是晚辈的官员跟随学习的楷模。但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十代元老,九代连任宰相。这个人长寿吗?他在七十三岁时候才去世,这是他不倒的缘由,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任何正常人在朝代,都不会经历那么多的帝王。

  • 历史上有奋起反抗的傀儡皇帝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髦,三国,风云人物

    不管是外戚、宦官和文官,所有方面都需要借助皇帝的权威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傀儡皇帝,就是空有皇帝之名,没有作为皇帝的权力。对于傀儡皇帝来说,实权往往掌握在另一人手中,比如权臣、太后等人。提到历史上的傀儡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刘

  • 同样都是明朝皇帝 朱由校和朱由检谁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由校和朱由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明代党政到达了顶峰,东林党和阉党互相争权,可以说双方都是混账。而这个时候正是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农民颗粒无收,各地暴动起义,关外满清步步紧逼。朱由校是仓促上位的,他的父亲泰昌皇帝朱常洛仅在位一个月就去世了,所

  • 揭秘:汉朝的将军为什么取名前后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风云人物

    以汉末为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当时将军的称谓分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和右将军,为什么将军的名称要用前后左右来命名呢?实际上,左将军这个叫法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左翼军的统领就被称为左将军。直到秦国统一六国后,这个官职也跟着保存了下来。但在汉朝以后,左将军就不经常设立了。东汉末年,各地

  • 她是皇后的亲妹妹,为何也进宫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她是皇后的亲妹妹,为何也进宫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名门之家出闺秀话说,赫舍里氏的祖父索尼原本是清太宗皇太极身边的一名侍卫,当年因作战英勇而获得太宗赏识,逐渐在朝廷获居高位。皇太极去世后,索尼对顺治有拥立之功,虽然受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连续打压,但顺治亲政后,索尼得到重用,官至内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