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间有多长?不立太子是什么考虑?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间有多长?不立太子是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1/16 15:09:15

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皇帝立太子乃是关乎权利交接的大事,然而赵匡胤自黄袍加身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以来,共在位十六年,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没有立太子,这又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惯例而已,自从唐末五代十国以来,中原政权便普遍没有立太子的做法,此外或许也有《金匮之盟》的影响。

唐末五代十国以来,不立太子成为了普遍做法

李寿的《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有“自唐天佑以来,中国多故,不遑立储贰,斯礼之废,将及百年”的记载,也就是说从唐昭宗天佑年间开始,中原王朝不立皇太子便成为了惯例,直到宋真宗赵恒被册立为皇太子,才让这一制度重新出现。

当然,不立皇太子不意味这皇帝没有明确的继承人,五代十国以来,“亲王+京尹”便成为了皇储的标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封王,且担任京尹的职位,那么便意味着这个人已经被立为的储君人选。例如后梁时期,朱温的养子朱友文便以“博王+开封尹”的身份成为储君;后唐时期,李嗣源的次子李从容也以“秦王+河南尹”的身份成为储君;后晋时期,石敬瑭次子石重贵也以“齐王+广晋尹”的身份成为储君;后汉时期,刘知远的长子刘承训也是以“开封尹”成为储君(没来得及封王,死后追封魏王);后周时期,郭威的养子柴荣也是以“晋王+开封尹”的身份成为的储君。当然,由于身处乱世,这些储君很多未能成功即位。

由此可见,在五代十国时期,不立储君简直就是惯例,赵匡胤依旧例不立太子,便也就说的过去了。而同样的,赵匡胤不立太子,并不代表他没有留下继承人。

开宝六年(973年)8月,一直主张父死子继,反对兄终弟及的宰相赵普被罢相。同年9月,时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被加封为“晋王”。自此,赵光义便拥有了“晋王+开封府尹”这样的皇储标配身份,而且大权在握,直接参与之朝政事物。

赵光义的“晋王+开封尹”乃是皇储标配

可见,按照五代十国的惯例来讲,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正是赵光义,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年纪也已经不小,但却仅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没有实权,且从未直接参与朝政,赵匡胤显然没有培养自己儿子的想法。而由于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就算要册封,也不会是“皇太子”,只能是“皇太弟”。

金匮之盟的影响,为了稳妥的权利交接

虽然至今没有找到“金匮之盟”的原文,但一直以来学术界仍普遍认为它是存在的。《宋史·魏王廷美传》有载:“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在病重之际,与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共同约定在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由其弟赵光义即位,再由赵光义传给赵光美,最后由赵光美传给赵匡胤长子赵德昭。(亦有说赵匡胤传赵光义,再由赵光义传赵德昭)

而之所以会有“金匮之盟”,主要是由于当时北宋尚未完成统一大业,且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10岁)和赵德芳(2岁)年纪尚小,为了防止五代十国各种历史教训再度上演,采取这种奇怪的传承方式,便也在情理之中了。也正因此,一直以来关于这个盟约是否存在争议较小,争议较大的地方在于到底是三传还是二传。

或许正是由于“金匮之盟”的存在,赵匡胤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交接,避免引起储君之争,便一直以赵光义为继承人来培养,而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则并未给予实际权力。之所以迟迟没有恢复立“皇太子”的传统,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朱常洛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

  • 王政君:克夫的她后来亲手毁了大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政君,汉朝,风云人物

    王政君,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同时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后。然而就是这位寿命最长的皇后,亲手毁掉了大汉的江山。王政君是阳平侯王禁次女,据说王政君的母亲在怀她的时候,曾经梦到月亮到了自己的怀里。王政君长大后,不能说貌美如花,但也是五官清秀。等她到了及笄之年,她的父亲就把她许配给人家,可是没等到她过门

  • 历史上诸葛亮手中总是握着一把羽扇,是做什么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不论是出入庭院还是带兵打仗,手里都会拿着一把羽扇,那么这把扇子有何讲究和来历吗?坊间关于羽扇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师傅水镜先生送的。师傅给了诸葛亮两样宝贝,羽扇和八卦衣。 师傅也有交代,每遇烦心棘手之事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云,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演义》妖化了诸葛亮的智,而夸张了赵云的勇。妖化诸葛亮的智谋就不用多说了,七星坛借东风,八卦阵困曹兵,草船借箭等等,这些都是演义。而赵云的勇也明显夸张了,最明显的就是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杀伤曹操五十多员大将,这也明显是杜撰。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用两个词概括就是文武双全,忠肝义

  • 杨时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时,宋朝,风云人物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文学家名字叫程颐,当地的人都管他叫做伊川先生。他和他的哥哥陈浩都是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得意门生,他的学说一直都是以诚这个字作为基础的,由于程颐在当时有非常高的名望,所以很多人都去投奔他学习,后来一些人在学问上有很大成就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程颐的弟子。杨时第一次去见程颐的时候只聊了

  • 雍正想杀邬思道为什么却留下李卫并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卫,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要回潜邸,表面上是看望邬思道,实际上是寻机杀之。只是邬思道以情感之,表示绝不背叛雍正,还让雍正派人看住他。让雍正念了旧情,才放邬思道一马。但李卫,一个小叫化子出身的,和邬思道的差点相计可以千万里计,但雍正从来就没有动过杀李卫的念头。不但没想杀,反而一步步重用,最后做到级别非常高

  • 孙权攻打荆州最后斩杀关羽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备不救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偷袭荆州,擒斩关羽,刘备为什么不及时救援?占领益州之后,必须占领益州的门户汉中,益州战略上才能比较安全。而在刘备进攻益州的时候,曹操也在进攻关中,接着就进攻了汉中的张鲁。刘备占领益州的时候,曹操也占领了汉中。所以,占领益州之后,汉中

  • 恭亲王比咸丰皇帝还要强悍 咸丰为何不把皇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对道光和咸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道光皇帝为何要传位给咸丰,而不是强悍的鬼子六恭亲王?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皇帝之一,鸦片战争失败后他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外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可以说这是无数人对他诟病之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可以说他在位期间是焦头烂额,

  • 太子李弘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真的是被武则天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弘,风云人物

    太子李弘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弘,是唐高祖的第五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李弘五岁时,唐高宗废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上元二年四月,年仅二十四岁的芳龄,皇太子李弘在随父皇、母后游幸东都苑内最西端的合璧

  • 魏延的计谋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诸葛亮听了会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诸葛亮,风云人物

    诸葛亮听到魏延的计谋为什么不用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中后期,一向实力最弱的蜀汉却一反常态,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多次讨伐曹魏。在公元228年,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当时他挑的时机刚刚好,正是魏国皇帝曹叡去世,曹爽和司马懿互相争夺权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