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身低微的陈霸先,是怎么一步步当上开国皇帝的?

出身低微的陈霸先,是怎么一步步当上开国皇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3/12/8 20:32:56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王朝有好几十个,它们的国号也各有不同。有被后人山寨无数的(比如秦、汉),也有两个都是正统的(比如刘宋和赵宋),甚至还有能凑成一桌麻将的(曹魏、北魏、西魏、东魏)。总的来说,常用的国号无非也就那几个,基本上是越早建立的被模仿的越多。

但是只有一个王朝,它的国号和国姓是一样的,可谓空前绝后。它就是南朝的最后一朝——陈朝。

在汉人的几个大姓里,赵、朱、刘、李等姓氏都是享国超过二百年的大王朝,光王朝末年的龙子龙孙就能数以万计甚至是十万计;唯有陈氏,其朝享国不过三十二年,领土甚至比当年东吴更小,却能稳居中国姓氏排行榜前五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老陈家兴旺如此,功劳还得算到陈朝的开国皇帝、高祖皇帝陈霸先头上去。

按陈霸先自己的说法,他是东汉望族颍川陈氏之后,祖上是东汉名士陈寔、西晋太尉陈准,与曹魏名臣陈群同宗。当然,考虑到皇室都有自我吹嘘的成分,这份家谱看看也就行了。实际上,陈霸先不过是吴兴一个地道的寒族军人而已。

南朝四个开国皇帝里,萧道成萧衍都出身于兰陵萧氏,本就属于士族阶级,因此他们的夺位基本属于政变;而寒门出身的刘裕和陈霸先,就不得不把天下重新收拾一遍了。因此,陈霸先和刘裕之间,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陈霸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乡里当里正,后来又去了首都当油库吏。这两份工作都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职务不高,油水很足,非地头蛇或关系户不能做到。换做别人,应该很容易满足;但到了陈霸先这里,事业还没开始。

很快陈霸先就搭上了萧衍的侄子、新喻侯萧映的关系,跟着他从建康到吴兴(算是衣锦还乡),又从吴兴到了广州,成了萧映手下的得力干将,并在萧映去世以后成为了南疆最重要的武将之一。他的威名甚至惊动了萧衍,要手下去给陈霸先画像以备自己审阅。

不久以后,侯景之乱爆发,这件事对于远在岭南的陈霸先来说本来影响不大,毕竟侯景也没那个心情越过南岭去广州打他。但是陈霸先展现出了他政治家的一面——向萧绎效忠,并表示南方的士兵全部归江陵调遣。

之所以向萧绎效忠,当然有萧绎是当时的天下讨贼军盟主的成分在里面,而背后的原因却不止这么简单——与长江流域相似,此时的珠江流域也因为失去了中央的制衡而被各地军阀打成了一锅粥。

时任广州刺史是个南渡来的北魏宗室,和陈霸先关系极其紧张,甚至想谋杀陈霸先,最后被陈霸先发觉后自缢;而交州(今越南)一带的土著大族也在蠢蠢欲动,想要趁机玩一票大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下,向一个为四方认可(至少是表面上认可)的势力低头,是成本最低的安顿后方的举措。

台城陷落后次年,陈霸先宣布勤王,带领广州的精锐沿水路向北进攻。他的这一次北伐,其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忽略,然而却实在是不可小觑。

三国以前的中国历史,主战场基本都在中原;魏晋以后,南北之间的对峙也主要围绕着黄河、淮河、长江这三条大河展开,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流域虽然已经逐步开始发展,但相比于金陵、广陵、洛阳、长安这样的都市来说依然不可同日而语,其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意义更是远不及上述城市。

然而,陈霸先的这一次北伐,则是将广州的部队带到了江南,并且稳定地站住了脚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岭南的军人集团进入到江南的政治生态之中。从此以后,两广地区也成为了中国政治地图上的重要一环。

如果硬要拿一个妇孺皆知的例子作比的话,这场北伐无论是从起点还是终点,亦或是过程来说,都像极了一千四百年后的那场北伐——起于广州,终于南京。

而且陈霸先也得到了另一个外援——那就是从江陵出发的王僧辩

实际上,王僧辩之所以能平灭侯景,陈霸先起着关键的作用。两军会师的时候,王僧辩的粮草已经几乎断绝,是陈霸先立刻拨出了自己的六成军粮分给了他;而当身为主帅的王僧辩在台城下犹豫不决的时候,又是陈霸先带头冲锋,终于成为了压垮侯景的最后一根稻草。

侯景之乱平定后,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留在了下游,一个坐镇建康,另一个待在京口,防备江北的北齐军队。萧绎死后,王僧辩和陈霸先商议,又把萧绎的小儿子晋安王萧方智接到建康来继位,这就是梁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梁敬帝。

到这个时候,陈霸先依然还只是王僧辩的合伙人和副手而已。而伴随着萧方智的到来,陈霸先也将反客为主,并最终与王僧辩反目成仇。

标签: 陈霸先南北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灭元后俘虏了数十万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蒙古女子,风云人物

    元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把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 ,这个汉人又被称为汉儿,指的是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还有最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人和最晚被征服的四川汉族。第四等是南人,南人基本都是原先宋朝的汉族。汉人和南人,虽说分为两个等级,实际上这两者之间也没有

  • 孙策死后,孙权是怎么对待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乔,三国,风云人物

    大乔,实为“大桥”,庐江郡皖县人(今安徽安庆潜山)。虽然正史中,对于孙策的爱人有确切记载的只有大乔,但是大乔并不是孙策的正妻,而只是孙策的一个妾,当时迎娶大乔的时候,已经25岁了,这个岁数,早已娶了媳妇了。因为在东汉时期,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一般都没能将自己的名字的留在史书上。即使大乔和小乔都很出名,

  • “南军第一将”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最后被逼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盛庸,明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唯一一个完成以南克北的皇朝。经历了战争的明军,实力之强,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与朱元璋一般,雄才武略,后来更是击败建文帝,夺得大位。而当年的建文帝手下有这么一号人物,多次击败北地燕军,时人称南军第一,他就是盛庸。从已有的资料来看,盛庸的出生和籍贯并没

  • 刘武做了什么事情让窦太后那么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武,汉朝,风云人物

    窦氏是贫苦身世,幼年时吃过良多苦,后来进宫做了吕后身边的宫女。因为她兢兢业业,为人又机灵,得吕后赏识,后来被吕后赏给代王刘恒,获得刘恒的宠幸,生下一女二子,即长女刘嫖,宗子刘启和次子刘武。刘恒继位后,因为以前的四子皆短命,因而立窦氏所发展子刘启为太子,同时封长女刘嫖为馆陶公主,而次子刘武则被封为梁王

  • 他是皇上嫡子,本来前途光明却被生母牵连失了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永璂,清朝,风云人物

    在清朝的皇室当中,妃子们的待遇如何全都得看她所生的皇子表现如何了,一般来说,如果哪个皇子能够被皇帝所喜爱,他的母亲从皇帝那里也就会获得宠爱。可是,如果一个妃子本来的位分就不怎么样,或者说是她犯了什么错误的话,也有可能对自己生的皇子也是很不利的。乾隆就有一位十二阿哥永璂,本来一片光明的前途就被自己的生

  • 秦昭襄王有哪些是非功过?又该怎么去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昭襄王,战国,风云人物

    大家应该都知道秦国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在他登基大统之后,摇身一变,变成了秦国的老大,在他的领导之下,秦国也得到了继续发展,但是他也不是神仙,在他执政期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我们今天就来剖析一下。秦国在与赵国刚刚打完了长平之战,赵国的军队遭遇了惨败。赵国举国震惊,而就在这个时候,秦昭襄王决定乘胜追击,他又

  • 司马昭为什么要重用随时都有可能会叛变的钟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昭,三国,风云人物

    早在钟会被司马昭命为统帅,率军出征蜀汉前,很多人都曾看出钟会可能叛变。比如当时司马昭的发妻王元姬就曾对司马昭提及,称钟会见利忘义,喜欢挑起事端,若对钟会恩宠太过,在某一天,他一定会作乱,所以不能对他委以重任。要知道王元姬这番话可不是什么妇人之见,这位被王朗视为能让家族兴旺的女子眼光独到,深得司马昭认

  • 明朝大臣方孝孺壮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方孝孺,明朝,风云人物

    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也!这大概是后人对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最贴切的评价了,也无疑是对方孝孺节操、风骨的最高概括。说此言者是清朝杰出政治家、著名历史学者张廷玉。其实张廷玉对于方孝孺的评价不全是褒扬,他也承认方孝孺的才能有限:“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今天咱们暂不讨论方

  • 邵荣:统军能力是朱元璋部队前三,最后造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邵荣,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朱元璋手下诸将能征善战者,大家首先就会想起徐达和常遇春,其次就是剩余的几位开国公爵:李文忠、冯胜、邓愈;如果要是再对诸将统军能力做一个排名的话,前三名会有谁呢?徐达和常遇春肯定能进前三的,那么剩下一个名额应该给谁?其实剩下的这个人并不在六公爵之列,因为他早在明朝建立六年前就死了,这个人就是邵荣。

  • 陈叔宝写了什么诗,杨坚要对他冷嘲热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叔宝,南北朝,风云人物

    杨坚取代北周的的第二年,南陈也迎来了一位新皇帝,他就是陈叔宝。和杨坚的励精图治形成鲜明对比,陈叔宝则过着醉生梦死的诗酒生活。公元588年十一月,杨坚终于腾出手来收拾陈叔宝了,到第二年的正月,南陈宣布灭亡,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三月,陈叔宝被送往长安,面见他最不想看到的人。杨坚给予陈叔宝的礼遇很高,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