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那些至高无上的君主有哪些落得饿死的下场?

在中国古代,那些至高无上的君主有哪些落得饿死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81 更新时间:2023/12/14 11:03:50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作为中国古代的君主,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出于整个国家的最顶端的,但是就是这样的君主们,往往也会有难得善终的情况,而其中甚至包括最不可能的死法——被饿死。那么中国古代被饿死的君主有哪些呢?

  1.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作为南朝梁的建立者,开国皇帝,还是拥有“武”这一尊贵谥号的皇帝。按理来说,怎么也不应该会沦落到被饿死的悲惨结局。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另一个人,梁朝当时大将军——侯景。这个人本来是东魏实际控制者高欢手下将领,并深得高欢欣赏。但侯景在高欢死后,与高欢的继任者,他的儿子高澄不和,在高澄试图夺取其兵权的情况下,他首先试图投奔西魏。

但西魏的实际控制者宇文泰,对于他这个敌国叛将并没有真的信任,不想真正接纳他。所以侯景试图向南投奔梁武帝,梁武帝看侯景带着东魏国土十三州归降,加上梁朝大将陈庆之死后,梁朝缺乏将领,于是将侯景封为河南王,还赐官大将军。虽然后来梁朝被东魏打败,没有得到侯景进献的国土,但依然将他收留。

后来,东魏试图和梁朝修好,甚至可以接受将侯景放还东魏的条件,这使得侯景再次起了反心,于是起兵谋反。结果几个月之后就攻陷了梁朝首都建康,并掌控了梁朝的军政大权,并遣散勤王援军。因为梁武帝心中不平,不肯和侯景合作,不愿满足侯景的要求,于是侯景逐渐减少对梁武帝的食物供应,最后活活将梁武帝饿死在台城(宫城)。

2. 齐桓公

大名鼎鼎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也是被饿死的。他被饿死的原因也和梁武帝差不多,信任了不应该信任的人。而齐桓公信任的那个人也很有名,他就是厨师的祖师爷——易牙。易牙本来只是齐桓公的厨子,因为做饭很好吃,而得到齐桓公的赏识。但这个人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他为了讨好齐桓公,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做成了肉汤,来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不仅没有反感,反而还认为这是易牙对自己忠心的表现。于是更加宠信易牙。管仲在世时,易牙无法动摇齐国的政局。但由于操劳过度,管仲最后病倒在床,临死前齐桓公去看望他,问他谁能接替他的位置。管仲问齐桓公是否有心仪的人选,齐桓公就报上了易牙的名字。管仲表示,这个人为了高官厚禄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舍弃,必然是个祸害,不可以让他接位。

结果齐桓公在管仲去世之初还算听话,将易牙等人逐出朝堂。结果后来还是忍不住将易牙等人召了回来。不久后,齐桓公也得了重病,易牙等人趁机拥立公子无亏,并使得本来的太子公子昭逃亡宋国,齐国国内五位公子因此爆发内战。而齐桓公被易牙等人封闭在宫中不准任何人出入,最后活活被易牙饿死,死前被偷偷进来的宫女告知了国内的情况,后悔不已。

3.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使得赵国成为了诸侯中无可争议的强国,但英明一世的赵武灵王在立储一事上却处理不当,最后导致了自己被饿死沙丘的惨剧。赵武灵王最开始立了自己的儿子公子章作为太子,但后来赵武灵王宠爱夫人吴娃,为此甚至废掉了公子章的太子之位传给了吴娃的儿子公子何。

赵武灵王因为常年要在外行军打仗,于是他在壮年之际就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太子何,使他成为了新的赵王,即后来的赵惠文王。而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试图建立一个二元君主体制。结果赵王何在大臣肥义的教育下迅速成长起来,势力逐渐强大。而赵武灵王因为对自己当初无故废掉太子章感到内疚,于是试图将太子章封到代地称王,但被肥义拒绝。

这使得赵武灵王感到不满,但他已经不是赵国的国君了,于是他有意挑唆太子章与赵王何争斗,并试图以此重新夺回王权。于是在沙丘宫,三人的矛盾彻底激化了,太子章试图杀死赵王何在沙丘,并为此杀掉了赵王何的老师肥义,但肥义早已告知赵王何做好防范,自己回不来就证明出事了,就请让公子成、信期、李兑等人勤王。

赵王何发现结果果然如肥义所料,就如肥义所言,于是赵王何的军队迅速控制了局面,将公子章和主父都困在了沙丘的主父宫内。但赵王何却不忍心下达杀死父兄的命令,于是手下的公子成等人认为如果自己杀死公子章,围主父宫,那么最后赵王何肯定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攻入主父宫杀死了公子章和他的党羽,赵武灵王无法制止,但也无人敢对其动手。赵武灵王寻死无果,只能被困于主父宫,最后赵武灵王在没有粮食的主父宫里被围了三个月,直到活活饿死,才被公子成收尸。

这几位被饿死的君王,也是给后人留下不少唏嘘的笔墨啊!

标签: 萧衍南北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登基后,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

  • 12岁娶妻到21岁病逝 刘弗陵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弗陵孩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昭帝刘弗陵12岁娶妻,为何直到21岁病逝也没有孩子?历史上,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只说是上官氏,并没有留下名字,所以我们暂且称她为上官皇后吧。由于父亲上官安和祖父上官桀的运作,上官皇后6岁就进宫了,她被封为了仅次于皇后的婕妤,没过

  • 慈禧和光绪死后,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为何大闹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瑜妃,清朝,风云人物

    在等级森严的皇宫里,妃子们都是规规矩矩,不敢说错一句话,不敢走错一步路,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稍不小心触犯祖宗规矩,就会遭到责罚,既然如此,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为何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不顾礼仪,大闹皇宫呢?瑜妃并不是个不懂规矩的女子,她本是同治帝的妃子,是知府崇龄的女儿,满洲镶蓝旗人,赫舍里氏,通

  • 诸葛亮的儿子忠心耿耿,诸葛京为什么会大相径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京,三国,风云人物

    诸葛亮的儿子并不是太差,很多人都以为他的儿子只是一个庸才。就是因为这个人忠心耿耿,继承了他父亲诸葛亮的意志,为蜀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最后宁死不投降,最后下场实在是太惨了。而他的孙子并不是能够比得上他的父亲,完全是侮辱了诸葛亮他们一家的名声。这个“生猛”应该就是责骂诸葛亮孙子投降了司马昭,还

  • 周穆王与盛姬的关系怎么样?中国最早的浪漫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盛姬,周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浪漫的帝王,追溯上古时期,女娲和伏羲,黄帝和螺祖,都曾有不少佳话故事。夏商时期,出现了夏桀和殷纣两个帝王,对身边的女人也是极度宠幸,虽因是亡国之君,其爱情故事却被人忽略。到西周时期,终于出现了一位浪漫且充满奇幻色彩的帝王,他便是西周第五位帝王周穆王。在《史记》中关于周穆王的文字不多

  • 朱元璋用了两百年的黄金 换他12代镇守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风云人物

    1389年冬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请一名风尘仆仆的客人吃饭。这名客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朱元璋上一次见到沐英,还是在8年前。那次,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三人领兵征伐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沐英知道朱元璋的用意,他在云南一边

  •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让李治杀了李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飞鸟尽,良弓藏”讲的就是在一个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就该收起锋芒了。这句话也常常适用于古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关系,害怕功高震主的皇帝总是会对有功之臣怀有戒备之心。哪怕是明君,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难免会有这种想

  • 白门楼刘备为什么要曹操除掉吕布 刘备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除掉吕布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在白门楼为什么提醒曹操除掉吕布?因为吕布的确是一个人品极度低劣的小人,这样一个人不止刘备看不起他,连曹操也看不起他,因此即使刘备不向曹操提意见说要除掉吕布,曹操也不可能将吕布的性命留在世界上。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我们先来看吕布的人

  • 为什么秦始皇自称“祖龙”?“祖龙”代表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祖龙秦始皇的故事吧。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却是大有玄机所在,其意图则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

  •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隋文帝与隋炀帝之后还有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大家普遍人物隋朝与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其实不然,秦朝理论上是三世而亡,而隋朝理论上是五世而亡,在隋文帝与隋炀帝之后,隋朝还有过三个皇帝,虽然有其名而无其实,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第一位是隋恭帝杨侑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守在长安,后跟随隋炀帝巡幸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