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孙权为什么要给刘备送妹妹?

揭秘:孙权为什么要给刘备送妹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3/12/26 12:09:52

赤壁之战,曹军损失惨重,此后,曹操便也放弃了由江陵顺江东下这条进攻路线与补给线(因为这条线路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非十余年之功不能成),转而去经营合肥濡须水这条路线(这条水路更窄更短,不需要大船,且直捣江东腹心)。如此一来,江陵这个荆江战略重地也就可有可无了,但终究不能让孙刘轻易得到,必须等曹操把合肥经营起来,给予江东足够的压力,再适时把这块肉骨头丢出去,让孙刘争个头破血流。

然而,曹操忘了,这世上并不止有他一个战略家,诸葛亮也同样高明。当孙刘联军在江陵城下与曹仁干耗的时候,孔明的目光早已南移到了长江以南的湘水两岸,那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沃土,给予足够的心血便足以经营起刘备霸业的摇篮;此次此刻,他正在起草一份表章,准备让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不管三七二十一,竖起大旗好唱戏!

刘备也觉得这主意不错,那江陵城虽然千好吃万好吃,但曹操不肯轻易放手,周瑜也咬着牙势在必得,自己若硬着头皮冲上去抢,一则本钱小不禁赔,二则打下来也分不了多少羹,不如借着刘琦的名头先去吞下南四郡,南四郡虽然又穷又偏,但蚊子肉也是肉,吃了肉就能长身体,长了身体才能跟曹孙掰手腕!

于是,刘备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让关羽水军数千人与吴将苏飞两千人联手,由夏口进入夏水,绕到江陵城以北的广阔水网之中(注1),像洪湖赤卫队那样打水军游击战,打得赢就下船打,打不赢就上船跑(注2),以破坏江陵城与后方襄阳的联系,侵扰其粮道,威胁其后路,协助周瑜江东军主力攻城。

另一路,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以此为旗号南下攻略荆州江南四郡,也就是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周瑜对包括夷陵、江陵在内的南郡是志在必得,但也有点舍不得南四郡,只是他实在抽不开太多人手,并且刘备抬出刘琦的名号,名正言顺,周瑜也不好太翻脸;于是派出了在赤壁之战中立下大功的黄盖,让他率领五百精兵(注1)协同刘备一起南下,至少抢一个郡来玩玩儿,应该不过分吧!

刘备对周瑜掺沙子的行为无可奈何,以实力论,江东确是孙刘联盟的老大,自己这个大汉左将军也得忍辱待机,虚与委蛇,先壮大自己再说。

当然,相较于江北周瑜关羽与曹军诸将在南郡的激烈攻防,刘备黄盖在江南四郡的攻略则轻松的多。长坂坡与赤壁之战后,黄盖、诸葛亮等人的人气已迅速蹿升成为传奇,刘备的仁德之名也传遍荆州,再加上刘琦本为荆州旧主刘表的长子,南四郡便没咋抵抗就望风而降了。其中黄盖死死抢住最大的武陵郡不放手,刘备也只得将另外三郡好好经营——

首先,人才方面,长沙郡收了大将黄忠;桂阳郡收了太守赵范(后叛逃);但刘备最看重的人才重地是零陵郡,这个偏远小郡不知为何在汉末三国时期突然人才大爆发,西晋史学家司马彪还特意写了一本《零陵先贤传》的书,为他们著书立说,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这些人才中,蜀汉方面有蒋琬(诸葛亮的接班人)、镇远将军赖恭(原刘表交州刺史)、护军刘敏、后将军刘邕,东吴方面有老将黄盖,刘璋方面则有名将杨怀,曹魏方面则有尚书令刘先、曹冲的少年天才好友周不疑等人,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刘巴

刘巴,字子初,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衡阳县西)人。他出身于荆楚一流的豪门。其祖父刘曜曾任苍梧太守。父亲刘祥曾任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年少成名,才学冠绝,十八岁便担任荆州郡署户曹吏主记主簿,也就是荆州财务总管。但由于刘巴的父亲刘祥曾站错队跟孙坚混过,导致刘表多次给针对刘巴给他小鞋穿,刘巴觉得刘表非常小心眼,于是根本不鸟他,只等曹操南下襄阳,便迫不及待前去归顺;曹操乃任命刘巴为属僚,派他去老家零陵及长沙、桂阳三郡招抚,不料曹操很快在赤壁一败涂地,三郡也都投降了刘备,刘巴无法回去复命,只得再向南跑去交州,以后再想办法归顺曹操,于是临走前写了封信给诸葛亮,以为交待:

“乘危历险,到值思义之民,自与之众,承天之心,顺物之性,非余身谋所能劝动。若道穷数尽,将托命于沧海,不复顾荆州矣。”

作为刘备的组织部长,诸葛亮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才,于是赶紧回书想把刘巴追回来:

"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

不料刘巴却回信道:"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

刘备得知刘巴远走交州之事后,深为遗憾。但没办法,刘巴对刘表集团成见已深,而刘备等人皆属刘表集团,这矛盾连诸葛亮也一时解决不了。

好在,刘巴与刘备天生有缘,他们日后在成都还有相遇的机会,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口,重要的话再说三遍,人口,人口,人口!

大争之世什么最贵,人口啊!由于史料匮乏,三国时期户口数量模糊不清,几乎成了中国古代人口史上的一个盲点。所以我们也无从知道赤壁战后也就是公元三世纪初的荆州南四郡的人口数字。但这并不等于它就完全无从考证,按王勇《湖南人口变迁史》据《续汉书》统计,赤壁之战前七十年也就是公元140年的南四郡人口数字,如下表:

我们看到,东汉盛时南四郡的人口还是很多的,就算去掉黄盖占据的武陵郡,其他三郡也有近260万人口。然而,到了孙权晚年,也就是赤壁之战过后近三十年的赤乌五年(242),孙权“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注2)整个江东加上荆州、交州也才240万人口,那么南四郡的人口就算打个三分之一也最多只有八十万。

另外,《湖南人口变迁史》还根据《晋书 地理志》统计了吴国降晋时(公元280年)湖南各郡的人口数字。表中南平郡乃南郡的江南部分,所以划掉不算南四郡的人口,而天门郡乃从武陵郡中分出,衡阳郡、湘东郡乃从长沙郡中分出,邵陵郡乃从零陵郡中分出,所以也应算作南四郡的人口。这样算的话,孙权晚期再过四十年后南四郡的人口也就八十多万,与我预估的数字的吻合。

那么问题来了,从东汉的140年,到三国的240年,一百年间南四郡的人口竟然减少了近两百万,这些人口到底跑哪儿去了?要知道南四郡僻处江南,远离黄巾起义与中原诸侯混战,就算后来关羽与吕蒙争荆州时损失了一些兵力,但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人口骤减吧!

答案关键就在两个字:在籍

中国史书上统计的所有人口数字,都是在籍人口。那些没有或没办法被政府统计在籍的人户,是不算在内的。所以,若没有大战乱却人口爆减的话,只有一个可能——有大量人口脱籍了。

据路遇、滕泽之《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考证,东汉140年南四郡之人口,乃当时中国在籍人口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如下表:

另有学者发现,“从公元2年到公元140年,荆、扬两州新增人口,竟然有88%来自零陵、桂阳、长沙、豫章四郡”(注3)。“所以路遇、滕泽之认为,南四郡在当时作为蛮荒之地,却能有如此迅猛的在籍人口增长,其最大原因便是东汉王朝对此控制力加强(如马援平武陵蛮等行动),导致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入籍,其人数推算应在百万以上。

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王纲解纽,政府控制力减弱,南方出现了严重的封建割据现象,据《三国志 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载:“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各阻兵作乱。”所谓宗贼,就是结聚宗族反抗政府的豪强,他们修建邬堡,收容了大量当地贫民与从北方逃来的流民,租田给他们耕作,抗拒赋税与劳役,与政府争夺人口。除此之外,那些山民与少数民族自然更是脱离了政府的控制,逃匿深山,自给自足,自成一国,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发生在南四郡中的武陵郡,这虽然是文学作品,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相信南四郡还有更多的桃花源。总之,由于百姓依附豪强大族,少民部族又逃居深山,导致南四郡在籍人口稀少,兵力薄弱,无足大局,所以荆州牧刘表才能在对抗北方曹操与东方孙策的同时,还能轻松平定长沙太守张羡率领的南四郡割据力量。

所以,当刘备在轻松占领长沙、零陵、桂阳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如前所述,这三郡虽然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但三分之二的人口都不在籍,豪强与部族们占山自保、不服管束、平常不给政府添乱就不错了,还想征发他们为自己的霸业效力,兴复汉室?难!

有难题,找诸葛。

在此之前,诸葛亮已在樊城招纳游户,展现了非常出色的治民与后勤才华;后来又力促孙刘联盟,展现了极其强大的协调与外交才华。

总之,出山仅一年时间,诸葛亮成长迅速,已颇具宰辅之能,所以刘备决定让诸葛亮担当大任,为此还特意给他开设了一个新官职“军师中郎将”,具体职责就是坐镇在长沙郡与零陵郡交界的临烝(今湖南衡阳市区),以“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注4)要知道诸葛亮那可是法家与轻重家的忠实拥趸,《商君书》《管子》几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对于如何增加南四郡的人口与赋税,相信没有人能比他更加胜任。

而为了更好的帮助诸葛亮开展工作,刘备还给他配了三个强大的助手,以“楚之良才”(注5)武陵名士廖立为长沙太守,南阳名士郝普为零陵太守,文武双全的赵云为桂阳太守。有了这个全明星阵容,诸葛亮做起事来那叫一个轻松愉快,不能说让所有豪强佃客与蛮夷部族全都入籍吧,但至少和他们搞好了关系(比如后来在夷陵之战帮助刘备的蛮王沙摩柯),一些零陵豪强还率领宗族归附了刘备,如蒋琬、刘邕、刘敏等人,后来都携其宗族人口随刘备入蜀。另外,当孙权从关羽手中夺取荆州后,竟能将南四郡中的长沙郡,分为长沙、衡阳、湘东、巴陵、岳阳五郡!亦可见其人口增长迅速,孔明对南四郡的开发之功,只可惜刘备关羽太自大,白白为孙权做了嫁衣。

总之,正因为有诸葛亮这个军师中郎将治理南四郡,足兵足食,这才让刘备的腰杆子硬了起来。这也让本来看不上南四郡的周瑜大跌眼镜,不得不正视刘备的实力。而孙权也不由对刘备刮目相看,刘备这才有了娶孙权妹子借孙权荆州的本钱。

标签: 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的典韦和许褚 他们两人谁更强一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许褚,风云人物

    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确实表现不凡,只可惜,在宛城之战中,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战死了,死的有点早。但是,民间

  • 乾隆为什么会重用大贪官和珅?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清朝,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毕竟各个朝代每个朝代都留下一些趣事,而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面,有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希望把王朝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有昏君,同时,任何一个王朝也会有贪官。一般情况下,有昏君的王朝就会有贪官,而如果一个君王非常精干的话,那么贪官的生存余地是非常小的。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王

  • 孙权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名声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人们说到三国,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魏蜀吴三国的当家人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其中孙权最小,曹操和刘备都是和他父亲孙坚一辈的人,从中也能看出来,曹操和刘备是打江山的,孙权是坐江山的。三人之中,如果要论后世的名声,喜欢曹操和刘备的都大有人在,唯独对于孙权,似乎对于他的非议不少,加在他身上的不太好听的外号也不少

  • 关羽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 谁应该对此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关羽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其中谁应该对关羽的死负责?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就应该了解一件事情,攻打襄樊之战,到底是谁决定的?首先,三国志中并没有找到这个信息,也没有证据能查到是刘备或者是诸葛亮授意的,毕竟打仗那么大的事情,是应该有记载的。这点更加倾向于关羽自作主

  • 周勃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西汉早就被灭门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勃,汉朝,风云人物

    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陈平、周勃以汉惠帝诸子皆非亲生为由全部斩杀,大汉帝国皇帝也敢杀!被陈平、周勃所杀之皇帝和王,少帝刘弘:7岁;淮阳王刘武:5岁;恒山王刘朝:4岁;梁王刘泰:2岁。非帝亲生也不至于死!即使是杀了二亿多人的成吉思汗也不杀身高矮于大车轮的幼童!可惠帝四幼子却全被杀!儿童无辜,真非亲

  • 他本是西汉奴隶,得汉武帝赏识逆袭成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卫青,汉朝,风云人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草根阶层想要成功逆境,只要肯于吃苦耐劳,越努力越幸运,最后遇到伯乐或贵人,便可改变命运。西汉一奴隶,得汉武帝赏识,逆袭为大将军,还娶了皇帝的姐姐!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抗击匈奴的大司马大将军大英雄卫青!为什么卫青能够从奴隶到将军,逆袭成功呢?这完全都是得益于他生命中的三位“

  • 董允到底有什么厉害的,能让诸葛亮选他做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董允,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靠着一手空手套白狼的绝活,建立了蜀国,然后靠着结拜的两兄弟,以及坑蒙拐骗来的部队,还有一代名臣诸葛亮,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但刘备既没有孙权的天险,也没有曹操的人才济济,所以蜀国,成了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究其原因,和诸多人都有脱不开的关系。首先是刘备的一意孤行,其次是诸葛亮的北伐,造成了

  • 董卓死后,吕布为什么打不过董卓的部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布,三国,风云人物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等人为董卓复仇,围攻长安,为何吕布打不过他们?(李郭攻破长安,吕布败逃)就这件事。只要花点时间看一下《后汉书》的《吕布传》、哪怕是《资治通鉴》也好,都能看到这场战斗的胜负关键是:李傕、郭汜是靠长安城内叛变的蜀兵引入城去的。《资治通鉴》:吕布军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傕

  • 宣太后为什么要对义渠王痛下杀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宣太后,战国,风云人物

    宣太后名叫芈月,近几年随着《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的播放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芈月是秦慧文王的“芈八子”,后来秦武王因举鼎而王,她的儿子赢稷“意外”当上了秦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8年是秦国在位最长的帝王,在中国历史在位也算是很长的了,她在位期间秦国国力进一步发展对其他六国行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如何?他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提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后世人最先想到的是作为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毫无疑问,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之中,诸葛亮都是蜀汉集团的重要一员。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我们通常认为两人的关系紧密无比,而近些年来,网上又出现了各种刘备防范诸葛亮的说法。我认为这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