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价陈平?关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陈平?关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3/12/16 23:32:48

陈平, 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平喜读书,有大志,才华横溢。他原是项羽的谋士,却不得重用。他在鸿门宴中遇见刘邦,认为刘邦必成大器。此后他用声东击西之计将刘邦救出咸阳。他投奔刘邦后,谋划“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被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公元前178年陈平去世,谥献侯。

轶事典故

盗嫂受金,《史记》记载有人指摘陈平早年与其嫂通奸,被流放。通奸一事出自于《史记.陈丞相世家》。

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汉王。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人物评价

人物总评

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历史典籍中给他总结的六种计策是:

第一、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

第二、乔装诱敌,使刘邦从荥阳安全撤退。

第三、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刘邦。

第四、联齐灭楚,刘邦于是战胜项羽。

第五、计擒韩信,使刘邦翦灭异姓王而固其刘家天下。

第六、解白登之围,使刘邦脱离匈奴险境。

在刘邦病重期间,有人向刘邦告发樊哙要在其死后与吕后姐妹谋反以窃取大汉天下,刘邦听后大怒,遣陈平与周勃去除死樊哙。但陈平认为刘邦将不久于人世,吕后即将掌政,若杀掉樊哙(他是吕后的妹夫),必定遭到吕氏姐妹的怨恨,恐怕遭其报复,于是和周勃商议后决定只将樊哙控制住而不杀掉,等到刘邦死了又立即将樊哙放出,深得樊哙与吕氏姐妹的感激,正因此事陈平和周勃得到了吕后的信任,被任以要职。得以在吕后死后与周勃一起平定诸吕之乱,匡扶汉室。陈平觉得周勃的功劳更大,而以右丞相让与周勃。有一次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周勃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周勃:“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还是答不出来。左丞相陈平答得爽快,“有主者。陛下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身为宰相,不该样样琐事都管,宰相的责任是辅佐皇帝,“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周勃很惭愧,觉得自己的能力远远不如陈平,就称病辞去相位,于是陈平就一人独相。司马迁对此评价说:“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

历代评价

刘邦:“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司马迁:“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班固:“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

刘邵:“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

司马贞:“曲逆穷巷,门多长者。宰肉先均,佐丧後罢。魏楚更用,腹心难假。弃印封金,刺船露裸。间行归汉,委质麾下。荥阳计全,平城围解。推陵让勃,裒多益寡。应变合权,克定宗社。”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范浚:“汉高祖以陈平为腹心,或计秘,世莫得闻。荀攸从魏武攻讨,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古之君臣,于机事慎密;如此其至,是以决策举亊,鲜不有成。今庙堂之上,沈机秘画,必如汉髙之与陈平,魏武之与荀攸;则何攻之不克?何战之不胜?何敌之不摧?何宼之不灭哉!”

罗璧:“陈平为宰相,不问钱、谷、讼狱,丙吉为宰相,不问横道死人,但以镇国家、理阴阳、亲诸侯、附百姓为事,汲黯为九卿,拾遗补过,范文正公所至为政,敦礼教、厚风俗,皆识其大者也。”

归有光:“陈丞相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祖,常出奇计,以救纷纠之难。迨诸吕擅王,无能有所匡正,而阿意顺旨,吕氏之权,由此以起。然能将相合谋,因间而发,遂定宗庙。盖其从高祖在兵间,不惮为诈,卒以此成功,可谓应变合权矣。”

丁耀亢:“张良、陈平,皆汉元臣也。从龙开辟,权谋固可尽除乎?然良之术多正,平之术多谲,故平有阴祸以贻后,良以寡欲而昌终。谋之所及,算人不如算天耳。”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典故金屋藏娇这一词是何来源?主人公陈阿娇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屋藏娇,汉朝,风云人物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结发之妻,武帝的第一位皇后。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金屋藏娇”这一成语,最初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虽然这一成语并没有出现在汉至魏晋的典籍之中,但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也许是这句成语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汉武皇帝》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帝以己

  • 三国时期蜀汉的四方将军分别是哪些人?赵云为何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蜀汉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也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但是,在正史上,刘备称汉中王后,只是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封为四方将军,也即前

  • 后宫无佳丽,一生只钟情一人!废帝元钦最钟情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魏,元钦,风云人物

    从我国汉武帝、汉元帝开始,红宫嫔妃的数量就已经开始不断增多了,多大三千嫔妃。于是又扩至14个等级,这14个等级便是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于是又称“三千佳丽”。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废帝元钦,一生却只钟情宇文云英。公元535年,元钦以嫡长子

  • 霍光能够选择刘病已作为皇帝 霍光为什么不自己自立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对汉朝霍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光为何选择刘病已接任皇帝而不自立?霍光,汉代著名权臣。汉武帝留给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之一,为武帝、昭帝、废帝、宣帝四朝重臣,也为四朝的政局平稳过度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废帝刘贺被废就是由其主导的。那么,一个能够废立皇帝的权臣为何最终还政刘氏,而

  • 皇太极死后豪格都已经34岁了 皇太极为什么让6岁的顺治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太极,顺治,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皇太极和顺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权力平衡呗。皇太极的长子叫豪格,在皇太极死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而且战功累累。问题是少数民族的领导权继承,并不像汉族一样,把“父死子继”作为第一原则。游牧民族比较能打,更看重实力。血缘也很重要,可是以继位的问题上,儿子并不比兄

  • 北宋官员张伯玉简介:在任期间,号召百姓按户种植榕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伯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伯玉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生于福建建安(今建瓯)。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登进士第,以后又

  • 刘贺是真昏还是假昏?他为什么会被赶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贺,汉朝,风云人物

    海昏侯刘贺在汉朝的历史上是个很有特点的存在,在西汉早期的各任帝王,基本上都是比较有作为的明君,从开国皇帝刘邦,到开创文景之治的文帝景帝,再到开疆拓土的武帝刘彻,还有接下刘彻这个烂摊子的汉昭帝刘弗陵,以及创下孝宣之治的汉宣帝刘询。只有夹在刘弗陵和刘询中间这个只做了27天皇帝的刘贺,两千年来留下的都是昏

  • 西林觉罗氏为什么会不受宠?唯一的儿子只活21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林觉罗氏,清朝,风云人物

    说到西林觉罗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近日《如懿传》开播,其中由周迅饰演的女主如懿备受关注,当然好评差评皆有,湘妹子也不做过多评论,剧中的如懿有一好姐妹,在前期其存在感着实不容忽视,她就是张钧甯饰演的愉妃珂里叶特氏海兰,剧中的她可谓是命运多舛,但是终究熬过来了,刚生下来一皇子,取名永琪,不过也因此而留下

  • 陆元方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陆元方,字希仲,唐朝时期宰相,豫章县尉陆玄之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元方举明经进士,候补三水县尉。通过制科考试,授渭南县尉,迁监察御史,奉命安抚岭外。武则天即位后,拜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长寿二年(693年),担任门下侍郎、凤平章事,成为宰相。依附于宰执李昭德,贬为绥

  • 刘邦称帝之后,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西汉,风云人物

    刘邦称帝之后,他的救命恩人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官渡之战时,名士陈琳曾经为袁绍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把老曹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可是袁绍败落之后,落到曹操手里的陈琳后并没有遭遇报复,而是对方大赞其才华与忠诚。也就是说,曹操除赞赏陈琳的才华外,更理解他的处境,因为他是袁绍的谋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