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鬼才郭嘉怎么死的?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鬼才郭嘉怎么死的?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42 更新时间:2023/12/18 3:39:42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

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错的说法,如果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就不用不断派人去问病情了。

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加上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曹操关于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说法是在给自己的赤壁之败找台阶下。

首先,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何以见得郭嘉在,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败呢?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是每件事情郭嘉都会给曹操出主意,有主意他就会说,没有主意他可以闭口不言,自有他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如官渡之战,郭嘉主张曹操迎战袁绍并给曹操作了一定能战胜袁绍的有力分析,使曹操建立了必胜的信心。但在战争相持阶段,是荀而不是郭嘉给曹操写信阻止了他撤军的打算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何以见得赤壁之战时,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给曹操呢?

第三,从正史对郭嘉的记述来看,他擅长的是战略分析,是对战争胜负走势的把握,而排兵布阵、具体的用兵韬略则是曹操的长处而非郭嘉的强项。换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说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东,否则,只要孙、曹在长江对垒,那末,曹操的失败就将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我以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战,曹操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收取荆州又出乎意料的顺当,他的骄傲情绪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就算当时郭嘉活着并给他以提醒,想必也不会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礼貌的挡回去。

总之,自古骄兵必败,曹操就是犯了这个忌,与郭嘉在不在关系并不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都是各人的想象。见仁见智吧。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生病之时,领导前来探视问计,已属难得和高看,哪能指望领导伤心流泪!可是,这位大领导曹操就真这样哭了一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犹张良之于刘邦。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没有郭嘉恐怕难以想象。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特哭,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很真诚。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听,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让我们听到了曹操呼天呛地的号啕。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年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表,贾诩,孔融,曹操,张昭,荀攸,刘备,荀,曹仁,张辽,郭嘉,鲁肃,李典,周瑜,杨修,马超,吕蒙,庞统,司马懿,刘协,诸葛亮,孙权,陆逊,曹丕,马谡,曹植,邓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是三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恒,消灭了袁氏残余,基本统一了北方,继而酝酿南征,赤壁大战在即。下面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提供一些重要的三国人物在这一年的年龄。按年龄排序:刘表66岁,贾诩61岁,孔融55岁,曹操53岁,张昭52岁,荀攸51岁,刘备47岁,荀4

  • 庞统为什么无形中成了曹操杀害马腾的帮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庞统

    刘备喜得凤雏庞统,拜其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的情况被曹操得知以后,曹操马上召开会议,研究南征事宜。然而曹操却担心自己南征以后,后方空虚,西凉马腾会乘虚而入,便设计诱马腾入许都而杀之。(《三国演义》第57回)。马腾,字寿成,汉末西凉太守,征西将军,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马

  • 刘禅有后代吗,刘禅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投降,儿子,臣服,刘禅

    刘禅,刘备的儿子,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禅有七个儿子,但是最后全部都死掉了。他七个儿子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和刘璩。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的具体介绍吧。刘璿,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孙,刘禅的长子。延熙元年,刘璿被立为太子,当时的刘璿十五岁。刘璿喜欢骑马射箭,但是出入没有什么节制,刘璿

  • 三国时期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位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杀人,文字狱,猜忌,曹操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事到临头只会更

  • 被误读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马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南风,白痴皇帝,司马衷

    《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呢?”不少人根据这

  • 晋朝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衷,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小名詈,生于太平元年(256)。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父亲贾贾充为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篡夺帝位立了汗马功劳,受到宠信,执掌大权。被水为晋王太子,乃至当上晋帝,都是贾充在司马昭面前竭力推崇密不可分。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其中长子司马轨和次子司马衷均为杨皇后所生,长子早已夭折。由于封建

  • “八王之乱”八王的结局?西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八王之乱,朝政,杨骏,宗室,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司马越

    晋武帝建立后,汲取了曹魏因皇族太弱而失国的教训,大封宗室为王。然而,他万没料到,问题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握有重兵的同姓王野心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公元290年惠帝即位后,太后的父亲杨骏独揽朝政大权,施展权术,排除异己。公元291年,皇后贾南风不甘心让杨骏独掌大权,就

  • 竹林七贤之一:才高不谨的嵇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竹林七贤,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阮籍

    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人。其实,他家原来姓奚,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因躲避仇人,迁到谯郡,改姓嵇。他学识渊博,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和阮籍是同一时代人,在社会上的名气也和阮籍一样大,和他俩齐名的还有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因为他们七个人

  • 大将军卫青的生父是谁 他为什么不被生父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卫青

    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时期大将,也是中国历史名将之一。汉武帝时期卫青率领汉朝军队与匈奴作战,逆转汉匈攻守局势,扬我大汉国威。后世人对卫青此人应该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平阳公主府的骑奴,后因为姐姐卫子夫入汉武帝后宫受宠而被汉武帝注意,由汉武帝破格重用。卫青建功立业之后,娶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为妻。卫青是平

  • 曹魏第一大将张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三国

    此人曾经在丁原、董卓、吕布手下打过工,因为都不是明主,所以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个位新的老板曹操,从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特别是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战,他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大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