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考究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考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3/12/19 22:28:32

监察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将它视为其政权的三大支柱之一。朱元璋即吴王位时便设置了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以邓愈汤和为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他指出:"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①建国伊始,朱元璋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监察机构。

洪武十三年(1381年)罢御史台。十五年置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所属有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陈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②都察院下设浙江、河南、广东、广西、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四川十二道监察御史(注:永乐元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十八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宣德十年置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各道监察御史的职责为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寺,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军队行动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并且对御史台出巡有具体要求:"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朝会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①。明代御史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职权行使,颇有雷厉风行之势,且权限范围极广,每一御史都有权对内外所有机构、官员进行弹劾,并直接对皇帝负责。有效惩治了政治腐败。

除都察院系统外,对应于中央六部,朱元璋还创立了拥有独立监察权的六科给事中,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均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

六科职责为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六部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行;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并驳正其违误。吏科,凡吏部引选,则都给事中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内外官考察自陈后,则与各科具奏。拾遗纠其不职者。户科,监光禄寺岁入金谷,甲字等十库钱钞杂物,与各科兼莅之,皆三月而代。内外有陈乞田土、隐占侵夺者,纠之。礼科,监订礼部仪制,凡大臣曾经纠劾削夺、有玷土论者纪录之,以核赠谥之典。兵科,凡武臣黄诰敕,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书凭之制。刑科,每岁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数,岁终类上一岁蔽狱之数,阅十日一上实在罪囚之数,皆凭法司移报而奏御焉。工科,阅试军器局,同御史巡视节慎库,与各科稽查宝源局。而主德阙违,朝政失得,百官贤佞,各科或单疏专达,或公疏联署奏闻。

另外,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拿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其诸司奉旨处分事目,五日一注销,覈稽缓。内官传旨必覆奏,复得旨而后行。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朝参门籍,六科流掌之。登闻鼓楼,日一人,皆锦衣卫官监莅。受牒,则具题本封上。遇决囚,有投牒论冤者,则判停刑请旨。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科都给事中皆参预。

六科给事中的创置,对于地位和职权都已提高了的六部,起着箝制的作用,同时也分解了都察院的监察权。都察院和六科之间有一定分工,但并不绝对。给事中同御史之间,亦可互相纠劾。

明代的司法机关较前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其中央司法机关是刑部、大理寺和拥有一定司法权的都察院。与前代不同,明代刑部掌审判,大理寺则一般不再掌管审判,而专掌复核。因审判归刑部,事务性工作大增,因而刑部规模也相应扩大,由前代的四司扩充为十三清吏司,分别受理地方上诉案件,以及审核地方上的要案和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明代对罪犯的处罚分死、流、苔、刑、徙几等,刑部有权处理流刑以下案件,但定罪以后,须将罪犯连同案卷送大理寺复核。死刑案件必须奏请皇帝批准。刑部的审判和大理寺的复核均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大理寺为明代中央司法复审机关,设有大理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所属有司务厅和左、右二寺。大理寺卿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少卿、寺丞协助之。左、右寺分理京畿,十三布政司刑名之事。凡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所审理的狱讼,都必须"移案牍,引囚徒,诣寺详谳",①分别由左、右寺寺正根据各自所辖而进行复审。"既按律例,必复问其款状,情允罪服,始呈堂准拟具奏。不则驳令改拟,曰照驳。三拟不当,则纠问官,曰参驳。有牾律失入者,调他司再讯,曰番异。犹不惬,则请下九卿会讯,曰圆审。已评允而招由未明,移再讯,曰追驳。屡驳不合,则请旨发落,曰制决。"案件审理完毕,凡未经大理寺复核者,诸司对罪犯均不得擅自发遣,否则即追究责任。

为保证案件审理无误,明代中央还建立了"三法司"联合审判制度。三法司即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凡遇有大狱重囚,均由三法司联合审理,称"三堂会审"。

地方司法机构,府、县一级仍与行政机关结合在一起,由知府、知县等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掌握辖区司法审判工作。省级则专设司法机关--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有权处理徙以下案件,徙以上重案就必须报送中央刑部审理。从司法审判系统看,明朝自县、府、省以至中央刑部、三法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最高司法则仍属皇帝。

①《明史·职官二》。

此外,明朝特设的"厂"、"卫"特务组织,虽然不是正式的司法机构,但也被皇帝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侦缉,专理诏狱和审讯的权力。特务司法是明代司法独具的特点。

更多文章

  • 倒打一耙:朱棣如何给朱标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据朱棣钦定的《奉天靖难记》:朱标在当太子时言行举止多有失范,使得朱元璋大为恼火,老朱皇帝曾亲自监督朱标改过自新,但谁知朱标怙恶不悛,一退下正殿就口出怨言,平日里常常在东宫暗处狂念咒语,他将皇父画在纸上,诅咒他尽快归天,自己好早日登上大位。甚至过了没多久,朱标还偷偷地招募了3000名敢死勇士,自己亲自

  • 实说明朝轶事六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轶事,六则,明朝轶事,朱元璋

    在明朝史上,留下诸多奇闻怪事和不可思议之事,有载入正史的,也有正史以外流传的。这些事情的载入与流传,增添事情发生、发展过程的趣味性,增强了纷繁情节的可读性,提高了对轶事所处背景下价值的理解。下面几桩轶事,有体现夫妻情感、兵法智慧、活用典故的,有烂杀无辜、借刀杀人的,甚至还有无端猜疑,误听冤杀小卒的。

  • 康熙皇帝生平经历介绍康熙皇帝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索尼,鳌拜

    康熙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皇帝是怎么智擒鳌拜的,怎么统一台湾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康熙是怎么死的,陵墓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康熙皇帝简介: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

  • 乾隆评价古代帝王:崇祯继位时“国事已不可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崇祯,朱元璋

    北京历代帝王庙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

  • 乾隆十全武功是哪十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缅甸,金川,台湾

    十全武功是什么意思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皇帝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实际只有九次,事实上,廓尔喀战役

  • 千古一贪话和珅,他的上位过程竟然很励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和珅,励志,清朝,乾隆,嘉庆

    和珅,是清朝时期的举国巨贪。起于没落之家,得乾隆皇帝赏识,宦途显达,贪污受贿,终至富可敌国。1796年嘉庆登位,随着太上皇乾隆过世,和珅迅速倒台,被清算赐死。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很有才学,很有权谋。当然无论怎么说和珅,有一点他是摆脱不掉的,就是大奸臣,准确说是大贪污犯。为什么说和珅

  • 慈安太后出生高贵为什么生平谈若无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安太后,咸丰皇帝,慈禧

    提起来咸丰皇帝,我们或许想起来的人一般都是慈禧太后,但是呢慈禧太后,也正是因为她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掌权了将近多半个世纪,才被人们所熟知,那么咸丰皇帝他的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钮祜禄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呢,小编就想来跟大家聊聊这个女子,毕竟她虽然说在历史上不是特别出名,但是呢,她在当时的历

  • 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为什么大范围处死和革职朝廷高级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皇帝,富察皇后,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只死了一个皇后,为什么大范围处死和革职朝廷高级官员?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乾隆和富察皇后这对伉俪情深的眷侣让人羡慕了。看过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一致给这个电视剧打出了极高的口碑分。特别是皇后富察,也是对秦岚的认可,她饰演的皇后是电视剧里性格最

  • 年羹尧为什么会死心塌地为雍正效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皇帝,年羹尧,康熙皇帝

    雍正帝是如何让年羹尧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是雍正帝当四阿哥时的奴才,雍正帝能当上皇帝,年羹尧出力甚大。而在历史上,雍正帝和年羹尧的关系,和电视剧里所表现的差不多,但有出入。年羹尧一家是怎么成为胤禛(雍正帝未即位前称胤禛)奴才的呢?那是康

  • 如果光绪皇帝执政在历史洪流中能否挽回清朝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光绪,慈禧,曾国藩,李鸿章

    在清朝末期,如果换成光绪帝执政,是否可以挽回清朝的衰退?我的观点是不能。其原因如下:自清朝中后期开始,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各方面看,清朝都已经完全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了,清朝这艘封建专制巨轮都早已经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试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上有清朝中央政府慈禧和弈䜣等核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