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眼将军夏侯惇眼睛是怎么瞎的,他的结局如何

独眼将军夏侯惇眼睛是怎么瞎的,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90 更新时间:2023/12/13 23:05:22

说到曹操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这与他合作的人有关。我们知道曹操的五大良将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一身武艺不说,多数还很有谋略对主公又竭尽心力,曹氏江山能够扎根在广袤的土地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而有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将领的战功那么显赫,却也在曹操背后默默地帮助他,这就是夏侯惇。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的大家族,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是嫡系中的嫡系,

对曹魏前期而言,诸曹夏侯就是曹魏的宗室力量,从曹魏到西晋,夏侯氏的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而在曹操起兵的时候,本来关系就很好的两家,夏侯家族自然会帮助曹操起事,以宗族形式跟从他。有说法认为夏侯氏和曹操是同宗,以两家的姻亲关系看,应该不是近亲,但夏侯氏确实享受了接近于宗室的待遇。

夏侯惇,字元让,曹魏开国功臣,沛国谯人,据说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人,”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夏侯惇从小就是个性格很刚烈的孩子,自小学习枪棒,他十四岁的时候,跟着一个老师学习,后来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知道后把侮辱他老师的那个人给杀了,而以烈气闻名。看到此,我们不得不向夏侯惇的率性而感到,看来夏侯惇是个尊师重道之人,但是又凸显了的不足,即易冲动不顾后果。

因为夏侯家与曹家一直关系都不错,后来曹操起兵,夏侯惇率众来投靠曹操。此时的曹操正是需要大量的军队和人马来充实自己的力量,而夏侯惇为代表的夏侯氏家族加入曹操的大部队,无疑为曹操的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随曹操南征北战。

早期曹操在朝中为官时,因得罪朝中权势而被人诬陷下狱,多亏了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才能脱险。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亲密了,夏侯渊还取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成了连襟。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惇、夏侯渊率先来投。曹操当时以夏侯敦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而两个堂弟曹仁曹洪也只是别部司马而已。可见,曹操对夏侯家族的重视程度。

历史上的夏候惇不擅于统兵,但是武勇可嘉。”拔矢啖睛“这一典故,就是夏侯惇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表演,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但是从罗贯中的笔下,我们能够读出,他对夏侯惇这个人还是很佩服的。夏侯惇作为先行军与吕布麾下名将高顺的军马遭遇。夏侯惇挺枪直取高顺,大战约四五十回合,杀得高顺盔歪甲斜,败下阵来,夏侯惇不想放弃,纵马直追高顺。这时,高顺军中的将领曹性看见了夏侯惇,此人看准时机,张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的左目。夏侯惇,疼的大吼一声,他忍着剧痛用手把箭给拔出来,厉声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迅速又将眼珠放入口中吞掉。这个场景,不知道惊呆了多少人。此时的夏侯惇哪里顾得上疼痛,他要张大他的血眼,盯着用箭射伤他的曹性,此仇不报难平夏侯惇心中的怒火,他忍痛,提枪纵马,直奔朝他放暗箭的的曹性。夏侯惇纵马直杀过来,曹性被夏侯惇的气势给吓到了,竟一时间不知所措,此时的夏侯惇抡起长枪一刺,曹性就一命呜呼了。而夏侯惇也已疼痛得无法再继续作战,由夏侯渊掩护退兵。从此,夏侯惇就成了独眼将军,定格了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既然夏侯惇的性格刚烈,打仗自然应该很厉害才对。虽然武勇可嘉,但是历史上的夏候敦不擅于统兵,就拿上面的事件作为一个例子,他本是曹操派遣去救援刘备的,不但没有打赢,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赔了夫人又折兵。早年曹操进攻陶谦时,留夏侯惇守濮阳。结果他不仅把地盘给弄丢了,还被一无名小将设计活抓,不是部将韩浩机智,这位未来大将军早被杀了。后来,刘表派刘备入侵邺,夏侯惇率军迎战,结果被刘备伏兵大破于博望坡。刘备新附刘表,兵微将薄,本难抵敌,不过既然对手是夏侯惇,虽有百万,又有何惧哉,若非李典将军,夏侯惇早就成了第二个蔡阳,被刘备解决了。

虽说夏侯惇不算是打仗的材料,但是在后勤保障上,他很有两下子。曹操在迎汉献帝都许以后,以夏侯惇为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阳乡侯。夏侯惇从小习武,没有接触过什么政治、经济、水利治理的经验和理论,但是他对这个工作倒是很拿手,兴修水利,率军屯田,度过了大旱和蝗虫肆虐的自然灾害,为军队保障了粮草。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的夏侯惇,竟也将后勤做得如此到位。

曹操对夏侯惇的功绩很满意,又让他以建武将军兼任河南尹。曹操平定河北,夏侯惇再次负责后勤保障。北方平定后,又迁夏侯惇为伏波将军,并且授予便宜行事不拘科制的权力。后来,随着两家人关系的升温,曹操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次子夏侯茂,这样曹操与夏侯敦成了儿女亲家,成为了连襟,夏侯惇的地位更有保障了。由于夏侯惇这个后勤部长的工作,成绩十分突出,为了嘉奖他,曹操不断增加他的封邑户数,建安十二年达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四年,到此时,曹操与夏侯惇亲密到了,共枕眠同出行的程度,诸将无人可比。后曹操死,其子曹丕继魏王之位,拜夏侯惇为大将军。

”武则扫荡丑类、绥靖地方,文则劝课农桑、并为军屯。“王歆对夏侯惇的评价很中肯。

标签: 夏侯惇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徐晃跟和关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晃,关羽,曹操

    依据三国演义来看,徐晃依旧是曹操阵营中最勇猛的将领之一。徐晃的出场是很有气势的:奉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随后的李乐同样被一合斩于马下。三国里被写一合斩将的将领不多,除了赵云张飞以外就很少有这印象了,但是这也是他最具有争议的地方了

  • 唐朝名将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关系 李孝恭和李靖谁的战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孝恭,李世民,李靖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因此,弯弯绕绕,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和李世民是表兄弟的关系,虽然说关系有点远,但隶属同一个宗室。宗室有宗室的特权,皇亲国戚,历来如此,李渊当年攻克京师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任

  • 李靖是谁 红拂女是李靖的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靖,红拂女

    史料《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中记载: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赵郡守。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李靖是大器晚成的代名词,这人前半生空富才华,

  • 唐初名相高士廉是怎样的人 他和李世民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士廉,李世民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人的

  • 乱世枭雄陈友谅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友谅

    陈友谅这个人,如果不是正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农民起义,也许只最终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万千人中的一个。正是在那个人人都可以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的时代,才能让他这个小小的渔家之子,能打下一方势力,能够和明太祖朱元璋共争天下,还建立了一个大汉政权。陈友谅生于公元1320年,湖北沔阳黄蓬人,中国元末大汉政权

  •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吗,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达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左征右战辅佐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是农民出生,性情刚毅,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后,忠心耿耿,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无数功勋。他不仅帮助朱元璋攻下元大都,此后也一直与元朝残余势力征战,官至右丞相,朱元璋封其为魏国公,公元前1385年去世。对

  • 杜如晦是怎么的人,杜如晦的儿子是的谋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如晦,李世民,房玄龄,杜荷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

  • 洪承畴是谁,贰臣洪承畴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洪承畴出生望族世家,书香门第。曾祖父洪以诜,后来因为子孙登高位,为朝廷做了贡献,被赠中宪大夫,累赠太傅兼太子太师、武央殿大学士。曾祖母林氏,累赠恭人、一品夫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洪承畴生于福建南安英都霞美乡。因为那个时候家道已经中落,洪承畴的父亲洪启熙外出谋生,

  • 陈友谅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 陈友谅称帝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友谅,朱元璋

    陈友谅,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与朱元璋争夺天下之位。公元1320年生于沔阳,为沔阳渔家之子,在家排行老三。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曾任县里的小吏,算命的说他日后定会富贵,因此他并不只甘心于做一个小吏。后来他投靠农民起义军,实力愈加强大,直至最后与朱元璋争夺霸位。应该说,陈友谅当时要比朱元璋的实力强

  • 杨国忠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杨国忠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国忠,杨玉环

    杨国忠,原名杨钊,玄珣养子。本系张易之子,张易之伏诛后,其妻改适杨珣,遂为杨姓。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自幼不学无术,饮赌无度,为宗族亲友所不齿。至30岁时,开始收敛,发奋从军。弘农杨氏(河中房)世系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杨令本(库部郎中)杨友谅(昊陵令)杨珣(宣州司士参军)杨国忠杨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