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3/12/20 3:23:46

周瑜是东吴名将,在年少时与孙策交好。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准备脱离袁术自行创业的孙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周瑜,召其相助,周瑜慨然率部来投。

从此,周瑜成为孙策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将领,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为东吴鼎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权称帝后曾表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由此可见周瑜对东吴的贡献。

周瑜辅佐东吴孙氏始于孙策,他跟孙策的关系很不一般,按照孙策的说法,就是“总角之好,骨肉之分。”这是两人联合创业的基础。

其实,周瑜的家世远比孙策要强得多。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周瑜的曾祖辈出过尚书令,祖辈和叔辈都出过太尉,在东汉,太尉是三公之一,是天下武官之首。

周瑜的父亲也当过洛阳令,洛阳可是东汉国都,这个洛阳令的地位远比地方太守强。

由此可知,周家累世官宦,是标准的世家大族。

反观孙策,他家不过是地方豪强,家族世代只在吴郡地方做官、吏,到孙策的父亲孙坚时,才当上了区区长沙太守。

显然,如果比家世及家族影响力的话,应该是孙策辅佐周瑜才对,结果却是周瑜放下架子,去辅佐家世不如自己的孙策。

在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有一个好的家世,然后创业,难度肯定要比没家世的小得多,起码,招揽人才更方便。

孙策死前,江东六郡已经打下来五个,可江东的世家大族依旧不愿意服从他,不就是因为看不起孙家,嫌弃孙家的家世弱。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周瑜自己创业的话,未必就输给孙策。

且以周瑜的本事来说,他大概是有自主创业能力的。

刘备后来就因周瑜对自己的敌视和打击,曾酸溜溜地诋毁周瑜:“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所以,周瑜有条件单干,家世远远超过孙策,才干也不弱于孙策,可他为何却心甘情愿给孙策当小弟?

在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的创业例子中,创业搞割据的基础大概有三种。

其一是皇族,这个身份天然就占据优势。如刘表父子割据荆州,刘焉父子割据益州都是其中的典型。

他们即使不带任何班底去地方州郡,仅凭皇族身份,就能让地方世家、豪强听命于己,至少表面上听命。

如果再有点能力,掌控地方不会费太多力气,刘表当初就是孤身下荆州嘛。

更典型的例子还有刘备,打着皇叔的旗号,硬生生搞出个天下三分有其一。

其二是依靠家族实力和名望起家,比如袁绍、袁术兄弟就是其中的典型。

袁绍是河南人,可他跑到河北去创业,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号令河北群雄,一度压得曹操喘不过气来。

袁术更牛,汉室倾颓之时,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早早称帝建国,凭借的也是袁家的家世。

其三是以家族所在地为根基起家,这主要是借助家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至少在地方上的基础比较稳固。

如曹操、马腾父子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开始创业搞割据。

只要家族在当地还被认可,只要根基之地不被敌方占据,哪怕出去碰了壁,也能退回来舔伤口,找机会再打出去。

孙策创业,选的是第三种,孙家是江东吴郡人,世代在吴郡为官,在当地乃至部分江东州郡有一定群众基础。

孙策离开袁术时,就对袁术说:“家有旧恩在东。”

且当时在江东,地方实力派的实力都不怎么强,北方诸侯们的手暂时还伸不到江东去。

两相叠加,就成了孙策觊觎江东的底气。

反观周瑜,虽然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可家世和名望到底比不上袁绍、袁术兄弟。

周家的家族所在地恰好是在袁术的兵锋之下,周瑜出山辅佐孙策时,又正好是袁氏势力的巅峰期。

周瑜如果自己创业的话,前面讲述的三种方式都不合适,周家在地方上被袁术压制,学曹操和马腾都学不了,估计打出旗号就被袁术灭了。

周家也非皇族,无法去异地创业,不像刘备,没有任何根基,但有个皇叔的名号,到哪都混得开。

比如陶谦,他是丹阳郡人(属江东六郡之一),却跑到徐州去搞割据。

结果,陶谦死的时候只能把基业让给刘备,原因就是陶家在徐州毫无根基,徐州当地的世家大族不认陶家。

周瑜如果异地创业,即使能占据某个州郡,但最后的结局大概就跟陶谦差不多,在那个时代,地方保护主义相当强。

如此一来,周瑜没有自己创业的基础,就只能选择辅佐他人,而选择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的孙策是最优选项。

另外,从广义上的地域概念来说,周瑜的出生地庐江郡也属于江东,孙策觊觎江东,周瑜对这片区域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有利于周瑜个人能力的发挥。

周瑜其实也是江东人,他后来在东吴政权的组成生态中被称为外来派,是因为东吴政权的核心地区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的江东地域大部分是被曹魏占据。

综上以上分析,就能知道周瑜为何心甘情愿给家世远不如自己的孙策当小弟了。

根据当时的情况,周瑜没有创业的基础,他即使有心单干,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初始根据地。

孙策的家世虽然不如周瑜,但孙家的影响力在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却有相当的基础,又碰巧有个江北诸侯无力顾及江南的空窗期。

所以,孙策能脱离袁术单干,周瑜却无法单干,即使刘备所言“(周瑜)恐不久为人臣耳”是真的,他也只能选择为臣。

当然,更合理的解释是,周瑜本就没有创业单干的心思,有孙策这个铁杆好友辅佐,就已经顺了他的意。

标签: 周瑜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

  • 有哪些与羊祜相关的轶事典故?羊祜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羊祜,西晋

    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西晋时期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影响羊祜自西晋泰始五年(269年)起,以都督荆州诸军事总镇襄阳(今湖北襄樊),致力

  • 夏侯霸:曹魏和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他为何归降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侯霸,蜀汉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

  •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庶,蜀汉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

  •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由崧,明朝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后,各方大为震惊,然而天子蒙凶,事关重大,不可不察。四月二十五日,崇祯死讯最终确认,“壬午北信报确,史可法约南京诸大臣

  •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皇后,汉朝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

  • 张皓:东汉顺帝时期司空,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皓,东汉

    张皓(一作浩)(50年-132年),字叔明。犍为郡武阳县人,东汉时期大臣,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等职,在廷尉任上,留心断狱。延光三年(124年),安帝听信谗言,将要废时为太子的汉顺帝刘保,张皓与太仆

  •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来为何进入曹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庶,蜀汉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

  •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到,蜀汉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

  •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景帝,汉朝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