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42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2:48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魏延用此战略将曹魏兵马一直阻挡在汉中城外,十多年来没有曹魏兵士踏进过汉中一步。

显然,魏延是一名合格的大将,更是一名专业的守城主将,像魏延这样的人才正是蜀汉集团所需要的,但是在诸葛亮临死之前,没有多余的思考,直接让马岱斩杀魏延,最后魏延三族竟然也被蜀汉朝廷所灭。

到底是什么原因?蜀汉朝廷为何要如此对待魏延呢?诸葛亮为何要坚持杀掉魏延?这其中有没有隐情呢?

魏延的死,到底有没有隐情?

魏延字文长,在赤壁之战过后,一直跟随刘备,在入川之战中,魏延屡立战功,而且当年入川之战的时候,是刘备亲自点名要让魏延和黄忠一起参战,而把张飞,关羽,赵云等将留在荆州。

说白了,自从黄忠和魏延在长沙郡投奔刘备以来,刘备便把他们两人当成自己的心腹大将来培养。从公元214年到公元219年,魏延跟随刘备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魏延屡立战功。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入川,魏延也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后魏延便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坐守汉中。那么当时刘备为什么不把汉中交给张飞来把守,而是交给了魏延?其实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精心设计,以此来考验魏延是否愿意真心效力于蜀汉。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或许大家都知道在魏延投奔刘备的时候,诸葛亮便以魏延背信弃义谋害主公为由,想把魏延当众斩首,只不过刘,关张同时替魏延求情,诸葛亮才不得已而留之。当时当着刘备的面说,如切勿怀有二心,否则立斩汝头。

那么如何能够检验出一个大将,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大将?是否对自己心怀二心?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镇守城池,把这个城池的所有的兵马、钱粮,全部交给此人来把守时间一长便可以见真心。

更何况当时汉中刚刚经受战乱之苦,而且张鲁把汉中的黎民百姓、钱粮全部移交给了曹操。说白了,刘备当时虽然说躲到了汉中,但是只不过是一座空城。把一座空城交给魏延来把守,这对于刘备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方法。

因此把汉中交给魏延来把守,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这其实上就是刘备对魏延的一个考验,如果说魏延没有经受住考验,或者是在任职汉中太守期间,魏延怀有二心,那么只有一个结果等待着魏延,那就是人头落地。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归天,而魏延的话仍然在汉松把守,公元228年,魏延跟随诸葛亮参与北伐。在第1次北伐的时候,魏延便提出了一个战略,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当时想效仿韩信突袭子午道,兵临长安城,然后跟诸葛亮来个理应外合,一举拿下长安。

但是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采纳魏延的战略,为什么呢?诸葛亮认为这个战略太过于凶险。第一,蜀军完全没有这个兵力来支撑魏延,如果说魏延一旦在子午谷受伏,那么将是全军覆没,而且还搭上一个大将的性命,同时即便是魏延成功到了长安城下,诸葛亮的兵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迅速与他在潼关会师。

在诸葛亮看来,子午谷战略虽然是一个奇谋,但是可行性非常的低,因此坚决没有采纳魏延的战略。

魏延辛苦提出来的战略并没有被诸葛亮采纳,魏延因此便在私下带着情绪工作,甚至跟参军杨仪产生了矛盾,当着诸葛亮的面便爆发了出来。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期间,诸葛亮便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蜀军全线撤退,并且让魏延断后,杨仪充当参军。

当时诸葛亮设想让魏延断后,如果说魏延不听从号令,那么姜伟就及时补充上去,也就是说让姜维来断后。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诸葛亮在最后时刻还给了魏延一个机会,如果说魏延听从军令,那么马岱或许就不会斩杀魏延。

那么魏延是怎么做的呢?当时魏延便说:“丞相虽亡,我魏延健在,何故因一人亡而废全师?”,说完魏延便和蜀军大队发生了摩擦,并且亲自带队跟杨仪交起手来,最后魏延一行人马被将军王平所阻止,并把魏延的军士全部喝退!

魏延死得冤枉吗?

魏延一行人马被王平喝退之后,魏延便来到汉中城之下,当然等待魏延的结果就是马岱出其不意的将他斩杀。这便是诸葛亮临终之前精心设计好的,当然也是在魏延没有听从军令之后马岱才会执行诸葛亮的密令。

魏延军事行动失仪,严格意义上来说,魏延他是没有执行军规的,违犯军规,作为一名军人来说,他这是失职,甚至说成是背叛都是不过分的。

因此,如果说从魏延的行动和做法来看,魏延被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理所应当的,他死得其实并不冤枉,只不过斩杀魏延三族,这确实是蜀汉朝廷做的有点过分了。

为什么要斩杀魏延的三族呢?其实蜀汉的依据就是魏延是一个叛国贼,那么针对一个叛国贼来说,斩杀其三族就跟曹操当时斩杀马超三族一样,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历史上的魏延,他并不是真的要反叛蜀汉。

在史料《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从史料记者来看,魏延当时确实是没有反叛之心的,只不过想除掉杨仪跟他唱反调这个人。

最后魏延便带了他的家将们与杨仪所率领的返蜀大军发生争执,最后魏延被斩杀。从整个经过来看魏延确实是死得不冤枉。

诸葛亮临死为何非要设计斩杀魏延呢?

诸葛亮在病重弥留之际,他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就是,第1个就是如何成功让蜀军全线撤退,第二就是让马岱斩杀魏延。

在诸葛亮看来,魏延这个人似乎是必死的。为什么呢?其实从魏延违抗军令,也有就是之前诸葛亮否定子午谷战略,之后魏延便消极工作,甚至当众和杨仪发生争执,完全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

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又确确实实没有遵循他的军令,堪当蜀军的断后大将,而是直接带军和杨仪的返蜀大军发生了摩擦。

从这里来看的话,诸葛亮临终之前精心设计斩杀魏延的战略确实是非常的有必要,因为在当时张飞关羽,赵云他们都归天了,整个川蜀来看,能够和魏延相媲美的大将其实并没有,而姜维呢?在魏延面前当时也只算是一只小雏将。无论身份还有地位,姜维都没有办法和魏延相比拟。

正因为诸葛亮临死之前猜到了,魏延或许会造反,因此便设计除掉他。其实作为一国丞相诸葛亮来说,魏延当众和杨仪发生争执,而且是当着自己的面,这便完全暴露出了魏延自私、自利,毫不顾大局。

像魏延这样的人,如果说手握重兵,对于蜀汉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事情,为什么呢?如果说魏延手中权力滔天,随时可以指挥兵马。以私充公,别说是一个杨仪,倘若是刘禅对魏延有所看法,估计魏延也会对刘禅动用军队。

而且最重要的是魏延在汉中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底子,如果他有想法,一旦投奔曹魏,汉中便立即归曹魏所有。或者想进攻川蜀,魏延也将毫不费力。在中后期魏延功高盖主,而且性情又像极了关羽,如果说有人让他不高兴,他便大刀相向。

你看在丞相诸葛亮死后,魏延当着费祎的面便说道,丞相虽然死了,我魏延还在。像这样的话,魏延他都敢说出来,是问幼主刘禅在魏延心中他又值几斤几两。

因此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为了防范未然,只能让杨仪挑起魏延的情绪,让杨仪带军回蜀。最后马岱出其不意,从背后将魏延斩杀,以此来解决了蜀汉内斗事件,总体来说消除魏延一人,便可消防蜀汉内斗,这桩生意诸葛亮其实不亏!

标签: 诸葛亮魏延

更多文章

  •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奂,东吴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

  •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张飞,关羽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

  •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他们是怎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飞,关羽

    张飞和关羽,一个卖枣一个杀猪,哪来的一身武艺,助刘备夺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人问,关羽和张飞都是野路子出身,一个卖枣,一个杀猪,为何却能骁勇善战,助刘备三分天下?关于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的说法,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这两个职业或

  •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失志早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谢夫人,东吴

    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东汉尚书郎谢煚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又称谢妃。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夫人以天姿国色闻名于江东,深受孙权宠爱,史载“爱幸有宠”。后来孙权为了巩固江东政权,又纳徐氏,欲让谢夫人屈居其下。谢夫人不同意,失志早卒。其弟为三国著名史学家、武

  •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诸葛亮

    还不知道: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出川应战的是三秦败军之将,天下尚未安定,恢复的诸侯国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相对容易很多。诸葛亮面对的是安定了几十年的天下,魏国打输十次还有兵从容应对,蜀国败一次就伤筋动骨。韩信并非光

  •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白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士燮,东汉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

  • 士燮:东汉末年军阀,任交趾太守,后归附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士燮,东汉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

  • 历史上李承乾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能被李世民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八岁被李世民立为皇太子,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应该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子嗣也很多,一共有14个儿子和20多个女儿。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子女,李世民的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他的两任太子,都

  •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杨修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