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04 更新时间:2023/12/14 12:47:27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些让人费解的。有哪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呢?

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

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德政背道而驰,为何朱元璋还说元朝做得不对呢?

其二,朱元璋说元朝“以宽失天下”,但是我们的感觉并非如此。元朝在中原建立统治以后,实际上对中原及南方的老百姓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他们把老百姓分成四等人,对最后一等的南方汉人,让他们完全失去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格。还有,元朝严格管控武器,很多人家需要共用一把菜刀。

所有这些,都是元朝管理严格的表现,为什么朱元璋反而认为,元朝的管理很宽松呢?这不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吗?

那么,是不是朱元璋说错了呢?

其实,朱元璋说得并没有错。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事实。元朝建国才80多年就灭了,这个时间段,在其它大统一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等等时期,都是国家欣欣向荣的时期。汉朝第80多年,正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向上持续发展,不过还没到最高峰。唐朝第80多年,是武则天时期,也是个往后来的开元盛世挺进的生长时期。哪怕是宋朝,也是宋仁宗时期,一派繁盛的景象。然而元朝这时候却进入崩溃阶段。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元朝统治者根本就没有办法禁止。如果管理不是太宽了,为什么国家会走向分解,为什么全国各地都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朝廷的军队根本就控制不了局势?元朝要不宽,能出现这种情况吗?

那么,本来元朝对国家进行严格管控,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是“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社会纲常废弃。

元朝并不是没有规章制度,并不是没有法律条文。这些东西其实非常多,对全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但是,有一样东西缺乏,就使得规章制度的实施大打折扣。缺乏的这个东西,就是社会的纲常伦理。

从汉朝开始,当国家统治者是汉人的时候,是一直十分重视纲常伦理建设的。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方式,规范社会秩序。这其实也是一种统治,叫做礼教统治。

但是元朝统治者,由于是从游牧民族走过来的,又在国内实行四等人制度,因此,以前的纲常伦理,在这里就不起作用了。然而,元朝统治者又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纲常能力制度。也就是说,元朝统治者基本上放弃了礼教统治。

本来需要法治和礼治双管齐下才起作用的,变成只有法治(还是缺乏法理的不健全的法治),国家的治理是不是就显得很松散(或者叫做“宽”)呢?

二、朝廷吏治腐败。

元朝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吏治腐败。

由于蒙古人以及色目人具有很大的特权,因此,他们生下来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权力。他们不用十年寒窗,不用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官职,获得权力。而且,整个官场上,利益集团相互勾结,关系盘根错节,因此更加腐败。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要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往往需要中央集权。在强大的皇帝以及中央集权的高压下,全国各地的吏治,可以得到极大的整肃。但是,元朝恰恰缺乏这样强有力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忽必烈外,后面的皇帝能力都不足。而且,整个朝廷和皇室一直处在勾心斗角之中。到元朝末年元惠宗在台上的时候,以至于皇后、皇帝、太子、丞相之间还斗成一锅粥。如此一来,地方上就完全缺乏治理,吏治腐败现象就很盛行了。

三、国家缺乏信任机制。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由于整个朝廷及其官僚体制,和老百姓之间,形成鲜明对立的两个团体,官吏不相信百姓,百姓不相信官吏,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严重对立和撕裂。

如果是官吏和百姓能够互相信任,一般情况下,农民起义就无法壮大。比如宋朝的时候,虽然有非常多的农民起义,但是农民起义从来就没有发展壮大过,很多可能在苗头阶段,就被人告密,或者受到招安,而被朝廷给消解了。

但是元朝因为缺乏相互信任,以至于农民起义蔓延起来后,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国性的行动。这也是元朝管理“以宽失天下”的表现。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尹默,蜀汉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

  •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康熙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熙、雍正、乾隆大概是清朝史上最出名的三位皇帝了,也是众多影视剧创作的人物素材。而“雍正夺位”的故事更被人反复讲述,据称康熙刚驾崩,雍正为了帝位就连夜处死了父亲的心

  • 西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桑弘羊,汉朝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洛阳人,其祖辈世代经商,家境殷实。桑弘羊年轻时经选拔成为汉武帝刘彻的侍中(贴身护卫),他的才智在追随汉武帝时逐渐显露,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信任。在他对西汉经济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西汉经济增长贡献很大

  • 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武则天,唐朝

    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武则天的上位掌权,都在他的计划之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离世,太子李治继承了唐朝的皇位。李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在当皇帝的三十四年里,他的政绩可以说是非常值得赞许。但奇怪的是,在后人的眼中,李治

  •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苞,蜀汉

    张苞的去世对西蜀意味着什么,诸葛亮听闻其死讯为何吐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可以说是寄托了诸葛亮绝大部分寄托的武将。后蜀时期,之前征战的五虎将几乎消亡殆尽西蜀前期的五虎上将,除了阵亡病死的,当时只有一个年迈的赵子龙,而除了赵云

  •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魏忠贤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末名将就不会死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别太想当然了魏忠贤不死明朝依旧要亡。魏忠贤是明朝末年阉党的风云人物,但是魏忠贤自上位后就没有干过有利于明朝的好事,魏忠贤此人是南直隶河北沧州人,他早年并不叫魏忠贤,魏忠贤这个名字是后

  •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罗汝才,明朝

    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曹操。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李自成,在起义军内部来了次大清洗。不少不愿意完全成为李自成部下的起义军将领被干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自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罗汝才。在当

  •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樗里疾,秦国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着无数先辈为之奋斗,不管是宗亲还是外戚,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

  •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蹇叔,春秋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麾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蹇叔,在蹇叔的用心辅佐下,秦穆公最终成就霸业。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蹇叔的出仕,可与其他人出仕不同,有的人为了名利,也有人是为了权力,当然还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蹇叔

  •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