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被迫娶了个匈奴公主,他们的后代有多厉害?

李陵被迫娶了个匈奴公主,他们的后代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3/12/27 8:59:07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陵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带领5000步兵出塞击胡,不幸遭遇了匈奴单于的主力。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因为一时的贪生怕死,李陵竟没有杀身成仁,反而投降了匈奴。

匈奴习俗,一向敬爱勇士,听说李陵是老对手李广后裔后,单于对他竟喜欢得不了的。不仅封李陵为右校王,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他。

一年后,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营救李陵,但因匈奴降人误以李绪为李陵,散布了“李陵教单于为兵备汉军”的谣言。而这一谣言,最终导致了汉武帝的雷霆之怒,李陵在汉朝的母亲、妻子、家人皆遭族灭。李陵所属的陇西李氏,都以李陵为耻。

在匈奴,李陵本想效仿古代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准备挟持匈奴单于。但是汉武帝诛灭了他的家人,使得李陵最终心灰意冷,长留于匈奴。汉昭帝年间,他昔日的同僚霍光,派出使者会见李陵,想让他重归汉朝。但是李陵却认为此事已经无法挽回,而且在匈奴也已娶妻生子,因此拒绝了霍光的提议。

从此以后,史料再也见不到李陵以及其后裔的记载。但到了南北朝时期,李陵的后裔却又重新出现。《宋书》提到: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

在南朝人看来,鲜卑皇族拓跋氏,乃是李陵的后代。但是这种说法,拓跋氏似乎并没有认可。

到了北周时期,出现了自称李陵后裔的有高平镇(今宁夏固

原)李贤家族。李贤的十世先祖名叫俟地归,是个鲜卑的头领,又名李发。其后,俟地归的后代随北魏入主中原。孝文帝改革时,这个家族恢复了汉姓,因此重新归姓于李。

李贤生于502年,元和改姓之际当在其父之时。李贤家族自称李陵后裔,在西魏时期已广为人知。李贤之弟李远射箭入石,宇文泰赐书云:

“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

由此可见,李贤家族乃是李陵之后,已经成为北朝公认的现实。

到了唐代,另一支自称是李陵的部族突然自北方出现,而这个民族正是草原强族--黠戛斯

。黠戛斯人生活于今天西伯利亚南部,从未与中原有过交往。唐灭东突厥后,漠北纳入唐朝的统治范围。因此,黠戛斯国王于贞观二十一年访问长安,并被李世民封为坚昆都督。

不知从何时起,黠戛斯乃是李陵后裔的传说,便传到了唐朝的耳朵里。景龙年间(707~710)唐中宗对黠戛斯使者说:

“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

也就是说,唐朝皇帝亲口将黠戛斯人认作为同宗,也就是陇西李氏。在漠北,许多草原君主都被赐姓为李,但黠戛斯则不同,他们天生就姓李。同宗的身份,让唐朝和黠戛斯的关系迅速拉近,并建立了同盟关系。

开元年间(713~741)安西都护府盖嘉运《西域记》云:

“坚昆国人皆赤发绿睛,其有黑发黑睛者,则李陵之后。故其人称是都尉苗裔,亦有由然。”

所谓坚昆国,实际就是黠戛斯。该国有黄种人和白种人混住。赤发绿睛的白种人,应当是李陵当年统治的部众,而黑发黑眼睛的百姓,则是李陵的直系后裔。

唐肃宗时期,回鹘兴起于蒙古高原,中原与黠戛斯的交通断绝。840年黠戛斯灭回鹘,得到太和

公主,“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也就是说,即使与唐朝隔绝了百年,黠戛斯仍以李陵后裔自居。

前文提到,黠戛斯古称鬲昆、坚昆。李陵担任右校王后,就被封到了坚昆,统治当地的部族。根据历史地理学,坚昆地应该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及其以南一带,在冒顿征服过程中向北迁移到米努辛斯克盆地。

而在1940年,苏联考古学家在米努辛斯克盆地,发现了一座汉朝式的房屋,出土瓦当中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十个字。苏联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房屋或许是李陵的居所。但是郭沫若却认为,此地应为汉朝和亲公主的居所。

不管这座房屋是否是李陵的居所,但可以肯定是,坚昆地肯定有不少汉人居住,否则谁会在这寒冷的穷乡僻壤建立一座汉朝式的建筑呢?

因此,考古学家推测黠戛斯人或许还真可能拥有许多汉人的血统。当时,李陵部众应多以投降或掳掠的汉人居多,在郅支单于西迁之后,这部分人留在了坚昆所在之地

米努辛斯克盆地,后逐渐与坚昆人融合,成为隋唐时期黠戛斯的一部分。

虽然黠戛斯并无文字,但是李陵的故事却被部族口口相传,并一直延续到唐朝。到现在,黠戛斯人已经演化成了吉尔吉斯斯坦人。在中国,叫做柯尔克孜人,这个民族具有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双重特征,和古代对他们祖先的描述一样。虽然李陵直系后裔或许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汉人的血统可能还在他们的血管里流淌。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然而中国上下五千年,史料更是浩若烟海,想读完二十四史谈何容易。据笔者所知,读完二十四史的学者,简直屈指可数。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着名学者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便诞生了。

本书上起两汉,下至民国,共计651万字,是中国跨度最长,字数最多的历史小说。与《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小说不同的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史实为主,演义的部分非常少。如果说《三国》是七分真三分假,《通俗演义》便是九分真一分假。

因此,本书不仅可以给大家带来娱乐,而且能真正学到知识。故而历史学家顾颉刚才极力推荐这本书:“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这本《通俗演义》”。

标签: 李陵汉朝

更多文章

  • 循贵妃:19岁进宫,乾隆夜夜宠幸却怀不上龙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循贵妃,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循贵妃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她其实就是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乾隆后宫中的嫔妃无数,且每年都会招入宫中一些新面孔,因此后宫中的女子年龄相差的还是比较大的,不过这也并非稀奇的事情。伊尔根觉罗氏刚出生时,乾隆差不多近半百了,一直到19岁时进入皇宫,因此她和乾隆之间的

  • 杨廷和:明朝内阁首辅,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廷和,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杨廷和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古代如果皇帝突然去世,又没有留下子嗣,皇位应该交给谁呢?刘贺和杨廷和都遇到了上述情况,更巧的是,这两位都对自己推选的皇位接班人不满意。西汉的大司马霍光在迎立刘贺27天后,果断废黜刘贺,又重新选了一个刘病已接替了皇位。杨廷

  • 马忠:三国里只出现三次,却杀了五虎上将的两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马忠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马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里面有很多著名人物,在台前都是一些大咖,都是领兵打仗的枭雄,在历史上的“笔墨”自然是多的,我们经常聊的也是他们,但是有一些低调的人,很少的出现在人们的眼界里,但是他们的实力却不容小视,今天我们聊的就是这一位,他在三国里只露面了三

  • 元朝权臣燕铁木儿有多牛?直接公开娶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铁木儿,元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燕铁木儿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此人就是代权臣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其祖上多次为国立功,有着很大的威望。燕铁木儿打小便非常聪慧,赢得众人的称赞。在他成年之后,又受祖父荫泽,得以入宫侍奉皇帝。燕铁木儿不仅有一副好头脑,也有一身好武功,并且力大无穷。所以入宫之后便得到了重用

  • 安禄山得宠后无法无天,为何唯独忌惮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禄山,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唐朝历史上曾有过一次非常著名的安史之乱,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兴盛无比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再也没有了以往繁荣的景象。制造这次事故的奸臣叫安禄山,他原本只是一个给商人协商货物价格的牙郎,后来因为偷羊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获,被惩罚前安禄山急中

  • 董卓死后,他手下的五大中郎将和四大校尉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卓,三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董卓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董卓是东汉末期最重要的军阀之一,也是东汉末期最禽兽的军阀,那么,这样一个人手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在支持他呢?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的凉州军团主要有五大中郎将、四大校尉,五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

  • 咸丰帝留下的八大顾命大臣是谁?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咸丰帝,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咸丰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问: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回答如下: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不对称斗争。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实际上是咸丰一朝的近臣集团在新君继位后的保存和延续。而之所以出现这个集团,恰恰是与道光皇帝临终遗诏开启的近支宗室

  • 清朝最会拍马屁的大臣是和珅?那你是不知道汪景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汪景祺,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汪景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赞美的语言,有时候明知道是别人奉承你,不是真的赞美,但就是喜欢听。平常人是这样,皇帝也不例外。古代就有很多高官就是靠着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得到皇帝的信任。咱们熟知的有清代乾隆朝的和珅,他虽然有才华,但他之所以能当上

  • 唐玄宗为儿子穿黄袍加尊号,晚年为何被赶入太极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世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至德二载(757)十月二十三日,太上皇自成都动身返京,十二月三日到达咸阳,次日进入了长安城。肃宗虽然在奉迎太上皇返京这件事上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并不表示他对其不存戒心。当太上皇一行到达凤翔时,跟随护卫的禁军尚有

  • 李鸿章是好是坏?李鸿章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李鸿章

    李鸿章到底有多聪明?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鸿章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说他好的人,一般认为当时谁在他这个位置都比不上他,因为他的确不容易。说他不好的人,一般认为他签订了太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与富国强兵相比,他更加对争权夺利感兴趣。不管评价好坏与否,我认为对一个政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