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曹魏实力那么强 蜀汉为何没有亡在曹魏之下

诸葛亮死后曹魏实力那么强 蜀汉为何没有亡在曹魏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41 更新时间:2023/12/12 7:34:11

还不知道: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没有立刻亡于强魏之下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之死便是蜀汉亡的开端。国家大权旁落的刘禅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容忍终于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力。可是历来在朝政上都是实习生的他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统治自己的国家呢?是否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就亡在了强魏之下呢?

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即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这样子相互交叉的分权方式不可谓不高明,让任何一方想擅自专权的可能性给降低到了最低。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收回了统治大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在这19年之间,蜀汉休养生息,政权内部没有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政权稳固,百姓安定。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史书基本没有记载,但诚如孟德斯鸠所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历史是不详细记载没有重大变化的事情的,而历史上的重大变化却往往与杀戮、民不聊生联系在一块儿的。阿斗辖下的人民是有福的。

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若是诸葛亮在世,碰到这种有利时机,他肯定不会放过,定然将迫不及待地兴兵大举北伐。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刘禅在诏书中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刘禅不仅处理政务得当,而且善于从小事上防大患,且处事待人颇有人情味儿。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便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于是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宫廷朝贺的礼节。

姜维与宦官黄皓有隙,让后主杀了黄皓,以免小人在侧,为祸朝纲。后主并没有诿过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也不过是听人使唤罢了。”这里提到黄皓,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其评价极差,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晋书·孝友李密传》:“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一语,与三国志后主传论“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主”如出一辙,都说刘禅任用黄皓这个宦官是亡国之由。但是众所周知,蜀汉之所以亡是因为小国寡民,实力不强,不是一个宦官能够决定的。

据说陈寿与黄皓有仇,但是在《三国志》中的黄皓也并非一个魏忠贤式的十恶不赦之徒,刘禅给他的官位最高也只是达到奉车都尉而已。而且据《华阳国志》,是在景耀元年才得到的。蜀汉的官职及其权限,大多承袭东汉。据《后汉书·百官志》奉车都尉条:“奉车都尉,比二千石。”该志的注曰:“无员。掌御乘舆车。”秩比二千石,因为是皇帝的近臣,位望不低,但职权却相当有限,不过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如此小的职权即便是弄权也有限,蜀国更不可能是因他一个小小管车马仪仗的宦官所败。陈寿将黄皓这人的重要性拔高了一些,又因陈寿曾与黄皓有仇,难怪有史家猜测陈寿挟怨作史,是非曲折自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但不管是陈寿还是范晔都没有说后主昏庸无能白痴,而且范晔还说他可与齐桓公相比。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范晔将阿斗与他相比,可见对阿斗是推崇备至。

蜀汉延熙十二年(249),曹魏右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惧怕司马氏诛杀,叛逃到蜀国。他是曹操的连襟,但从妹嫁给张飞为妻,生下一女,后来成为了刘禅的皇后,所以和刘禅也是亲戚。但是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又是为黄忠所杀,与蜀国可谓有仇。刘禅亲自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不是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又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短短两句话就将夏侯霸的心拉到自己这边,免除了夏侯霸因父仇而生的间隙之心,这和当初刘备摔阿斗收买赵云的心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在是高明。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袆去揣摩魏延的意思,魏延说:“丞相虽然去世,还有我在。相府自己的官属就可以将遗体送回归葬。我会在这统领各路军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废弃了天下大事!”杨仪不听,非要带领兵马离开,魏延大怒,抢在杨仪之前率部自行南归,将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阻止杨仪回成都,并派人向刘禅上奏章说:“杨仪自总兵权,率众造反,劫丞相灵柩,欲引敌人入境。臣先烧断栈道,以兵守御,然后讨之。”后主听完魏表奏,马上提出疑问道:“魏延是一名勇将,凭他的力量完全可以抵抗杨仪那些人,又为何要烧绝栈道呢?”当时聪明清醒,并不为其糊弄。而后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说:“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确如有人说“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众所周知,历代皇帝对乱臣贼子都是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所以叛乱一旦被平反,叛臣不仅自己死得惨,其九族还要被诛连。但是后主竟然能够念魏延前功“赐棺椁葬之”,可见其肚量之大非常人所及。而与他同时的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即便是善于纳谏、坚明决断的晋武帝,一统天下后,也“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两人之所作所为与后主刘禅相比,简直有天渊之别。

标签: 诸葛亮蜀汉

更多文章

  •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纪信,汉朝

    纪信,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经在洛阳宫殿置酒大宴群臣,历数功臣的功劳,尤以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功劳最高,分别封侯拜相。不知道当时刘邦心中还记不记得曾经有一位将领,在危难之际假扮自己诈降项羽,自己才能够逃得性

  • 火耗归公是什么 雍正为何要大力推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火耗归公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火耗归公”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耗归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勤政的皇帝,其中在清朝皇帝中雍正算得上是工作狂一般的存在。他的一生当中先后换过35副眼镜,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视力不断下降。雍正在位时间不长

  • 王济:西晋外戚大臣,文词俊茂,生活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济,西晋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人。西晋外戚大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孙子,司徒王浑第二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迎娶常山公主,累迁骁骑将军、侍中。爱好骑射,勇力超人,涉猎《易经》、《老子》、

  • 牵弘: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牵弘,魏晋

    牵弘(?-271年),字号不详,安平郡观津县人。魏晋时期将领,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颇有父风。曹魏景元年间,累任陇西太守,抵御蜀将姜维进攻。跟随邓艾灭亡蜀国,拜蜀郡太守,迁振威护军。西晋建立后,出任扬州刺史,击退东吴将领丁奉

  •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崇祯

    还不知道: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祯在干嘛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时,绝望的崇祯皇帝挥剑砍杀了儿女及后宫妃嫔,并在煤山之上,歇斯底里地大声户号: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随后便在一颗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留在他身边随他一同自尽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 温恢是什么人?l历史上他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温恢,三国

    温恢,字曼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人物介绍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攻樊城,发动了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在关羽北攻樊城之前,有一人早就料定关羽会这么做,他简直料事如神,堪比郭嘉、贾诩和司马懿。

  •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质,曹魏

    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

  • 历史上真实的郭嘉,他的一生都献出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嘉,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郭嘉真的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吗?我们来看看,郭嘉一生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其一,激励斗志。曹操在前期最大的一场失败,也就是败给了张绣,自己的儿子曹昂也被杀死。当时,袁绍又对曹操虎视眈眈,因此,曹操军中人心浮动。郭嘉在那时候,提出了“十败十胜”的说法,总结了

  • 胡善祥是如何被废的?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善祥,明朝

    洪熙年间,胡善祥随朱瞻基太子身份的确定,被封为皇太子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宣德三年2月,明宣宗朱瞻基下诏,废黜了皇后胡善祥,册封皇贵妃孙氏为皇后。胡善祥随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郁郁寡欢地开始了自己的废后生涯。胡善祥的被废,引起了朝野一片哗然。时人都对她的遭遇很是同情

  • 崔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饱受爱戴,位列三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林,曹魏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在曹操平定冀州时被授为坞县县长,迁冀州别驾、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担任魏国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后,历任尚书、幽州刺史、河间太守、鸿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