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并没有阻止,是为什么?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并没有阻止,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3/12/19 3:59:23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惨败,导致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蜀国戛然而止,诸葛亮的隆中路线也不再有机会实现。刘备称帝3个月后起全国之兵伐吴,后世大多以为刘备伐吴是意气用事,当时赵云就坚决反对。然而为何面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何诸葛亮没有进行劝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刘备对于伐吴的态度如何,是支持还是反对?夷陵之战蜀军惨败之后,诸葛亮有这样一句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法正还在,就能劝阻刘备东征;即使不能阻止,也不会败得这么惨”。很明显,诸葛亮对于刘备伐吴是反对的,之所以没有进行劝阻,诸葛亮有三个难言之隐和一个侥幸心理。

一、诸葛瑾的缘故

我们都知道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大哥,早年因缘际会之下来到东吴,受到孙权的器重。所以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两个其实分属不同阵营,而且诸葛瑾跟从吕蒙偷袭关羽,因功封宣城侯,吕蒙死后,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的死和诸葛瑾脱不开干系,而刘备是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伐吴。

另一方面,面对刘备大举来袭,孙权选择求和,孙权授意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诸葛瑾本来就是代表孙权求和,如果诸葛亮在劝阻刘备伐吴,那就成了兄弟两个联合反对刘备发动战争。所以诸葛亮虽然心底里不同意伐吴,但是无法开口劝阻刘备,这是诸葛亮的第一个难言之隐。

二、隆中路线没有荆州不能成行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规划的路线是这样的: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现在荆州被孙权夺去,隆中路线自然不能实现了。所以不论从蜀国的角度,还是从诸葛亮的规划来说,夺回荆州都是必须要做的。

三、诸葛亮和刘备的微妙关系

其实曾经有历史学家就提出过,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当然在赤壁之战前后,是两人的蜜月期,就像刘备对关羽、张飞所说的“如鱼得水”。但是后来,二人之间好像不再那么亲密无间,尤其在入川之后,刘备有了法正的辅佐,在我感觉刘备其实是更加喜欢法正的。法正死的时候,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是刘备时期唯一有谥号的大臣。

“诸葛亮为肱骨,法正为谋主”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夺取益州之后,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蜀郡下辖成都县),在内为刘备出谋划策,

这一时期刘备集团的军事行动都是以法正为主要参谋,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内政。所以在伐吴这件事情上,如果法正不死,法正的话语权比诸葛亮要多,所以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会有那句感叹。

四、诸葛亮认为刘备有可能取胜

站在整个集团利益考量,诸葛亮肯定是希望刘备能够重新夺回荆州的,所以诸葛亮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刘备有可能取胜:一是吴国背盟在先,蜀国占有大义;二是蜀国处于长江上流,居高临下有优势;三是刘备刚刚称帝,士气正盛。谁也不能确定刘备此战必败,即使是诸葛亮也认为刘备有可能取胜,所以这也是诸葛亮没有劝阻的另一个原因。

后世有很多人指责诸葛亮不劝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甚至指责诸葛亮在关羽失荆州时就存在错误。诸葛亮再有智慧,他也是个凡人,不是神,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也有难言之隐。而且刘备才是主,诸葛亮只是臣,刘备才是决策者。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打了胜仗 三国最后还会三分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刘备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变化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胜利了,还会是三分天下吗?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胜利了,刘备要回荆州,三国又会重新取得另一种平衡,不会出现变数。刘备不可能灭掉吴国,如果一旦把吴国灭掉,那么魏国势必会攻击,到时候获利是魏国。夷陵之战假如刘备

  • 荀粲:曹魏太尉荀彧幼子,也是一位玄学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荀粲,曹魏

    荀粲(210年—238年),字奉倩,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太尉荀彧幼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个性简贵,不轻易交接常人,所交之辈皆一时俊杰。聪颖过人,善谈玄理,名噪一时。娶大将军曹洪之女为妻,生活美满。景初二年,面对妻子去世,悲

  • 万安是什么人?他能当十年首辅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安,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普遍认为,明朝最差劲的首辅,是成化年间当了十年首辅的万安。之所以说他是最差劲的首辅,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万安靠攀附权贵上位。万安姓万,他与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万贵妃其实并

  • 邓艾灭蜀有功 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艾,曹魏

    单刀灭蜀,立下不世之功的邓艾,为何会死在自己人手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这段历史,从官渡之战到夷陵之战这个阶段最为精彩,其实都是东汉末年的故事,等到曹丕篡汉的时候,三国真正鼎立,也是蜀汉刘关张相继去世,东吴人才也逐渐凋零,魏国的五子良将也逐

  • 荀攸:东汉末年谋士,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荀攸,东汉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

  • 有哪些与荀攸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荀攸,东汉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

  • 彭羕是什么人?他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彭羕,三国

    彭羕,三国时蜀官吏,字永年,广汉人。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来被奉为忠义的代表。不过诸葛亮也会打别人的小报告,结果这个人因为被贬而心生怨恨,居然勾结马超造反……这个人就是彭羕,史书记载他“身长八

  • 徐知诰为何要改名?他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徐知询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知诰,五代十国

    李昪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独一无二的霸主,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华夏五年前文明史,曾出现很多大一统朝代和分裂时期,其中“五代十国时期”可谓是我国历史上最乱的时期。逢承平年代,天下太平,朝纲清明,但如果遇到朝代更迭的特殊时期,一些君臣反面、手

  • 唐中宗李显为何会死在自己的妻子与女儿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显,唐朝

    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是母亲、妻子和女儿,但唐中宗李显一生中的这三个重要女人却把他害惨了。登上帝位两个月后,他被母亲武则天废掉;重登帝位后,妻子韦后在后宫中淫乱;最

  • 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 刘伯温此举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明朝

    还不知道:刘伯温送鱼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明太祖当时没明白,17年后恍然大悟。引言刘伯温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谋臣,许多人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杨守陈在《重锓诚意伯文集序》中就曾经赞道:“……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