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造反时军队那么强大 唐朝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安禄山造反时军队那么强大 唐朝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95 更新时间:2023/12/16 2:30:40

还不知道:唐朝和安禄山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唐朝为何短短十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纵观唐朝的统治全国的方略,虽然不能说像西周那样诸侯林立的一个个小国,但是唐朝的十个节度使,这样的体制就会给藩镇割据创造了生存的土壤,由于李林甫的私心,自从他干掉张九龄,源乾曤这些宰相之后,李林甫一直提拔一些三大五粗的没啥学识的人来担当节度使,这样就不会威胁到他的宰相之位,节度使很多都是异族,比如安禄山(粟特人),史思明(突厥人)。

安禄山

安禄山是粟特人,粟特地处中亚(今天的撒马尔罕)。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今天的北京),平卢节度使(今天的辽宁朝阳),河东节度使(今天的山西太原),还有安禄山为了一路平步青云,甘愿认杨贵妃为母亲,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其实造成安史之乱很致命一点就是将帅久任,不按时换防,意思就是将帅都要隔一段时间调换位置,这样不至于下属和上级由于长时间熟悉,而形成一种地方力量。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而且他带领的兵都是契丹,溪,室伟,同罗,这些都是异族,异族都是他的王牌军,精锐之师,这些都致使安禄山有条件起兵造反。

安禄山在北京起兵

安禄山起兵了,平卢(辽宁),范阳(北京)这两个都是他的稳定的根据地,只有河东(山西太原),虽然是他兼任,但是河东副节度使(杨光翙)不是他的人,安禄山派人干掉杨光翙。

于是太原方面,马上八百里加急速传长安“安禄山造反”,一开始唐玄宗还不相信,又过了几天,各路节度使纷纷上报安禄山已经叛乱了,而且从北京也就是范阳一路南下占夺城池,这唐玄宗才相信了,可想而知唐玄宗是多么信任安禄山,瞬间整个唐朝上下一片凝聚着紧张的气氛,唐玄宗赶紧召集重臣商议,这可怎么办,得拿个办法啊,也没人敢站出来。

封常清

正当时安西节度使(今天新疆地区)的封常清也在朝中,封常清自告奋勇,说他可以到洛阳招兵,领兵堵截安禄山。想象一下,国家突造变故,自己的就近中央军都没有现成的,而是先去洛阳临时拼凑,据说,招来的士兵都不知道铠甲怎么穿,仓促就上了前线,去堵截安禄山的军队南下。安禄山的军队太强了,他的手下个个都是马背上长大的,和封常清的连铠甲都不会穿的士兵相比,封常清怎么拦截,安禄山所过之处基本没人抵抗,基本就是开城投降,北京,河北,山西太原一路顺顺当当的,一路就打到了潼关,封常清也抵挡不住,刚好与朝廷派来的高仙芝会合,高仙芝本来阻挡安禄山南下洛阳,也没挡住,都退收潼关,潼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禄山还真攻不下来。

但是偏偏节骨眼上出了差错,唐玄宗嫌封常清,高仙芝一路败退,到了潼关还不出战,命令他们出战,可是封常清回奏说:“陛下我已是带罪之人,一路败退,我知道自己该杀,可是安禄山的军队太厉害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退收潼关,凭借潼关关口,这里易守难攻,可保长安无事啊”,唐玄宗看了奏折气的吐血,立马赐二位将军死罪,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个人自杀了。

哥舒翰

唐玄宗再派哥舒翰去潼关,哥舒翰出关迎战安禄山,哥舒翰去了之后,就理解封常清为何不出关,而且安禄山已经领兵南下占领了洛阳。哥舒翰弄明白安禄山起兵的原因,就是清君侧,就是安禄山要杀杨国忠,此时唐朝的宰相已经是继李林甫之后的杨国忠了。

哥舒翰回奏说:“陛下,安禄山要的是杨国忠,为何不把杨国忠交出来,可暂时保长安无事,赢得时间,然后我们再试图反攻”,杨国忠知道这份奏折之后,就怂恿唐玄宗赶紧让哥舒翰出战,最后没办法,哥舒翰出关,中了安禄山的埋伏,被俘虏了,最后潼关失守,安禄山派兵西取长安。唐玄宗跑的够快,逃到四川成都,这时太子(李亨)逃往宁夏灵武登基称帝,也就是唐肃宗,封唐玄宗为太上皇,我觉得这个策略也挺妙,父子俩分开还是比较好,因为当时安禄山没有派兵追缴这父子俩,估计兵力不够,如果父子俩躲在一起,也许还真就追缴去了,给了唐朝喘息,休整的机会。

唐朝之所以还能够反攻,第一,安禄山这个时候顾着在洛阳享受皇帝舒服的日子去了,占领长安,没有积极的进行追缴唐朝,第二是最关键的,当时长安的后勤保障钱粮都是通过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把江淮以南的钱粮水路运往洛阳,再转运到长安,运河沿线的城池就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江苏睢阳。张巡,徐远死守睢阳,致使安禄山大军一直不能向南推进,整整守了两年,当时睢阳城中已经无粮,城中的百姓也当然无粮,百姓自愿献上自己的身体,供守城的士兵吃,反正不献,也都是饿死。最后城被攻破时,城里只剩下四百人,原来是两万多人。

之后七天,唐朝开始全面反攻,由于安禄山的继承问题,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此时安庆绪败退洛阳,江苏睢阳当然也就自动放弃了,郭子仪,颜真卿颜杲卿,在山西太原,河北一带抄他的后路一路南下,平叛了安史之乱,当然这里有一个不能忽视,就是回纥,借用回纥的兵之后,唐朝反攻才一路所向披靡。致使十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了。

总结一下,三个原因,一个就是安禄山占领了长安之后,一直没有积极向四川和宁夏进攻。第二,就是他们内部也不和,关于继承问题,安庆绪杀了他的父亲安禄山,毕竟安禄山是粗人一个,他和李自成,陈胜吴广也不相上下。第三,反攻的时候,回纥出兵援助了唐朝,要知道唐朝的军队已经疲弱不堪,回纥骑兵还是可以和安禄山的军队相媲美的,之后当然唐朝倾注国力给回纥美女送不是绸娟。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赵云

    对诸葛亮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怎么样?如果要弄清诸葛亮和赵云的具体关系,那就应该从他们和刘备的关系说起。首先我们说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在《隆中对》中明确的写出了诸葛亮追随刘备后两人的关系,其原文为:“先主曰:(刘备)於是

  • 历史上孙权的外交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喜欢三国历史的,大部分都喜欢刘备或者曹操,对于孙权则有些看不上。固然,孙权的军事水平可能确实有些问题,率十万大军结果被张辽八百人差点活捉,从此“孙十万”这个外号就刻在孙权身上了。孙权军事

  • 刘邦对戚夫人一直不离不弃的 戚夫人到底有什么迷人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戚夫人

    还不知道:刘邦和戚夫人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戚夫人究竟有什么地方,让刘邦着迷,刘邦对她一直不离不弃?刘邦一向是薄情寡性之人。从他当了皇帝以后,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容功臣的存在,一定要击杀他们。以及他对自己的儿子刘盈和老婆吕后毫无留恋之意,就可以看出,他实在是一个孤

  • 夏侯渊: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侯渊,东汉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

  • 曹操当初如果杀了司马懿 曹操最后能不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司马懿

    还不知道:曹操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最后能一统三国的,是诸葛亮还是曹丕孙权?司马懿鹰视狼顾,看着就不像一只好鸟,只可惜曹操当年只对他动了杀机而没有动刀子,这才导致了三马食槽两晋大乱。司马懿的脑袋能扭转一百八十度,这还真不是民间传说,

  • 崇祯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崇祯的子女又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崇祯

    对明朝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灭亡,崇祯3子2女何去何从?1644年,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明朝自此覆灭。随后,明朝在江南的残余势力,纷纷拥立明宗室子弟建立政权,如弘光、隆武、永历皆是如此,不过他们均非出自崇祯一脉,而是宗室其他支系的子弟。那么,

  • 历史上的道光皇帝是什么样的 道光为何不算昏君也绝非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道光

    还不知道:清朝道光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道光皇帝做人可圈可点,为什么后人都说他不算昏君也绝非明主呢?清朝在乾隆执政晚期就已经出现颓势,尤其是到了道光皇帝年间,清朝更是在下坡路上越滑越快,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战败,开始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泱泱中华成了列强

  • 朱棣的成就到底有多大 朱棣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对千古一帝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说朱棣是千古一帝?因他奠定了明清两朝500年的东亚国际秩序。无知不可怕,但到处显摆自己的无知才最可怕,这是对历史圈里的很多小伙伴最好的评价和总结。至今依然还有人说永乐帝的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政治作秀。这是

  • 朱元璋和李世民相比 两人谁才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李世民

    对朱元璋跟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跟李世民对比高下,谁才是明君?李世民即位后,为大唐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对直言进谏的大臣,豁然予以采纳,于国于民于文武百官都功在千秋,史称“贞观之治”。朱元璋即位后,大肆屠杀功臣,废丞相,权分六部,导致皇权史无前例

  • 朱棣为什么要打着“清君侧”造反 朱允炆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朱允炆

    对朱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有多狠,看看他几个叔叔的下场,难怪朱棣要“清君侧”。朱元璋死后,传位于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在临死前,朱元璋将身后事安排得妥妥当当,打击了一大部分实权将领,转而由自己的儿子统兵,镇守边疆。他对朱允炆说,要好好善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