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时期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 雍正皇帝为何要这么做

雍正时期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 雍正皇帝为何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3/12/4 23:08:41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重农轻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雍正虽然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但即位后的他面对的处境变的更加艰难。既要稳住朝局,又要想办法推行改革,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在推广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挠。雍正基本上继承了先帝鼓励开荒的策略,所以他对农耕工作十分看重,但却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使得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雍正皇帝对老农的态度大概就能了解他的政策根本,究竟是怎样的。

雍正登基后除了大力推行新政扭转数十年颓势外,又加大了道德风化的引领,包括宣传奖励拾金不昧和提倡妇女守节等风气的带动。按照雍正的想法是,扭转帝国风气是整治人心的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改造颓势,治天下以治人心为本,如果社会出现大幅度道德滑坡和人心沦丧,整个帝国治理的成效势必大打折扣。

除了多次亲自下发谕旨外,不断拓宽教化范围。雍正对于农耕工作始终给予了高度关注,仅凭他的《耕织图》便可看出他想要亲自带领示范农村工作的热烈场面。这幅画生动展示了雍正“参与”犁地、播种、锄禾、收获等多个角度,完整再现了他热爱农业工作和寄希望于农业兴国的治国理想。

在登基不久他就对老农工作提出具体政策布置:“恩诏农民有勤于耕种务本力作者,令地方官不时嘉奖,以示鼓励。是岁又奉谕旨劝课农事,于每乡中择一、二老农之勤劳作苦者,优其奖赏。”

这是对乡间老农进行表彰的初级模式,接下来的第二年,雍正正式将标准老农进行了一次制度摸底,仿效汉朝,“孝悌力田科”的古意,首次跨越数千年再度对农民地位给予空前奖励,认为他们“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赋,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庞淳朴之行,虽宠荣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当有加,其令州县有司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身无过举者,岁举一人,给以八品顶戴荣身,以示鼓励。”按照雍正设计就是通过民间选拔吃苦能干对地方有表率的老农给与八品荣誉性的顶戴,但是只限于州县一年保举一人,显然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此后各地开始出优秀老农标杆,甚至表彰人数常常突破规定人数。到了雍正七年时,河南、山西两省各州县经过请示特别增加保举两名老农的名额。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担任河南总督的是田文镜,几年来推行新政有功,且连年丰收,增加表彰名额,也含有肯定和推重田文镜的特殊政治含义。此时由于雍正特别信奉“祥瑞”,山西巡抚石麟奏报多地出现“庆云”,到了十二月又向雍正报告林晋县“卿云丽日”,当地布政使也补充奏报地方出现渠水。

雍正收到奏折非常高兴,随即下发谕旨保举老农,因此这一年获得八品顶戴的老农人数再度增多两倍。由于各省地方官调动频繁,甚至不能从高度上认识到保举老农的重要政治内涵,因此遭到雍正严厉申饬。浙江巡抚法海颇知此项政务的重要性,对各地州县官吏耽搁上报老农一事,以“事件延迟不结”罚俸三个月处理。甚至山区地带想找个种地的人都不容易,让贵州巡抚发出“黔属汉少苗多,老农诚难多得”的感叹。那么老农摇身一变戴上了八品官帽后,出现了怎样的现象呢?虽然这只是名誉性头衔,但是老农能够戴上朝廷顶戴,在历史上绝对是罕见现象,甚至也只有雍正敢这么设计。在官本位的年代,一个又贫又苦的老农行业,突然因为贡献突出成为大清基层农业风向标人物,不得不说是“祖坟冒青烟”的出人头地。

此后老农开始展现出一定的政治影响,与地方乡绅一道参与基层政治活动,向着更为广度渗透。当时直隶有一个叫霍才的老农因为表现出色被授予八品顶戴,除了“务本力田,惜粪如金,自少至老,勤于农务”的职业道德外,还被表彰为“天性孝友,善事双亲”的孝顺模范。除了一家兄弟四人同居一个大锅饭外,这位叫霍才的老农社会公德也非常突出,遇到谁家婚丧嫁娶出现苦难他都“施棺椁,助嫁娶”遇到种地没钱的百姓则给种给粮,成了典型的地方全方位道德模范的代表。

无独有偶,安徽老农周文俊除了农业生产出色外,“尝捐资伐石”带领当地百姓修路造桥,还免费给百姓提供喝茶纳凉休闲场所。与此同时,甚至出现了老农联名为地方官求情的事件。如广西知州刘德健的表现让巡抚一直很不满意,并将相应情况上报雍正。但是该州老农六十余人极力称颂刘德健,说他“身在行间六月有余,军兴用度一切不取于民。目击该州清苦,情愿公帮冻银八百两。”广西布政使特意将此情况向雍正汇报,雍正对刘德健的印象发生扭转,可见“老农”已经深度影响了地方官的命运,在基层社会中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朱批谕旨》

此后甚至出现了“老农”参政议政,多次出入地方衙门的事件,甚至头戴八品顶戴的“老农”逐渐出现大面积负面影响。雍正曾惊讶地收到奏报,一些地方“老农中竟有击鼓升堂,传见耕丁者,又有乘轿建旗,设军牢捕役,自称某先左堂。”显然这样的“老农”已经成了一个县的副手,有的甚至于盗贼来往,形成了一条地方黑恶势力链条。

如陕西绥德的“老农”“藐法营私”,有的仗势欺人,如同恶霸。雍正特意列举了一个几年前被地方官推举出来的“老农”标杆,“蓄养家奴,不能严禁约束督率力田,听其逸出为盗,以至各盗纷纷指扳,殊玷名器”。

甚至出现“老农”勾结地方势力,“诉讼蛊毒,酿成人命”的恶性案件。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老农”,在没有顶戴之前做人颇为本分守法,但是后来却开始膨胀,“侍顶戴为护身符,怠惰偷安,竟不勤督劝课,且恭遇神农耕籍大典足迹不到,何堪为农民表率?”《张廷玉吏科》本质来说,雍正所遴选的“老农”绝非纯粹的种地农民,更多的是地主一类人物,且资本雄厚,由于垂涎“老农”政治地位,逐渐出现了在保举时蒙混假冒的现象。有的落地举人由于没有考取功名,于是打起了“老农”顶戴的主意,以此曲线走上做官路子。几度出现了“本是举人家仆之子,并非终身力田之人”“本是县衙衙役,不是种地之人。”等等相关记载。

雍正对滥举“老农”问题开始整顿。

执政的第七个年头,他专门针对这一现象发出谕旨“朕闻直省之举老农也,州县凭绅士之保举,绅士纳奸民之货财,上下相蒙,苟且塞责。而强有力者幸邀顶戴之荣,遂成暴横之势。”最后雍正要求各省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将冒充和滥举的“老农”全部革退,并警告说:“从前有举报不公,或因贿嘱情面营求而得者,准老农本身及保送之官员自行出首,朕从宽免其治罪,但革去老农顶戴。

若此时不行自首,各州县官员又不行查出,日后发觉,定从重治罪,该督抚一并议处。”《清世宗实录》此后的雍正七年后,决定将“老农”一年一选变成三年一选,以此杜绝保举过滥,到了雍正去世后,这项“老农”曾经火热的制度也随之结束。或许雍正的本来好意被地方歪嘴和尚念错经,造成了他想澄清地方风气未能有良好收效而留下巨大遗憾。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弘晟:雍正最疼爱的儿子,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弘晟,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弘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弘晟生于康熙六十年十月,生母是雍正敦肃皇贵妃年氏。年氏原是汉军镶白旗的一名旗女,于康熙五十年左右被康熙指婚给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自从年氏入雍亲王府后,她便迅速获得了雍亲王的宠爱,连续不断地为胤禛生下儿女,在福慧降生之前,年氏已经生下了第四

  • 13岁宫女被雍正宠幸,她后来结局如何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四爷”雍正与若曦上演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结局不太美好,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翻阅清宫史料,发现皇帝与宫女之间确实有可能存在“恋情”,今天的主人公便是来自雍正后宫,她是一位宫女,名叫云惠。清朝雍正年

  • 曹洪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曹丕为什么还要杀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曹洪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杀曹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曹洪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和曹操的关系的也真的是非常的好的,而且曹洪几次在危难之际救了曹操两次,而且是直接救命的那种,但是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上位以后曹丕竟然要杀这位有恩于自己父亲的人,而且他们还是嫡系关系,这么亲的关系曹丕为什么要杀

  • 秦始皇为什么宁愿修长城也不娶攻打匈奴 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长城

    还不知道:秦始皇修长城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千古一帝秦始皇当初灭掉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在他建国之后,其实是面临着外患的,但是他宁愿修建长城,也不愿意前去攻打匈奴,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千古之谜到了今天终于有了答案,其实原因很简单。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解

  • 孝敬宪皇后:纯元皇后的历史原型,雍正唯一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敬宪皇后,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敬宪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孝敬宪皇后来自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乌拉那拉氏,而且是努尔哈赤时期海西女真乌拉部的国主后裔,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阿巴亥同属一家,论起辈分来,阿巴亥还是孝敬宪皇后的族姐。后边编制八旗,孝敬宪皇后这一支乌拉那拉氏被编入满洲正黄旗,属于

  • 钮祜禄氏:历史上真实的浣碧,也是允礼的嫡福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钮祜禄氏,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钮祜禄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浣碧是《甄嬛传》中的虚构人物,她是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因母亲是罪人之女,不得已而成了甄嬛的贴身丫鬟,后来嫁给了果郡王允礼为侧福晋,得到如意郎君,却得不到他的爱,最终在果郡王被赐死后选择撞棺而亡,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了。那么,历史

  • 乾隆外出打猎送顺妃两只野鸡,背后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顺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首先,从家世上来看,顺妃是无可挑剔的。顺妃来自于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而且是最显赫的弘毅公府一支。曾祖父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太师遏必隆,祖父是康熙朝领侍卫内大臣尹德,父亲爱必达则在地方担任总督。此外,顺妃的伯父策楞、讷亲也都是乾隆朝的名臣,姑

  • 揭秘李自成的42天皇帝生涯 李自成在北京城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明末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的皇帝生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明朝政府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节省开支,加重赋税和徭役。而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天启七年(1627年)李自成于陕北发动农民起义。1644年春,通向北京城的大门终于向李自成的军队敞

  • 成贵妃:16岁被皇帝纳入后宫,历经五朝封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贵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成贵妃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关于成贵妃的家世,由于史料缺失,暂不可知,只知道她姓钮祜禄氏,不过根据其初封为贵人的情况来看,成贵妃应该是出身八旗之家,至于是不是来自最显赫的弘毅公府,那就不得而知了。道光八年,道光帝下旨举行了继位以来的第三次选秀,这次选秀中,年仅16岁

  • 为什么说咸丰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咸丰,清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咸丰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咸丰皇帝登基后,为了朝政兢兢业业,为了实现大清中兴,他非常的节约,就连宫殿门坏了也不愿意去修,甚至衣服烂了也不让人重新做新的衣裳,不仅如此他还为了军费,到处发行大钱,从当五一直到当千,最后还将内务府的金钟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