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4/1/2 7:39:25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为什么要死磕合肥,对于东吴来说,合肥和荆州孰重孰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短时间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这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孙权而言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如刘备就趁机以荆州为跳板一路入川得益州、攻汉中,从一穷二白的流亡军阀转型为三分天下的割据军阀。然而实力远强于刘备的孙权却为何执着于带着几个文官去合肥送人头?江东的谋臣、大将们在赤壁之战后究竟在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打合肥

多数时候人们总认为合肥是东吴扩张的唯一路线,古今各大专家也有分析过合肥对于东吴的重要性,如《读史方舆纪要》中就有记载:“淮南亦未可轻也。人亦有言: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规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简单来说就是合肥是淮南最重要门户,打下合肥,淮南的大片土地就等同于唾手可得。

曹魏淮南四郡

对于曹魏而言,曹魏盘踞中原,若失去合肥则淮南危,失淮南则魏国就有灭国的危险。对于东吴,守江当守淮,有了淮南,东吴就有了淮河、长江两条天堑,安全系数大大上升,再者有了淮南东吴就有了北伐的据点,可以以淮南为跳板进攻中原腹地。

这么一看,东吴确实是对着合肥垂涎三尺。但实际上,孙权及周瑜、吕蒙陆逊这些东吴的最高掌权人们,比起合肥,他们更在乎的是荆州和益州,换句话说就是盟友刘备的地盘。

北上和西进孰轻孰重?

蜀汉的国策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天下及之后的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东吴也有着和其相对的国策,即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这虽不如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名,但并不妨碍其成为江东的国策,孙策、孙权、孙亮三代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其为目标。

首先是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即“灭蜀,并张,连马”,然后与北方呈现出“天下二分,隔江而治”的

在孙策时期,江东集团是以着逐鹿中原为目标,孙策有意向西方和北方两个方向,其希望将扬州、徐州以及整个荆州掌握在手中,建立一个跨越江南江北、进可通过出徐州逐鹿中原的、退可守淮河隔江而治的基本盘。

然而在孙策遇刺,江东及整个中原的格局大变,曹操打赢官渡,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再加上江东失去主帅和偷袭徐州的机会。于是江东放弃了过往的激进战术,改为一心向西扩张,攻取江夏、南郡,全据长江全线;最后入主益州。

这样一来,益州、荆州、扬州这南方三个大州都划入东吴的版图,最南方的交州在失去与北方的联系后自然会投降。如此看来,若能完成这个战略,大汉的半壁江山皆入了东吴的版图,划长江为界,分而治之。

佯攻合肥实为荆州

从此来看,似乎孙权的目的已然显露了。

先看孙权前三次攻打合肥的战况,209年孙权攻打合肥,这也是孙权第一次打合肥,《三国志》中记载:“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

简单来说就是,孙权亲征合肥,让张昭做先锋。张昭是谁,一个一辈子都没打过仗的五十多岁文臣老头,这不要说是三军主帅了,但凡是个人都觉得这种选择极度不靠谱。

而孙权是怎么战败的呢?不战而败。你没有看错就是不战而败,打都没打就战败了。

《三国志蒋济传》中有记载:“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就是说,蒋济用一封书信称曹操有四万大军前来支援,然后孙权想都没想就被吓得连夜撤退了。若是光看这儿,确实会觉得孙权很蠢,被一封信给吓跑了,但看同时进行的周瑜南郡战线,就会发现事情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从当时的地理环境来看,南郡位于长江的中上游地区,如果坐船可以毫无阻挡地直接到达江东地区,可以说如果南郡在曹,曹操在南郡的军队就如同随时可以插入江东的一把刀。可以说南阳在防御上的价值大于合肥,而合肥在进攻上的价值大于南郡。

江东的国策是什么?二分天下,隔江而治啊。当时守南阳的是谁,是被称为“天人将军”的曹营第一守城名将曹仁,纵观他的一生,那是真的守城没输过,攻城没赢过,以江东的实力,根本做不到两线出战。要知道,赤壁孙刘联军兵力只有三万,而周瑜所带走打南郡的兵力也在三万上下。于是,孙权带一群文弱书生和老弱病残详攻合肥,实际上是令周瑜用全力打南郡。

之后的几次攻合肥

再来看孙权之后的几次打合肥。

第二次亲征合肥,公元215年。孙权号称十万大军攻打合肥,魏将张辽威震逍遥津。最后,张辽名扬天下。同年,吕蒙西进荆州,大破关羽,智取三郡,迫使刘备为了救关羽以割让荆州三郡为条件与孙权达成和平、签订盟约。

四年之后,也就是219年,为响应孙刘尚签订着共同伐曹的盟约,孙权与诸葛亮同时进北伐,这次孙权的十万大军同样又吃了大亏,被李典几千人打的溃不成军,差点自己都被活捉。然而呢,在西部战场上,孙权突然撕破合约令吕蒙发动荆州之战,吕蒙也很争气地用白衣渡江之计夺荆州,斩关羽。

后两次打合肥分别是233年和234年,此时的孙权已经进入老年的昏庸阶段,连杀儿子和从现南京开船去朝鲜半岛打仗的蠢事都想得出来,就暂且不提了。

这里可以看到孙权的亲征合肥,和其发动荆州之战的时间相吻合,两线作战这是兵家大忌,即使孙权看不出来,鲁肃、吕蒙这些名将也绝不会同意。显然,孙权前三次的征合肥最主要的目的是掩人耳目(将曹操、刘备的视线转移至合肥,从而降低其对荆州地区的防守力量以方便周瑜和吕蒙的偷袭),再次则可以给孙权自己碰碰运气,看看运气能不能白捡个功名,只可惜孙权军事才能有限做不到这一点。

标签: 孙权合肥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秦惠文王

    还不知道: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

  • 司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后才动手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曹叡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叡死后才发动兵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之所以会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造反,主要是他没有一丝机会,所以他只能安静做个美男子,然而曹叡死后,局势瞬间发生变化。司马懿不是个简单人物,从相关史说中可以得知,司马懿是个有胆识、有

  •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和珅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知道和珅贪婪,乾隆为何还重用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过清朝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可是当之无愧的。据说,当年嘉庆帝从和珅家查抄的财产,可以抵得上清朝奖金二十年的国库收入。这是就会有人问,皇帝的手下鹰犬众多,

  • 陆逊作为东吴第一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会晚节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吴,陆逊

    对东吴第一名将陆逊为何晚节不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为了报关羽之死以及荆州被夺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老臣的反对,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准备攻打东吴。吴主孙权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使者去往成都求和,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派人赶走了吴国使者后,挥军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萧何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死跟萧何有何关系?为何世人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 历史上唐玄宗的音乐才华如何?有多痴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一称唐明皇,712—756年在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最热心于音乐、歌舞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多情多义,对于音乐痴醉而沉迷,以至沉溺其中,几乎不能自拔,欢乐系之,悲愤系之,感叹系之,生命系之。李隆基最喜欢演奏的乐器是笛子和羯鼓,尤其对羯鼓更觉适意。据说

  •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莲英,慈禧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莲英是宦官,为何会被慈禧宠信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言有一次,洋人问李莲英“你一个太监,为何慈禧离不开你”,李莲英还没回答,慈禧就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签”。李莲英慌忙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根牙签,接着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

  •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飞,关羽

    对关羽张飞都是小贩,如何能成为三国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真实历史上张飞就是一个杀猪的,而关羽是一个卖枣的,这二人为何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名声呢?他们的武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搜史君就来带大

  •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

  • 史官对李世民的死因都没有记载 李世民真实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对李世民的真实死因被揭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在伟人的诗词里,古来帝王都不值一提,就连成吉思汗也不过是一个只懂得弯弓射雕的莽夫。当然这其中有夸张的成分,实际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