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他考虑的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坚持分封藩王,他考虑的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4/1/28 22:07:11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换句话说,既然大家都认为分封藩是开历史倒车,是弊大于利,那朱元璋这位从千万人中博弈出来的胜利者,为还要这样做吗?这背后肯定还有着更复杂的思考。

事实上,就如朱元璋自己给出的理由: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道。”

当然,很多人对朱元璋的这个理由嗤之以鼻,觉得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其实呢,朱元璋分封,就是为了确保大明江山能够长久稳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朱元璋所分封的藩王,我之前西汉的藩王,还有西晋司马炎所分封的藩王,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西汉和西晋时期的藩王,他们的封地至少都是半个省的面积,比如西汉齐王的封地,几乎是整个山东省,囊括74个郡。

更重要的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是军、政、财和人事权一把抓,不仅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小朝廷,并且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赋税,甚至封地内官员的任免也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完全相当于一个独立小王国。换句话说,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王。

反观明朝的藩王,他们虽然被称之为王,但他们的封地,大都局限于一座城市,比如实力最强的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和宁王,他们的封地并不是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而是西安、太原、开封、北京和宁城这几座城市而已。所以从实力上来说,那是不可同日而语。

更关键是,明朝的藩王,在他们自己的封地,只有统兵的权力,至于行政区、财政权和人事权,都由中央派遣来的官员来负责。在这种背景下,明朝藩王不仅没有收取赋税的权力,也没有任免官员的权力,甚至他们军队的后勤,都统一由当地政府官员来负责。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质就是一个在外统兵的将领。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外姓统兵将领,他们的地位、级别和待遇要更高一些而已。至于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区别。换句话说,明朝的藩王,其实只是一个挂着藩王头衔的将军而已。

事实上,朱元璋分封诸王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作为在外统兵的将领。

因为,明帝国的北部边防,从建国开始就始终处在蒙古残余势力的威胁之下,他们时不时的会越过长城长城一线进行侵扰;与此同时,朱元璋为彻底消灭蒙古残余势力,也经常需要组织大军北伐。

问题是,明帝国的首都在遥远的南京,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重心都在千里之外的南方。这样不管是防御蒙古的侵扰,还是组织大军北伐,都会显得力不从心,至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快速和及时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朱元璋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两个有效方案:

一是直接把首都迁到北方,这样帝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重心自然也就转移到北方,这样不管是防御、还是有效打击蒙古势力时,明军都会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

第二个方案,就是单独把帝国的军事重心转移到北方,换句话说,在北方设置诸多军区,尤其是在围绕长城一线的城市驻扎重兵,这样自然也可以做到有效防御和打击蒙古势力。

现在,如果你是朱元璋,你选择怎么做呢?

如果选择迁都,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比如南京众多人口和财产的迁移,还有沿途的衣食住行、修路搭桥、新皇宫的建造等,这无一例外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明朝才刚建国不久,一切都百废待兴,又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更何况也没有这样的财力来折腾。

至于单独把帝国的军事重心转移到北方,在北方设置诸多军区,虽然操作起来比较容易。问题是,一旦设置军区,必然涉及到要派将领来统领,这山高皇帝远的,时间一长,这些将领们很容易变成骄兵悍将。到时他们一旦有所不轨,其带来的灾难,恐怕不会比藩王逊色。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才将自己的儿子都给封王,让自己的儿子坐镇到各个军事重镇,这样朱元璋既不用迁都,也不用担心骄兵悍将的现象发生。至于藩王之乱,由于朱元璋对他们都做了各种限制,只让他们只是单纯统领军队,所以他们缺乏造反的实力。

同时,虽然这些藩王权力上只是一个统兵将领,但地位上却都享受王的待遇,爵位还可以世袭,这就相当于他们既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不是被当废物养起来;同时他们在地位和待遇上,又是仅次于皇帝的藩王,所以他们也缺乏造反的动机。

事实上,当时朱元璋的大部分儿子,都被分封在围绕长城一线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和甘肃六省。

尤其是朱元璋四个最年长且能力最突出的儿子,都坐镇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比如老二秦王坐镇西安、老三晋王坐镇太原,老四燕王坐镇北京、老五周王坐镇开封。

只要我们了解这一点,就应该能够明白朱元璋分封诸王的良苦用心。

虽然,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没有缺陷,问题是,即便有一些缺陷,但这个权力格局,至少可以保证皇权在十年到二十年内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威胁。否则,不需要朱允炆动手,铁血的朱元璋自己就会动手削藩。

所以,朱允炆即便对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不满意,但也应该相信凭朱元璋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经验,他所留下的政治布局,肯定可以保证朱允炆的皇位在他继位前十几年不会动摇。

这样等朱允炆皇位坐稳,并积累其足够的政治经验后,再来对朱元璋的布局进行修改,结果肯定要远远好于他一上来,就全盘否朱元璋的布局。事实上,按照朱元璋的构想,就是等十几年后,大明帝国积累起来足够的财富后,就有能力实现迁都,这样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历史,可惜这些朱允炆不明白。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道光改革为何最后收效甚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道光

    清朝被称为“小康熙”时期的皇帝是谁?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历史上是位勤政节俭的悲剧皇帝。一方面,他崇尚节俭,励志改革,平定叛乱,想重振康乾盛世,一度被称为“小康熙”;另一方面,他在任时鸦片战争爆发,失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失去香港。兵败后又无锐

  •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虽是“三姓家奴”却功德无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耶律楚材

    元朝明相耶律楚材有何功绩?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古名相,秦之李斯,汉之张良、萧何、曹参,蜀汉之诸葛亮,前秦之王猛,唐朝之房、杜,宋之赵普、寇准,元朝则非耶律楚材莫属。耶律楚材乃辽人,先侍金,又奉元,典型的“三姓家奴”,然而他的思维超越了种族与国界,凭一张儒生之嘴与

  • 顺治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年幼登基,他的父亲顺治为他留下了四个辅政的大臣,按照顺序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那么这四大辅臣在康熙掌权之后都有什么下场呢?按照原本的安排,这四大辅臣本来应该同心协力辅佐康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四个人的势力范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什么的?地位有多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古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朝的各类宫廷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词语——包衣,包衣在满语种被称为“包衣阿哈”,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家奴的意思,所以一般包衣都会和奴才连用称为包衣奴才。既然被称为奴才,包衣的职责无非就是伺候主人打点府里上下的事情,但是主人分等

  • 他原本是天地会成员 竟然堂而皇之成为清朝正二品总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永福,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永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时期的天地会,因为提出“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自问世以来就成为清朝的死敌,遭到官府的严厉打击。可是,在清朝晚期,有一名天地会成员,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清朝的官员,官至正二品的总兵。这个人叫刘永福。刘永福,字渊亭

  •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骞,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是写进教科书的大事件,要知道我国历史悠久,发生的重大事件不计其数,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能力压群雄写进教科书?而且汉武帝为什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那么高?今天我们

  • 为什么清朝养不起正规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8世纪末,晚清国力不算弱,为什么养不起一支正规军?其实这跟慈禧本人有很大关系。慈禧是晚清王朝一个真正掌政权的女人,她的霸气庄严实在是令人震慑。并且她在位时确实是比他的丈夫咸丰皇帝有作为的多,但她贪恋奢侈享受实在是让人恼怒!

  • 明朝最后一天的朝堂是怎么样的 朝中无大臣只有崇祯在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明朝

    还不知道:明朝最后一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建立的大名基业,到了天启帝朱由校这一代,阉党和东林党势如水火,争斗不休,朱由校整日做他的木匠皇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家逐渐做大,大量清流被打压。天启帝死后,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崇祯在几次试探之后,

  • 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 崇祯为何无法挽救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崇祯

    很多人都不了解崇祯挽救不了明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朱由检虽贵为天子,但他是上天的弃子,上天给了他十七年,但给他的是一个根基尽毁、即将倾覆的大明朝!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1628年,木

  • 韩信为刘家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最后为何会落到被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被杀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因为得到了韩信的帮助,所以打下了整个江山,而韩信几乎为刘家拼尽了全力来帮助刘家,可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为何韩信这么拼命,却依然逃不过被杀的结局呢?首先韩信的拼命,其实不光为了刘家,更是为了自己。就好像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