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敢作为朝中大臣 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他

李敢作为朝中大臣 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3:31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汉武帝打猎。刚到甘泉宫,他突然拉弓搭箭,一箭射死部将李敢。事后,汉武帝却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霍去病、汉武帝剧照

霍去病与李敢都是汉武帝的爱将,但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关系更近,因为他的姨妈卫子夫正是当朝皇后。李敢是汉朝名将李广之子,一直在霍去病麾下效力。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呢?故事还得从漠北之战说起。

漠北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19年,此战是汉匈之战的转折点。汉武帝即位后,于公元前133年正式于匈奴开战,到漠北之战前,已经将匈奴的势力范围压缩到了漠北草原,所以他打算最后一战定乾坤。

由于对这次战争的重视,汉武帝可以说是举了全国之力,光备用战马就征集了14万匹,粮草辎重更是难以计数。

在选将方面,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与卫青为主将。当时霍去病虽然才20岁,但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打通河西走廊就是他的功劳,而且在战术打法上颇受汉武帝赞许。所以,汉武帝把与匈奴单于对阵的任务交给了霍去病,把侧面迂回包抄的任务交给了卫青(后情报有误,发生了转变)。

眼看沙场点兵,声势浩大,老将李广按捺不住了内心的悸动,可是此次出征,汉武帝并没有打他的数。因为当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戎马一生,汉武帝有点于心不忍。

李广剧照

但是,李广认为自己老当益壮,此次又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况且自己打了一辈子仗连个列侯的爵位都没有捞着,实在心有不甘,所以他主动向汉武帝请缨,并且要求充当前锋主力。

其实从汉武帝的内心来说,并不看好李广,年纪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真正的原因是李广没有像样的战绩,应付不了规模稍大的战争。所以,汉武帝虽然答应了李广,但是转而又叮嘱卫青说,不能让李广打前锋,他这个人数奇。数奇,就是说运气不好。

当时正赶上卫青也有一点儿小私心,前不久他的好友公孙敖因罪被贬罚,所以正好借此机会让好友建功。因此开战前,本来是前锋的李广被公孙敖顶替,李广则被安排了东路迂回包抄的任务。也就是说,不需要李广与匈奴主力对阵,而是让他绕到侧面对溃败的匈奴进行包抄阻截。

事到临头,李广才知道自己被“算计”了,所以心里非常不痛快,领命之后,带着部队开拔。结果,没走出多远遇到一股风沙,随后就迷了路,行军好几天,连一个匈奴兵都没碰到,最后率众回到汉朝边界时,这才与卫青相遇。

原来卫青确实击溃了单于主力,但是却没等到李广的配合,所以让单于逃脱了。这样一来,卫青便有了向李广问责的理由,所以便派人去叫他前来说明情况。

而李广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这下还要被主将盘问,回去还得受武帝责罚,所以感觉太受辱,甚至还会连累部下,于是干脆就横剑自刎了。

此战,霍去病取得的战绩要大于卫青,所以他的部下李敢也封了关内侯,卫青部则无一人获奖赏。李敢虽然被封侯,但是心里并不痛快,毕竟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否则也不会自杀,认为始作俑者就是卫青,所以直接找上家门与卫青理论。

卫青没有将全部的缘由讲给李敢,承认自己对李广之死有一定的责任,所以年轻气盛的李敢一冲动就打伤了卫青。事后,霍去病得知舅舅受了欺负,而且下手的还是自己的部将,便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趁陪汉武帝打猎之际,一箭射死李敢。

霍去病剧照

霍去病虽然犯下大错,但是汉武帝也不好处置,抛开亲属关系不说,日后征战还需要霍去病出力。所以,一向杀伐果断的汉武帝在这件事情上和起了稀泥,对大臣们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史记》记载:(李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李敢去世时,年纪也不大,推测不到三十岁。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比父亲李广强许多,可惜父子二人间隔一年先后去世。如果不出意外,他会与霍去病一起成为汉武帝的左膀右臂。

标签: 霍去病汉朝李敢

更多文章

  • 李渊选择主动退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唐朝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

  • 曹操当初带着九员大将打天下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大将

    曹操带着他的九员大将打天下,那么他的九员大将分别是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许多名门望族,他们以地域、血缘为根基,征战天下,建功立业。其中最厉害的是沛国谯县,这个县出了1个明公,带着9员大将,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一个国家。这个明公

  • 刘璋选择投降,献出益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璋,汉朝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益州是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经提到了益州的重要性,他评价“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也不是一时建成的,它的发展离不开刘璋的父亲刘焉,刘备最后又是如何夺得益州的?历史上刘焉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他曾建议汉灵帝在天下设立州牧,让宗室执

  • 孙权称帝之后 孙权为何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孙坚

    还不知道:孙权和孙坚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与众不同的传位历代君主传位,基本都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

  • 高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光,西晋

    高光(?—308年12月3日),字宣茂。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

  • 臧洪: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臧洪,东汉

    臧洪(160―196年),字子源(一作子原),东汉末群雄之一,太原太守臧旻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初授议郎,迁广陵功曹。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同讨伐董卓,深得盟主袁绍看中,荐为青州刺史,转东郡太守。施政有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因袁

  • 邴原:汉末名士、大臣,在随曹操征讨孙权途中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邴原,东汉

    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贾诩:曹魏开国功臣,运用谋略计策为曹操平定关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贾诩,曹魏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汉末至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曹魏开国功臣,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投效李傕、张绣,最终归降曹操。贾诩运用谋略计策,先后帮助曹操战败袁绍,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

  • 有哪些与刘表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表,东汉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18

  • 王裒:西晋时期学者,“闻雷泣墓”的故事为后人熟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裒,西晋

    王裒(wángpóu)(?—311年)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裒是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居教授,善书。因王裒至孝,其去世后,为纪念王裒及其母,后人将其墓地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