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九子夺嫡”大阿哥胤褆为何始终没有机会?康熙为何明立皇储?

“九子夺嫡”大阿哥胤褆为何始终没有机会?康熙为何明立皇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11 11:25:14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九子夺嫡”大阿哥胤褆为何始终没有机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之皇权传承,一般依据三种选择皇储的方式:立长、立嫡、立贤。因为“贤”的评判标准比较笼统,主观因素较大,也难以令人信服,所以皇储人选的选择一般以立长、立嫡为主。清王朝虽然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在康熙皇帝继位以后,受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之汉文化长时间的强大同化和融合,康熙皇帝为了威服朝臣、保证太子威信,也只能按照立长、立嫡两种原则来选择皇储人选。

自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始,清朝一直未明确设立太子,因此带来的皇权之争始终伴随着皇权更迭,但康熙皇帝之所以做出明立皇储的决定,却并非出自对皇子夺嫡的担忧。

那么,康熙皇帝明立皇储的目的何在

康熙十四年,22岁的康熙皇帝将刚满周岁的嫡出皇子——爱新觉罗·胤礽明立为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原配嫡后——孝诚仁皇后所出第二子,因长子早夭,其乃系康熙皇帝事实上的嫡长子。当时康熙皇帝已经生育皇子9位,但却已有5子早夭,而且几乎全都夭折在两岁之时。对于胤礽能不能活过两岁,康熙皇帝心中并没有把握,他之所以如此着急的明立其为太子乃系出自两方面的考虑:

1、康熙十四年,正值“三藩之乱”的关键时期,清军节节败退,吴三桂的大军直逼长江,已经明显打出了南北分治乃至直逼京城、颠覆皇权的战场优势。当初不顾朝臣反对,力主撤藩才主观导致“三藩之乱”爆发的康熙皇帝自然就会受到皇室宗亲、满洲勋贵乃至朝堂诸臣的质疑。而这些质疑声音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当朝大学士,当初力荐斩杀主战大臣的赫舍里·索额图

索额图,乃系孝诚仁皇后亲叔叔,康熙帝嫡子胤礽的叔外公。为了压制朝野质疑声音,维护皇权权威,康熙皇帝只能用册立索额图外孙为皇太子的办法,对其进行安抚和拉拢,以达到稳固皇权的最终目的。

《康熙王朝》索额图剧照

2、康熙皇帝即位之初,鳌拜权倾朝野,权势凌驾于康熙皇帝之上,“文武各官,尽出伊门”。为了扳倒鳌拜,真正意义上掌握朝政大权,实现中央集权,孝庄太后决定让康熙皇帝迎娶当时唯一能够鳌拜制衡的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即为后来的孝诚仁皇后。在赫舍里家族的鼎力相助下,康熙皇帝得以智除鳌拜,掌握朝政大权。

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之间虽为政治联姻,但两个12岁的孩子,在如此艰难的时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两人之间的感情深厚程度可想而知。孝诚仁皇后生育胤礽时,难产而死,让康熙皇帝悲痛异常,为弥补发妻早逝的感情空虚,康熙皇帝明立胤礽为皇储,也算是痴情男子的必然选择。

那么,同样拥有强大的外戚势力,拥有长子优势的皇长子胤褆到底差在哪里?

和嫡子胤礽相比,康熙帝皇长子胤褆几乎拥有等同的皇储必备条件。在接连四子早夭后,胤褆得以顺利突破两岁的生死关卡,让康熙皇帝开始对其刮目相看,更增加了对其母惠妃纳喇氏的恩宠。

当时的胤褆已然成为了康熙皇帝事实上的皇长子,而且除了长子身份外,他还有一个实力强大,正受康熙皇帝倚重和恩宠的后台——纳兰明珠。从辈分上讲,纳兰明珠乃系康熙皇帝的堂姑父;从外戚关系上讲,纳兰明珠又是皇长子胤褆的叔外公,乃系和索额图一样的皇亲国戚。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纳兰明珠正担任兵部尚书,而且是力主康熙皇帝撤藩的主战派代表人物。就当时清廷正值节节败退的关键时刻,康熙皇帝对于纳兰明珠的倚重甚至超过了大学士索额图。

但前线战事的不利,短时间内无法挽回,而朝野上下的质疑声音已经到了让康熙皇帝不得不有所举动的时候。再加上孝诚仁皇后在康熙皇帝内中绝对无法撼动的特殊地位,胤礽高贵、显赫的嫡出身份,让康熙皇帝只能选择胤礽而舍弃了胤褆。

也就是说,相对于嫡子胤礽,皇长子胤褆的先天性条件并不差,甚至有超越胤礽的部分存在。但因为命运使然,时机不对,让康熙皇帝不得不选择了胤礽为皇储,以安朝臣质疑声音。

雍正王朝》皇长子胤褆剧照

既然条件优越,一废太子时,皇长子胤褆又为何败下阵来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将身居太子之位长达33年的胤礽废黜,并将其禁锢看守。而负责看守胤礽的,正是当初错失太子之位的皇长子胤褆。

此时的胤褆,虽然和胤礽一样,都失去了深为倚重的外戚势力,但其因为长子身份,为康熙皇帝出力做多、建功最多。按照当时服务于清廷的传教士白晋所言,当时的胤褆乃系“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的美男子,深受康熙皇帝喜爱。也就是说,胤礽被废黜太子之位后,距离皇储位置最近的就属皇长子胤褆。

可在胤礽被废乃至禁锢以后,皇长子胤褆却将自己的性格秉性全部暴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康熙皇帝明确表示“胤褆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以后,胤褆的依然继续自己的愚蠢举动。《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了皇长子胤褆在此以后的具体表现:

允禔奏曰:“允礽所行卑污,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禩必大贵。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上怒,诏斥允禔凶顽愚昧,并戒诸皇子勿纵属下人生事。

根据《清实录·圣祖实录》的记载,废黜胤礽之时,康熙皇帝“且谕且泣”乃至“复痛哭仆地”,一副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模样。胤礽毕竟是当了33年的太子,毕竟和康熙皇帝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父子感情,胤礽一朝被废,康熙皇帝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可就在康熙皇帝如此悲伤的时候,皇长子胤褆竟然提出“请诛胤礽”之冷血无情、暴戾无义之奏请,胤褆会在康熙皇帝心中落得什么印象,可想而知。

而就在康熙皇帝对皇长子胤褆失望透顶的时候,皇三子胤祉又向康熙皇帝举报了胤褆“用喇嘛巴汉格隆魇术魇镇胤礽”之罪行,让康熙皇帝对其彻底失望,“命监守,寻夺爵,幽於第”,彻底失去了成为皇储的可能。

后记:康熙帝皇长子胤褆,拥有长子身份,且为父做事最多、建功最甚,较之嫡出皇子胤礽而言,几乎拥有同一水平的竞争优势。但康熙十四年的命运使然、时机不利,让胤褆错失皇储位置后,心有不满乃至生出诸多荒唐、愚昧之魇害甚至谋害太子胤礽的举动。这些被康熙皇帝深为不容的举动,在一废太子的时候,得以集中爆发,让其彻底失去继位可能。

皇长子胤褆之所以成不了太子,命运不济占据部分原因,但自己作死才是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

标签: 清朝胤褆

更多文章

  • 怎么概括吴起的一生?为什么说吴起能诠释战国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吴起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吴起能诠释战国时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战国时期,天下群雄纷争,学术上百家争鸣、政治上变法迭起。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如果非要选出一位代表人物,那便是吴起。对于吴起的人生,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大荣大辱、大有大无、大起大落”。要知道,虽然战国时期被誉

  • 为什么说赵高是秦朝的“掘墓人”?赵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赵高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

  • “岳家军”军纪严明,岳飞是如何治理军队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岳飞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是如何治理军队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宋将领岳飞所部号称“岳家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打击敌人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续资治通鉴》记载:“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 刘备麾下最牛的大将是谁?不是关羽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超,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它描述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动荡的时期之一,在汉朝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奸臣当道,所以各地的诸侯纷纷抓住机会独立,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登基称帝的梦想。刘备是《三国演义》的书胆,他的一生颇具传奇性。不过说到

  • 智斗周瑜力阻关羽,曹仁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仁,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仁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麾下有许多智勇双全的将领,比如威震逍遥津的张文远为首的五子良将,虎豹骑的统领曹纯等曹氏一族,都是一时的豪杰。其中作为曹氏一族将领中的佼佼者,曹仁则显得出类拔萃,因为他不仅阵上杀敌勇猛,而且更能独挡一方。曹操一族当时在东汉末年也算算一方豪强

  • 刘备不称益州王而自封汉中王,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你真的了解刘备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绝地逢生者,莫过于刘备也。刘备在东汉末年作为一个弱势集团金牌打手,他没有根基,好不容易占了徐州,最终还是被曹操撵着跑。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刘备最困难的时候,家底在长坂坡被打的全丢光,仅剩的势力也就关羽带走的那万把军队。但靠着猪脚光环,他联合孙权,

  • 姚广孝既然已经帮助朱棣登基 事成之后为什么拒绝朱棣的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姚广孝,朱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姚广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就是鸡鸣寺里的和尚姚广孝。历史上的确存在姚广孝这个人,而且还被很多人看作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朱棣未必会造反,即便是造反也未必会成功,然而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

  • 朱元璋真的杀富人助穷人吗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所虐杀的都是一些贪官污吏,杀的是一些不配做人的富人,但是他对穷苦的人民却很好,背后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本身也是穷人出身,他知道穷人在当时生活有多难,也知道富人有多可恶,所

  • 揭秘朱高煦造反失败的原因 朱高煦造反的经过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高煦

    还不知道:朱高煦造反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又是什

  • 揭秘曹操麾下的八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

    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曹操能够成为一代枭雄,凭借的不光是他过人的能力,还有他手下的一众猛将。曹操手下共有八大猛将,排在第八的便是夏侯敦,夏侯敦可以说是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与曹操也有亲戚关系。庞德在曹操手下排名第七,被关羽抓到后,他坚持不肯背叛曹操,这一点很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