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晃在汉中之战见到王平后便狼狈逃走,是因为什么?

徐晃在汉中之战见到王平后便狼狈逃走,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19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2:41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曹操派兵从斜谷小路先取汉水,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理的王平,自告奋勇协助徐晃进兵,曹操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然而,到了汉水之后,徐晃和王平在作战计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徐晃想命令军队渡过汉水列阵,背水一战,王平劝谏说,如果到时要遇到紧急情况退军怎么办?徐晃拿出韩信的例子,王平反驳说,韩信能料定敌人无谋才用此计,现在,你能料定赵云黄忠无谋吗?

徐晃不听王平劝阻,强行进兵,结果,遭到惨败,死里逃生,徐晃又责怪王平见死不救,王平说,我要救你,我的营寨也完蛋了,当初劝你,你就是不听。徐晃因此大怒,要杀王平,王平一不做二不休,当夜在营寨中放火,徐晃弃营逃走。王平渡过汉水,投降了赵云。

值得注意的是,王平放火之后,徐晃为何不救火,而是直接逃走呢?

这里只讨论演义。

先看王平劝阻徐晃的经过,见《三国演义》七十一回:徐晃、王平引军至汉水,晃令前军渡水列阵。平曰:“军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曰:“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平曰:“不然。昔者韩信料敌人无谋而用此计;今将军能料赵云、黄忠之意否?”晃曰:“汝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遂令搭起浮桥,随即过河来战蜀兵。

徐晃的出发点是好的,利用兵书上的经典战例,但是,他太小看了自己的对手赵云和黄忠,赵云和黄忠能是无谋之辈?而王平就比徐晃清醒的多,王平用兵懂得随机应变,不会生搬硬套,他看得很清楚,渡过汉水列阵之后,弊端在哪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但王平苦谏,徐晃就是不听。

后来,果然被王平言中,徐晃渡过汉水扎营之后,黄忠和赵云分别采取了行动。黄忠对赵云说,徐晃进兵,士气正盛,我们先不要硬碰硬,等到天黑,他们疲倦了,我们分兵进攻,可以稳操胜券。赵云同意了。

徐晃信心满满,先率兵挑战,从辰时一直到申时,赵云和黄忠都按兵不动。古时,辰时是早上七点到九点,申时是下午十五点到十七点。也就是说,一连八个小时,徐晃挑战,赵云和黄忠都按兵不动,在休息。

最后,徐晃下令弓弩兵向前,往赵云和黄忠营寨中射箭,黄忠一下看出徐晃的底细,对赵云说,徐晃这么做,就是想退军,我们现在可以趁机追击。正在这时,侦察兵来报告,徐晃后军果然撤退了。

黄忠和赵云左右出击,两下夹攻,将徐晃杀败,曹军落入汉水,死伤无数。徐晃死战逃脱,捡了一条命。

见《三国演义》七十二回:黄忠领兵左出,赵云领兵右出。两下夹攻,徐晃大败,军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晃死战得脱,回营责王平曰:“汝见吾军势将危,如何不救?”平曰:“我若来救,此寨亦不能保。我曾谏公休去,公不肯所,以致此败。”晃大怒,欲杀王平。平当夜引本部军就营中放起火来,曹兵大乱,徐晃弃营而走。

回去之后,徐晃责怪王平说,你看着我军危险,为何不来救援?王平说,我要来救你,我的营寨也保不住了,而且,我之前也曾劝你别去,可你就是不听,所以才导致此败。那意思是,你活该。

徐晃一听,本来就恼火,现在更火了,理亏词穷,无言以对,大怒,要杀王平。王平也很窝火,觉得很委屈,脑子一热,干脆反了,趁夜放火。徐晃看见火起,军中大乱,于是,弃营逃走。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徐晃为何不救火?为何选择弃营逃走呢?

因为,

这时的徐晃,非比以前,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渡过汉水,背水一战,死伤无数,军心已乱,勉强回营整顿、休息,突然,半夜又燃起大火,军队就更乱了,一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四处逃散,根本没有战斗力了。就算徐晃不走,也无法收拾残局,更别说救火了,那些士卒命都快没了,谁还顾得上救火啊?

再说了,军营突然着火,意味着有紧急事件发生,不是内部叛乱,就是敌军偷袭,此时,军无战心,如果不退走,徐晃担心会全军覆没。因此,徐晃逃走,保留一点火种,避免全军覆没,总不能成光杆司令去见曹操吧。

标签: 徐晃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时说的那句君可自取,到底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备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因为这句话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有人认为刘备这样做实在是亘古未有的事情,是君臣之间的典范;也有人认为,刘备这是在猜疑、试探诸葛亮。其实

  • 刘备出手的机会并不多 刘备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武功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他的武功咋样?演义中的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或者说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他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么,他的武功究竟咋样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说起《三国演义》的刘备,

  •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到底怎么死的,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如何智擒韩信,商议以定,萧何到韩信府上诓骗韩信,“皇帝凯旋,群臣都已到皇宫中表示祝贺,你淮阴侯虽然病了,但也应当前去祝贺一下。”韩信狐

  •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乞丐皇帝”,正因此,对于上马打下来的大明王朝,他格外珍惜。为了坐稳江山,也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明朝初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

  • 女友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 最后为什么还会嫁给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女友,屠夫

    还不知道:韩信女友和屠夫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女友看着他受屠夫的“胯下之辱”,为什么最终会嫁给了屠夫?韩信带女友逛街,被屠户欺负,后来韩信出远门,女友就嫁给了屠夫。多年以后,韩信衣锦还乡,这时候韩信该如何做?韩信与季桃季桃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屠

  • 华轶:西晋末年大臣,有匡扶天下的志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轶,西晋

    华轶(?-311年),字彦夏,西晋末年大臣,曹魏太尉华歆曾孙,太中大夫华表之孙,河南尹华澹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东海王司马越治理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官至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有匡扶天下

  • 历史上狄仁杰是真的想造反吗?武则天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唐朝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狄仁杰本来是武则天的宰相。但是来俊臣污蔑他造反,把他抓了起来。狄仁杰为了能够出狱,全盘认可了自己造反的“事实”,暗中却在衣服上写信。通过儿子把写了信的衣服送出去,交给武则天。等到武则天亲

  • 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起十一年 两人为何没有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贵妃,唐玄宗

    对杨贵妃和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贵妃嫁给唐玄宗11年,为什么没能生育子嗣?公元745年,在大唐帝国的国都长安城中发生了两件大事,在那一年的七月,唐玄宗将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为妃。在这件事结束仅仅两个月后,曾是李瑁妃子的杨玉环便嫁给了唐玄宗,成为了大

  • 蓝玉只是一个臣子 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蓝玉,蒙古王妃

    对蓝玉和蒙古王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如果一个臣子功高盖主,还不懂得收敛,那么他就离死不远了。淮阴侯韩信正是落得如此下场。自效忠刘邦以来,

  • 华廙:曹魏太尉华歆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廙,西晋

    华廙(yì),字长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廙出身平原华氏,气量宏大,思维敏捷,有才有义。泰始初年(265),授予冗从仆射,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康初年,袭封观阳县伯,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