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杀功臣是因为性格原因?真的因为性格所以才嗜杀成性?

朱元璋杀功臣是因为性格原因?真的因为性格所以才嗜杀成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24 4:27:30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杀功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

说起朱元璋,他不仅仅是明太祖,明朝的开国皇帝,同时在很多人心中都认为他是一个杀人狂。若是要以杀人的数量来衡量一位皇帝的话,朱元璋绝对是不在任何一位暴君之下的。他的滥杀固然有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

一、朱元璋性格的形成

朱元璋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格,“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精神本体组成的,“本我”是指人的各种本能冲动,包括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人之所以区别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我”受到“自我”的控制,但在朱元璋身上,自我对本我的控制并不有效。“本我”像匹马,“自我”像是驾驭马的骑手。他就是那匹被马支配的骑手。

人的性格与其早期生活经验有关。如果人在特定的阶段,他的需要未能获得适当的满足,或者受过较大的挫折,都会导致性格异常发展。

朱元璋幼时经历悲惨,对他性格的正常培养会造成一些阻碍。由于年少时的一些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朱元璋从小就体现出外向型攻击性格。

吃牛的故事就很能反映老朱的这一性格。朱元璋在和伙伴放牛时肚子饿了,其他人都只能忍受,他却打起牛的主意,带着大家将牛杀死吃掉了。

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十分大胆的行动,其目的固然有解馋的因素,但深层动机是对地主的报复。

在皇觉寺当和尚扫佛殿时被神座绊了一跤,便把神像打了一顿。

在寺院里,朱元璋常受其他和尚的欺负,他当时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把神像当作那些和尚的替代品进行攻击。

这说明他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强烈的攻击欲望。一旦他的地位变化,获得了权力,攻击的对象往往会扩大化。

朱元璋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打江山的过程中,他的理智战胜了“本我”,就像骑手降伏了烈马一样,他的攻击冲动是被有意控制的。

这对他来说是很压抑的经历,他当上皇帝后曾对李善长说:“朕起兵后,年二十七八,血气方刚,军士日众,若不自省察,任情行事,谁能禁我?因思心为身之主帅,若一事不合礼,则百事俱废,所以常自检点。”

朱元璋抵制自我、导引本我,也受到了儒家理论的影响。在得天下与压抑自我之间,朱元璋还是能分清轻重的。

在得天下的欲望的驱动下,朱元璋的超我迅速发展,他刻意用圣贤训诫约束自己和部下,严禁部下乱杀百姓,掠夺民间财物,可以说他这样做是带着极强的目的性。

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朱元璋也不例外,在建立大明后,他曾经下令禁酒,名将胡大海之子胡三舍犯禁,朱元璋便亲手杀死胡三舍。

朱文正在江西荒淫不法,朱元璋将朱文下手下50余人挑断脚筋杀死。朱元璋这些做法,有满足自己施虐心理的因素在里面。

朱元璋喜欢折磨人,有一次歌妓跳舞不合他意,他居然命人将这些女人们的鼻尖都削去。没有强烈的施虐心理的人,是做不出这样的事的。

为了实现当皇帝的野心,极力压抑和控制本我的冲动。

建立大明后,他开始放纵自己的情感,本能也随之释放,冲动越来越多,常莫名其妙地杀人。

朱元璋观察太学时,见许多地方建造得侈费,立命将负责督造的工部官员活埋于太学观礼台下。

詹希原是太学集贤门匾额的书写者,就因为他写的“门”字写小了,朱元璋居然联想到詹希原是有意闭塞贤路,说:

“吾方欲集贤,希原欲闭门塞吾贤路邪?”不由分说将詹希原杀死。

朱元璋嘴上说“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但他的臣子们有不少因为直谏而被杀。

大臣周衡有一次谏阻了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没有发作,但不久就借周衡回乡探亲迟归一日的小错,将周衡杀掉。

朱元璋对对酷刑也很感兴趣,他曾对劝谏自己的张来硕用刀捣碎牙齿。又曾将大臣李饮冰的乳房割去,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二、朱元璋性格的攻击性

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对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再也不加克制,稍有不如意或者疑心。

便是杀人泄愤。这里面固然有马皇后逝世和太子朱标早亡给他带来的悲痛,加剧了他的暴躁和乖戾,致使他“愈肆诛虐”。

另一方面朱元璋因为长期亲自处理政事,以致神经衰弱,“中夜寝不安枕”,特别容易烦燥不安,神经过敏。

加上他对功臣们的不信任和猜忌,使得当时官员们上朝时,都要和妻子诀别,不知道能否活着回家。

朱元璋不但乐于杀人,还想把儿子朱标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他曾“令人载尸骨满舆当其前激发之”,正常的朱标几乎吓得晕死过去。

朱元璋创立了许多酷刑,杀人的手法不断创新,甚至有将人皮完整剥下保存的爱好,这结变态的爱好让他获得了极大心理满足。

朱元璋一生杀戮无数,受害者中很多是无辜的,只不过这些不幸的人符合朱元璋的迫害心理。

胡惟庸和蓝玉之狱,诛杀达数万人。固然有功臣们恃功自傲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老朱的猜忌心理。

朱元璋嘴上称赞李世民“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

可是面对大家一起浴血奋战共同打下来的天下,他觉得这些功臣离皇权太近。

作为权力欲最强、猜忌心最大的皇帝,他不仅取消了宰相,还上演了最大规模的“狐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

从最底层爬上来的朱元璋既自负又自卑。心理学证明越是自卑感强的人,越要极力维护自尊。

朱元璋读书不多,虽然经过努力能做到“操笔成文章”,但他疑心特重,总是怕别人讥讽他写得不好,一旦生疑,则暴虐的本性大发作。

南京人好做灯谜,一次朱元璋于上元夜微服观灯,见一灯上画一妇怀中抱一西瓜,便怀疑是暗讥马皇后,“令军士大戮京民,空其室”。

这种屠杀正是他自卑心理的一种反映,他君临天下,最怕别人嘲笑出身低,所以他要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杀死所有敢看不起他的人,会令他的心理得到满足和释放。

朱元璋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很难在封建社会完全实现。

这种心理挫折也导致他心理的扭曲。朱元璋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代开国君主,这种巨大的成功使他的自大心理严重膨胀。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天才,认为他是天选之子。

他曾说:“朕本田家子,未尝从师指授,然读书成文,释然开悟,岂非天生圣天子耶?”

可是尽管朱元璋任劳任怨、殚精竭虑的处理国事,他想要的理想社会却总是无法到来,这让他有了深深的挫折感。

他脆弱的内心无法承受这种挫折感,所以他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手下的官员,而且通过杀人来固定这种责任,只有这样他的心里才会如释重负,放下挫折感带来的不自信和失败的痛苦。

具有极端性格的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很低,所以朱元璋用攻击他人做为情绪性反应,用直接攻击将愤怒情绪发泄到人身上。这也是他认为“不纵无穷之诛,震慑人心,清除民害,治从何来?”的根本原因。

三、朱元璋性格的影响

朱元璋的滥杀给明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客观的说,他打击官僚地主的政策给平民百姓带来了一些好处。经过朱元璋大规模地打击,贪官污吏大大减少,地主阶层有一定收敛,缓和了土地兼并的矛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社会恢复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及社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朱元璋的性格缺陷也给大明朝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第一,大批读书人被杀,使文学艺术、学术思想的发展受到抑制。苏州历来文风昌盛,但因为是张士诚故地,朱元璋对这些吴人,尤其是吴人中的读书人非常严酷,江南士子饱受摧残,“吴中四杰”高杨基、张羽、徐贲,全被朱元璋杀光。文人的思想被严加钳制,文学艺术和学术思想停滞不前,当时的读书人只敢循规蹈矩的读孔孟之书,对天下大势无人敢评判。

第二,大杀功臣,特别是杀了许多能征惯战的良将,削弱了政府军事力量。

这些被杀害的军事人才是从长期战争的检验和磨练中走来的,朱元璋让“元功宿将相继尽”,导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中央政府没有能胜任平叛的将领,让李景隆这样的纨袴子弟带兵,使得政府军节节败退,最终帝座易主。

第三,朱元璋的滥杀也在某种程度上给经济带来损害。

朱元璋处理官员以严酷为主,又大搞株连蔓引,往往累及无辜。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在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牵连下,富人阶层受到过分打击,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了滞碍。

第四,官员杀得太多也使得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当官,即使当了官,也只会唯唯诺诺,畏首畏尾,很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个性决定了行为。明朝建立前,朱元璋还能克制住自己,登上皇位后,他的本能冲破桎梏,心理严重变态。他的猜忌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是三匹骑在他心中的马。

朱元璋杀人之多、之酷,的君主,绝对不是一个心理正常的人能干得出来的。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解缙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他最后为何会活活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解缙,明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解缙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只要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稍稍有些熟悉的话,想必都听说过《永乐大典》这部举世无上的巨著吧?这一部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书,而作为这部书的总编更是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如果说以长度来

  • 明朝著名佛学家,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姚广孝,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姚广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就是鸡鸣寺里的和尚姚广孝。历史上的确存在姚广孝这个人,而且还被很多人看作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朱棣未必会造反,即便是造反也未必会成功,然而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

  • 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是谁?还自己创了一套拳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封建王朝就出现在了历史上,其次皇帝首次作为职业出现。根据记载来看,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记录在册的皇帝,只不过这些皇帝中仅仅一小部分被后人熟知,大部分皇帝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多皇帝甚至是没有大臣有名气的

  • 霍光:汉朝第一权臣,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要说起汉朝的第一权臣,那必定非霍光莫属。霍光对汉朝的影响非常深远,对汉王室的稳定和汉朝兴旺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可以说,霍光在汉朝的地位可以比肩皇帝。霍氏家族的人都很厉害,霍去病是霍光同父异母的哥哥。当年霍光的父亲霍仲孺与公主府的卫少儿私通

  • 对割据藩镇弹压最为成功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是怎么削藩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宪宗,削藩

    还不知道:唐宪宗削藩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藩镇,中晚唐困局的罪魁祸首。历史上唐朝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节度使之制,得以由边镇地区蔓延至内地。以至于,偌大的唐王朝成为了一个常年保有大量军力的军营。根据史料的记载,中晚唐时期的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 荆轲为何要杀秦王?背后是谁指使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皇帝,也就是秦始皇,很不幸,他就被刺客行刺过。那个刺客便是荆轲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中学的课本中也有提到过这个故事。简单来说,有人的利益被秦始皇威胁到了,所以有人想要秦始皇的命,从而制止事态再度恶化下

  • 朱棣为什么会在各地大修武当山宫观 朱棣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道教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和道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初年嗜佛成风,朱棣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开始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并且扶持武当道教。朱棣利用科举和修书来拉拢全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整顿和限制佛教,当然古代帝王对于佛教基本都没什么好感,朱棣的一番操作也被后朝所沿用,其做法影响深远。

  • 穆彰阿:清朝权臣之一,比鳌拜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穆彰阿,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穆彰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人们对清朝几乎是没有好感的,原因就是清朝的出现,让近代史受到了屈辱。从乾隆帝开始,就实施闭关锁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开始落后西方国家,最终导致了近代史成为了屈辱史。在清朝时期,出现

  • 历史上的“武圣人”关羽打了哪些著名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

  • 曹丕抄了甄宓的家,他为什么非要娶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甄宓,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甄宓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曹丕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他还是不错的,算得上能文能武的,虽然没有他爹曹操强,但是也不赖了,但是曹丕好像继续了他爹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人妻,话说这个曹丕竟然敢娶甄宓,他们可是抄了甄宓的家啊,杀了甄宓的男人啊,还有这个曹丕为何非要娶甄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