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知道吗?杯酒释兵权并不在杯酒之间

你知道吗?杯酒释兵权并不在杯酒之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3/12/14 12:51:56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众所周知,杯酒释兵权算得上是宋太祖赵匡胤政治生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了。

话说北宋初年,禁军势大,而本就是禁军出身,而后通过兵变上台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其中的利害。既然自己可以黄袍加身,难保不齐日后禁军的其他的将领也会依样画葫芦,夺了赵家的江山。所以,他必须要把禁军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便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背景,其最终目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想要从禁军将领手中拿回兵权,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

赵匡胤为此,特地举行了一场酒宴,邀请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入席。

在宴会上,赵匡胤和老部下们把酒言欢,喝得正是兴起。可突然,赵匡胤屏退了侍从,开始向部下们诉起苦来。称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并不安逸,每天连觉都睡不着,因为有人惦记着自己的皇位。

石守信等人听出来赵匡胤这是话中有话,意思是在说他们觊觎皇位。于是赶忙向赵匡胤解释,说自己绝对没有二心。

赵匡胤自然是做出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说自己相信他们。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也没办法保证有朝一日,自己部下不会将黄袍送上来。毕竟当初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就是这么一个例子,赵匡胤嘴上说着不要,可这黄袍还是穿在了他身上。

赵匡胤意思说得很明白,只要你们还处在这个位置上,那么就是我皇位的威胁。而我如果想除掉这个威胁,要么是将你们处死,要么是收回你们的兵权。石守信等人都不傻,知道赵匡胤这是给自己摆了一场鸿门宴,目的就是收回兵权。虽然可能心中不愿意,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了保命,必须得答应。于是他们都乖乖的交出了兵权。

这便是“杯酒释兵权”的一个大概过程,而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基本就是赵匡胤三言两语就搞定了一切。但事实上,“杯酒释兵权”远没有这么简单。酒宴上赵匡胤的大获全胜,其实是经过了多年的谋划准备并不断努力而得到的最终结果。

换句话讲,“杯酒释兵权”其实只是一个结果,赵匡胤真正拿回兵权并不是在酒宴上。因为当时石守信等人之所以会答应赵匡胤交还兵权,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当时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实权,失去了和赵匡胤对抗的权力。

前面提到过,赵匡胤自己就是禁军出身,并且是通过兵变夺取的皇位。所以他深知禁军的威胁,早在“杯酒释兵权”之前,赵匡胤就已经在逐步的掌控禁军权力。

当时宋朝的禁军一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侍卫亲军和殿前军,归属侍卫司和殿前司统辖,其中大部分将领都是赵匡胤称帝前在禁军中的心腹,也是陈桥兵变的主要参与者,属于北宋的开国功臣,位高权重。所以,于情于理,赵匡胤都是不方便明着解除他们的兵权的。为此,赵匡胤非常有耐心的选择了各个击破。

其中,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张光翰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由于和赵匡胤关系比较疏远,不属于义社十兄弟之列,所以成为了被首先清理的对象,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其中张光翰被改封为永清军节度使,赵彦徽则被封为建雄军节度使。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北宋不比唐朝,经历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之后,五代各国都在有意的治理藩镇乱象,到了北宋,藩镇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无法形成割据实力,对于中央构不成威胁。

此时赵匡胤登基不到半年,便已经初步掌握了侍卫司马步军的兵权。

建隆二年,赵匡胤故技重施,借着平定李重进有功,将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和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二人明升暗降,分别派到山南东道和成德军当节度使。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慕容延钊升迁,赵匡胤成功拿到了殿前军这个北宋禁军最强武力的指挥权。而且赵匡胤并没有将这个职位再放给外人,而是自己牢牢的攥在手里。

当然,这也算是回归老本行了,毕竟当初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中,也是当的殿前都点检。而这意味着,赵匡胤其实再度成为了禁军的事实统帅。

经过这两次调整之后,赵匡胤已经几乎掌控了禁军,剩下的石守信等人已然是没有了反抗赵匡胤的实力。如此一来,酒宴之上,赵匡胤其实就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其实,以当时当时赵匡胤的实力,就算是直接拿去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也是可以的。只是赵匡胤确实人挺好的,他还是顾及了兄弟情谊。和张光翰、赵彦徽他们不同,宴会上的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高怀德都是曾经跟着赵匡胤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如今天下大定,赵匡胤不想直接过河拆桥,这样未免伤了兄弟情谊。同时着兵权是一定要拿的,正所谓怀璧其罪,宴会上赵匡胤的担心确实有道理。所以,赵匡胤选择了和兄弟们喝顿酒,把话给说明,让石守信等人主动交出兵权。这样既不伤和气,也解决了问题。

当然,这兵权也不是白交的。这四个兄弟他可一个都没有亏待,首先高怀德娶了自己的妹妹,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分别娶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至于张令铎,则是直接抬了一辈,成了自家三弟赵光美的岳父。当初酒宴上的四人,虽然交出了兵权,但却成了皇亲国戚,其实也不算亏。

所以总结来讲,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之所以能够成功,第一是他有着绝对的实力,第二是他给予将领们足够的交换条件,让他们甘心交出兵权。其实,想要达成这些条件并不容易,赵匡胤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禁军出身,在军队内部有着足够的声望,使其能够有信心以及有能力对禁军做到绝对的掌控。否则,这些兵权他拿回来也没用。只要哪天人家振臂一呼,又是一支大军。

所以,“杯酒释兵权”并不是喝一顿酒那么简单,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标签: 北宋赵匡胤

更多文章

  • 隋唐名将秦叔宝兵器有多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琼,唐朝

    你真的了解秦叔宝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琼,字叔宝,出生在隋朝末年,具体年份不详,籍贯为齐州历城。为唐朝时期数一数二的名将,与姜松(罗松)、程咬金、秦琼、杨广并称四绝。秦叔宝是隋唐出了名的悍将,一开始在隋朝任职,得到了隋军名将来护儿的赏识。后来秦叔宝投奔了李唐,一直为唐效忠,功

  • 王昭君为什么会远嫁匈奴?先后嫁父子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昭君,汉朝

    王昭君为什么会远嫁匈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落雁的容貌。但与其他三位美女相比,她除了容貌外,她品质更让人尊敬。汉朝初年,中国北方边境经常被匈奴骚扰,常年的对匈奴作战,让国家消耗很大,人们生活苦难。到了汉元帝时期,汉朝

  • 王导跟王敦是什么关系?为何二人最后渐行渐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敦,晋朝

    每当一提起王敦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代刘禹锡曾经有诗:朱农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面提到的“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前后出现的两大名门世家,其中的“王”,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琅琊王氏,而王导、王敦,可以说是琅琊王氏出品的扛

  • 揭秘微服私访第一人朱元璋 怎样才叫微服私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微服私访,电视剧里什么康熙微服私访记,天天为民伸冤还抽空撩撩美女。还有乾隆下江南,偶遇大明湖畔容嬷嬷之类的,就算了,这个多半不靠谱。康熙皇帝一生也没有微服私访过,这位勤恳的皇帝都没有怎么出过皇宫。而喜欢去江南游玩的乾隆

  • 魏忠贤是怎么被被只有17岁的崇祯除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忠贤,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崇祯是怎么除掉魏忠贤的文章。一般而言,提到末代皇帝,我们所想到的都是昏庸、无道、懦弱等这些词汇。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说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就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可惜生不逢时,一人之力也挽不了将倾的大厦。在位短短的17年里面,他干过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除掉了大明史

  • 司马睿在临死之前为什么会设下反间计?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睿,晋朝

    说到司马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是帮其建立政权的功臣之一。王导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早年便与司马睿交好。在司马睿初为东晋皇帝时,个人的势力单薄,声望不够高。所以在当时,他重用王导,而王导运用自己的计谋使得南方的士族拥护司马睿,北迁的士族也决议支持他,这样就稳固了司马睿的

  • 关羽失荆州之时孔明等人为何不出兵救援 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荆州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失荆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

  • 是谁让关羽黄忠频繁失手?三国第一神射原来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忠,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冷箭王马忠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三国之中最厉害的,不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也不是曹操的五子良将,而是东吴这位并不出名的将军,而且终其一生不过是东吴一偏将:他就是马忠这些都是这位东吴将军的箭下亡魂(都是鬼神级高手):关羽,许褚,黄忠,关平,曹仁,赵累,于禁,张

  • 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吴三桂怎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藩之乱,清朝

    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三藩之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造反初期,清军是有勇气和吴军打野战的,结果几次会战都是惨败,长江以南的机动兵力都被打光了,不得不缩在大城里防御。吴三桂军一直在边境,不管是剿灭国内的土司还是防御境外的骚扰,都是对军队的

  • 审食其为什么会被封侯?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审食其,汉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审食其的文章。汉孝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这一年,长安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件:孝文帝的弟弟,高祖刘邦的儿子,封爵淮南王的刘长,在辟阳侯府门前,伙同门客魏敬,将前丞相、辟阳侯审食其谋杀。事后,淮南王刘长并没有逃跑,而是策马直奔宫中,向自己的哥哥汉文帝谢罪,并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