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蔡京身为奸臣却推行了福利制度 蔡京真实目的是什么

蔡京身为奸臣却推行了福利制度 蔡京真实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4/1/17 22:16:42

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蔡京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

所谓奸臣,指的是对上阿谀奉承、麻痹君主,对下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误国之臣。在我国古代,奸臣在朝中的比例绝对不在少数,而要列举其中几位的话,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比如说,篡改圣旨、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间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李林甫,陷害忠良、卖国求荣的秦桧等等,他们都属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败类,也被后人永远绑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无数人的唾骂。

秦桧一心主和,将眼看就要克复中原的民族英雄岳飞召回并害死,堪称南宋第一奸臣,而如果要找到和秦桧对应的北宋第一奸臣,或许很多人都会选择蔡京。作为昏君宋徽宗的宠臣、北宋灭亡的始作俑者,蔡京不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深受批判,甚至有人评价他是:"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者。"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奸臣,却推行了令不少人受益的福利制度,这不免令人疑惑。那么,他推行了怎样的政策,其真实目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来看看蔡京所推行的福利制度倒是个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蔡京当政后先是设置了"居养院"和"安济院",数年后又增设了"漏泽园",所谓的福利制度,大体就是指这三大机构。所谓居养院,其实早在宋哲宗元符年间就出现了,只不过要等到蔡京将其推广时,它才有了宋徽宗御赐的"居养院"一名。

顾名思义,居养院有着居住和供养两大功能,而能够进入其中的则一般是因为鳏、寡、孤、独,也就是年老无夫、年老无妻、年老无子女、从小丧父,或是残疾等原因而导致贫困者。作为政府开设的救助点,居养院接待了许多走投无路者,缓解了宋朝时经常出现的"流民"现象,也避免了不少因生活无以为继导致的起义活动。

安济院,又叫安济坊,据说最早是苏轼在杭州组织控制流行疾病时所创设,后来朝廷吸收了这一制度,在各地都有修建。当发生流行病时,安济坊会成为病患的集中安置点,而在平常,如果有人贫困而无法寻医,那么安济坊有时也会承担起公益医院的职责。最后再说说漏泽园,这个机构从名字上不容易看出职能,其实,它就是官方设置的"丛葬地",是针对无力承担丧葬费用或无人认领尸首设置的公共埋葬点。

介绍完这三大机构,相信人们都难以把这样人性化的福利机构和奸臣蔡京的形象联系起来,奸臣"理应"祸国殃民,怎么能做善事呢?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三个:首先,他可能是为了迎合宋徽宗。徽宗皇帝治国理政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对于福利制度,他就曾经评价道:"鳏、寡、孤、独有院以养,病者有坊以安济,死者有园以葬,王道之本也。"

从这番话来看,徽宗深知照顾贫困者的重要性,也认为这是朝廷应该着手去做的。因此,或许蔡京推行福利制度是在迎合和讨好徽宗,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寻求更多的信任和赏赐。第二种猜想和第一种类似,即蔡京此举是为了积累政绩,从而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减少朝野内外对自己的批评和诟病。

第三种可能,也是笔者认为最合理的一个,那便是蔡京是借由公共福利项目中饱私囊。古往今来,官员从财政支出比较大的项目里贪污腐败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这对于性喜奢侈,曾经蛊惑徽宗大兴花石纲的蔡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因此,蔡京很可能是表面上大力推行福利制度,实际目的却是从中牟取暴利。

根据南宋时期的地方志记载,徽宗年间居养院的生活条件达到了"冬为火室给炭,夏为凉棚,什器饰以金漆,茵被悉用毡帛,妇人小儿置女使及乳母"的夸张地步。也就是说,那里冬暖夏凉,器物上有漂亮的花纹,被救济者还能够盖毛毡、布帛。甚至,当时的有关部门都先拨款给居养院、安济坊,再供应军需物资,可见这一福利项目或许没有看上去那么单纯,其背后很可能是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总的来说,要说恶名昭著的蔡京突然做好事,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是因为他良心发现。作为一个精通权谋的人,蔡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有着其目的,因此,之所以他会推行让很多人受益的福利制度,答案或许便是讨好君主、积累政绩、中饱私囊这三个了。

标签: 北宋蔡京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没有对自己的父亲进行追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没有对自己的父亲进行追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曹丕就从邺城到洛阳继承了丞相位,并称魏王,随后,曹丕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排除异己势力,并在同年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就此在受禅台登基称帝,在此之后,曹丕追谥自己的父亲曹操为武皇帝,追尊曹

  •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 慈禧和武则天是如何成功翻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武则天

    对慈禧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因此在男权的社会里,女性就成为了男性的附属,从来都没有地位,不论在家里还是社会上,女人天生就是比男性低一等的。虽然这样的社会风气真的很让人厌烦,要是在当今社会,人们肯定都无法接受!而中华民族

  • 朱载垕是什么样的人?低调朴实有内涵的6年执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载垕,明朝

    你们知道朱载垕是什么样的人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电视剧里的裕王形象,似乎也符合朱载垕登基后的形象。在明朝十六帝里,明穆宗朱载垕在位仅仅六年,他老子嘉靖皇帝和儿子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个皇帝,一个在位四十五年,还有个更是超长待机四十八年,朱载垕夹在老子和儿子之间短短的六年执政光阴,

  • 穿金缕玉衣下葬的梁王刘武,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武,西汉

    对刘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986年,考古工作者对芒砀山西汉梁王家族墓群,进行抢救性挖掘,在僖山汉墓,意外收获了考古发现的第二件金缕玉衣。据史料记载,西汉第一代梁王刘武的墓,早在东汉末年,就被曹操的发丘中郎将盗掘一空。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墓中出土的宝贝,整整

  • 杨玉环与安禄山来往密切,李隆基为什么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玉环,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开始将少数民族内迁,来防止少数民族在边境作乱,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在中央政权强大的时候才可以压制他们。但是到了晋朝时期,中央政权暗弱,这才给了胡人机会,制造了动荡中华的“五胡乱华&rdqu

  •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之际 期间为什么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桥兵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经常会出现王朝的更替,宋朝的开国皇赵匡胤就是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逼迫后周恭帝禅位,最后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将后周取而代之,历朝历代通过兵变改朝换代都会发生大规模的

  • 寿王李瑁为什么没当上太子?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瑁,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寿王李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唐人咏杨玉环事的诗有时提到寿王,如李商隐《龙池》:“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骊山有感》:“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唯寿王”。因杨玉环原来为寿王妃,后被唐玄宗看中,接入宫

  • 秦始皇为什么要重用一代佞臣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秦朝

    对秦始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有失足,马有失蹄。秦始皇一生犯下的最大失误,可能就是提拔奸臣赵高了。在秦始皇眼里,赵高是个值得委心置腹的忠臣,然而他前脚刚抛弃社稷,赵高后脚就背叛了他。沙丘之谋,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了他心仪的扶苏,更立自己的徒弟胡亥做秦二世。

  • 戚夫人的亲生儿子刘如意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如意,西汉

    对刘如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帝刘邦驾崩前的两年,多次想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刘邦更立太子的想法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的。从高帝十年开始,刘邦就开始在群臣面前提及自己的这个想法。当时刘邦经常去东方巡游,吕雉因为年老色衰而不能陪

  • 刘显:明代著名抗倭名将,个人武力值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显,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中期嘉靖年间,邻国日本进入战国时期,战败的封建主们组织武士劫掠我国沿海地区,而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卫所兵员流矢,战斗力极差,倭寇登陆沿海地区烧杀抢掠,祸患日益严重。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抗倭名将,战功赫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