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自缢前,左良玉为什么不救他?真相是什么

崇祯自缢前,左良玉为什么不救他?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47 更新时间:2023/12/6 11:44:08

手握80万重兵的左良玉,崇祯数次求救他为什么按兵不动,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义军已经杀入北京城,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没有一个人前来,崇祯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身边仅有太监王承恩陪同。

崇祯帝在自缢之前,曾经向拥兵80万的宁南伯左良玉求救过。然而崇祯皇帝没有等到左良玉的求援,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在干什么呢?《明史·左良玉传》记载:"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敏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手握重兵的左良玉,不来救崇祯帝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明朝气数已尽,内忧外患,已经无法挽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大变动的一年,这一年,明朝、清朝、大顺三方博弈。当时的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打到北京了。明朝的关外,吴三桂在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这个时候的多尔衮率军已经抵达翁后。左良玉虽然手握重兵,他不想和崇祯一起殉国,不如保存实力,偏安一隅,还能再乱世中某得一席之地。

第二点原因:武将勤王没有好下场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数万清兵绕道蒙古,为了避开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到达北京城之下,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这个时候袁崇焕仅带九千骑兵,从辽东火速增援,袁崇焕不畏严寒,在北京城下与八旗军浴血奋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崇祯皇帝突然要在紫禁城召见袁崇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祯竟然下了逮捕袁崇焕。

袁崇焕最终的结局,《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杀袁崇焕,崇祯皇帝自以为很聪明,其实他做了一件"蠢事",《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左良玉害怕,自己去亲王,在和袁崇焕落个一样的下场,左良玉就没去勤王。

第三点原因:实力上的差距

咱们从史料上来看看左良玉的这八十万大军的情况,《明史·左良玉传》: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义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精锐略尽,其后

归者多乌合,军容虽壮,法令不复相慑。良玉家歼于许州,其在武昌,诸营优娼歌舞达旦,良玉块然独处,无姬侍。尝夜宴僚佐,召营妓十余人行酒,履潢交错,少焉左顾而欬,以次引出。宾客肃然,左右莫敢仰视。其统驭有体,为下所服多此类。而是时,良玉已老且病,无中原意矣。

左良玉手握重兵,但是和攻占北京的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差远了,别看李自成的农民军,这么多年跟着李自成在战火中磨练,战斗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不然的话,不可能从西安打到北京。再说了左良玉曾经败给李自成过,心里多少会有抵触情绪。再加上左良玉本身就老了,综合上述三点左良玉没有到北京勤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卢九德拥立为皇帝,晋升左良玉为侯,福王就把长江中上游的事情委托给了左良玉,后来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明史·左良玉传》记载:"良玉得以其间稍复楚西境之荆州、德安、承天。而湖广巡抚何腾蛟及总督袁继咸居江西,皆与良玉善,南都倚为屏蔽。"

后来,马士英、阮大铖掌权以后,害怕左良玉和自己过不去,表面上和张良玉结交,暗地里修筑板机城作为西防御的屏障,后来左良玉的御史黄澎顶撞了马士英,马士英便下令抓捕黄澎,左良玉没有答应,黄澎借此机会和三十六营大将结盟。后来左良玉便造反了,从汉口顺江东而下,到达九江后,想劫持袁继咸与自己结盟。

袁继咸拒绝和左良玉同盟,于是左良玉郝效忠暗中进入九江,把城烧毁就离开了。《明史·左良玉》记载:"良玉望城中火光,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是夜死。时顺治二年四月也。诸将秘不发丧,共推其子梦庚为留后。七日,军东下,朝命黄得功渡江防剿。"

标签: 左良玉明朝

更多文章

  • 身为皇帝被人讽刺为狗,汉章帝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章帝,东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汉章帝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这事发生在汉章帝年间。当时有个叫孔僖的读书人,他的资历相当的深厚,正宗的孔子后人。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太多的骄傲,平时也比较爱读书学习,经常借着和同学聚会的机会谈些时事。孔僖与崔篆的孙子崔骃是好朋友,这天他们同游太学,学习《春秋》。因读吴王

  • 诸葛亮临死前能吃多少米饭?为什么要吃那么多米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米饭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民以食为天,不吃不可能,这是肯定的。只是有人吃的多,而有人吃的少。三国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快死的那一段时间竟然饭量达到了每天要吃一斤!他不是赵子龙,不是关云长,甚至不是需要花费力气的武将,他就是三国最著名的军事——诸葛亮。诸葛亮,是一直流

  • 宋朝“大胃王”官员赵雄,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雄,南宋

    我们的主人公赵雄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赵雄,字温叔,生于公元1128年,四川资中人,宋孝宗在位时期任职右丞相,宋光宗在位时受封卫国公。赵雄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识渊博,1163年,考取乡试第一名。左丞相虞允文宣抚蜀地的时候,曾征召赵雄协助办理公事。1169年,赵雄

  • 出身贫寒的西晋名将,揭秘苟晞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苟晞,西晋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苟晞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苟晞家从小就比较穷,魏晋时期,是门阀世家的天下,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是严格,造就了作风果断、严厉苛刻的性格。当官之后,为官公正、执法严明,在西晋乱世百姓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司马家八大诸侯王轮流把持朝政,同时也造就了西晋王朝的乱世。许多朝廷

  • 大家都知道纣王残暴,但是你知道纣王很勇猛善战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纣王

    在《封神演义》中,有这样几个角色,挺有意思的,比如说姜子牙,他作为封神大使,以极低的人仙修为硬是靠搬救兵打赢了无数道行高深的仙人,有点像后来的孙悟空到处搬救兵的景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再比如说申公豹,由阐教转截教,凭借三尺不烂之舌,游说截教众仙下山送死,即便是死了,还得感谢他。还有

  • 朱棣面对削藩做了些什么?他是怎么逆天改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明朝

    面对削藩,朱棣是如何逆天改命,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离开京师,赴北平守藩。其人容貌奇伟,有勇有谋,能以诚待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曾率军征讨元太尉乃儿不花,与

  • 太姒是什么人?容貌惊为天人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姒,夏朝

    太姒是什么人,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很多古装电视剧当中,“皇后”这一角色往往都被塑造成一个反派,不受皇帝宠爱的女子。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基本上每一代的皇后都是皇帝的最爱。甚至有一位皇后堪称史上最幸福的皇后。深受皇帝宠爱,连生10位龙子过上了幸福一生。在朝代当中,

  • 揭秘刘邦手下的“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汉朝

    揭秘刘邦的“五子良将”,接下来跟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五:灌婴。他是睢阳县人,早年的经历跟刘备有点像,刘备是贩席织履为生,而灌婴则是贩卖丝织品为生,说起来刘备更像小作坊主,而灌婴则要算是生意人。而且贩卖丝织品应该比贩席织履要赚钱。史书没有记载灌婴是什么时候和刘邦认识的,但根据刘邦起兵后,灌婴以中

  • 平阳公主是谁?打下半壁江山的平阳公主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平阳公主,大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大唐平阳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

  • 曹操最长寿的儿子,司马家族篡魏后他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宇,三国

    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曹宇,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曹操,字孟德。说起曹操,可能很多人要吐槽了,奸雄是也。确实,曹操奸诈狡猾,这没话说,但换一个角度来讲,曹操的奸诈在三国乱世中,无疑不是一种保全自我的方法。三国乱世,到处都是危机和陷阱,若逢人就说实话,吐槽心声,怕是连保命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