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劝阻姜维杀魏延?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劝阻姜维杀魏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3/12/10 22:19:32

你们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劝阻姜维魏延,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

四大名著能够流传于世自然都有其独到之处,其中的三国演义应该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本书了。三国演义虽然大致遵循着历史的脉络进行描述,但是却对里面的很多故事和人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罗先生在书中描写的很多故事都很有趣并且深入人心,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吓跑司马懿大军,还有后来的七星灯向天借命都是经典之作。而关于诸葛亮摆七星大阵进行逆天改命的时候本来都快要成功了,却被突然闯进来的魏延给弄熄灭了,导致计划功亏一篑,诸葛亮也是无力回天,姜维气得想要将魏延斩杀,却被诸葛亮给阻止了,这是为何?

今天我们不谈史书,只来说说三国演义之中的魏延,读过三国演义的的人对魏延这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应该是印象深刻的,我们都知道他和诸葛亮一向不和。魏延本来是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在刘备集团攻打长沙的时候决定反叛,他率领手下将韩玄杀死开城献降,本来作为一名降将并且给刘备攻打长沙省下了很多力气,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会收到封赏的。刘备也是准备对他进行嘉奖,但是诸葛亮却二话不说直接命令手下人将其推出斩首,魏延吓得当场就跪下了,众人也都不解其意。孔明说道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肯定会进行叛主行为,并且以他此次的行为作为依据。

一向对诸葛亮的主意都很重视的刘备这次并没有听从他的说法,毕竟脑后长反骨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可信度,而且若是杀掉魏延以后谁还敢投降自己,所以刘备就保住了魏延的性命,魏延和诸葛亮也算是结下了梁子。魏延本身的军事指挥能力就很出色,刘备也慢慢发现了这一点经常对其委以重任,甚至还将镇守汉中的重任交付与他,魏延果然不负众望,镇守汉中多年安然无恙。按理说这样一员虎将的才能应该能被诸葛亮看在眼里了吧,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刘备死后诸葛亮蒙受托孤之重开始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他还是对魏延此人不放心,所以处处制衡魏延军权,在北伐的时候更是对他严加防范不给他一兵一卒。诸葛亮甚至在自己死后还把魏延给设计了一道,安排军队撤退并且让魏延殿后,他知道魏延必定不肯听从所以还命令马岱将其杀死。诸葛亮既然这么不信任魏延并且想要杀他,那么当初用七星灯借命之时,魏延闯帐,姜维想要杀他的时候为何诸葛亮还要阻止呢?

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期间,诸葛亮由于长久过度劳累所以身体越来越差,他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但是大业还未成功,在姜维的建议下决定摆七星大阵向天借命,以此来延长寿命。诸葛亮在营帐内摆下大阵并且说如果七天之内灯不灭的话,自己就能够再活个十二年,如果灯灭了的话就必死无疑,所以就命令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不允许任何人进来打扰。前六天都没啥事儿诸葛亮认为自己能够成功了也非常高兴,但是第七天晚上的时候魏延突然闯了进来,并且走路带风一下子就把灯给吹灭了,营帐里面的诸葛亮一下子傻眼了,愤怒的姜维想要当场斩杀魏延,诸葛亮却下令阻止了。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魏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诸葛亮在摆下大阵之前就说过自己也无法预料结果如何,也就是说这种命运是由上天来决定的而不是某个人的行为导致的,上天未能让其成功借命并不是魏延能够左右的。并且此时魏延之所以闯帐是由于司马懿派遣的一只魏军前来试探偷袭,作为一员战将魏延前来报告军情也是理所应当的,否则必然有失职之过。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就没有理由杀掉魏延。

二,公私有别。诸葛亮向天借命这件事情算是他自己的私事,虽然说是为了蜀汉的大业但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得更长久些,而魏延是蜀国大将,前来报告突发情况这是公事。诸葛亮这种公正严明赏罚有度的人更不可能做这种因公废私的行为,况且他一生性格严谨,应该也很注重自己的名声,也不可能为了这种事情搭上自己的一世英名。

第三,魏延此时没有任何反叛的心思,杀他容易引起军心不稳。诸葛亮对魏延一共有两次杀机,一次是魏延刚投靠蜀汉的时候,那个时候魏延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地位,杀了也就杀了;还有一次就是后来诸葛亮对马岱下的命令,他也无法料定魏延是否谋反,所以只是埋下这么一个伏笔,如果魏延真的反了杀掉他的话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此刻魏延并没有反叛之心,诸葛亮若是无故将其斩杀就会引起军心不稳,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肯定不想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第四点就是魏延的才能出众打仗勇猛。诸葛亮死之前蜀汉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将了,魏延之勇可以说是蜀汉的顶梁柱了,诸葛亮如果将他杀死的话无异于自斩双臂,况且此时魏军正在偷袭营帐,正需要一员大将前去迎战,魏延正是最合适的人选,故而诸葛亮更不可能杀掉他了。

综合考虑下来诸葛亮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就算他真的有杀魏延之心也不能够这么做,不然的话对于蜀汉来说是一个灾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你觉得呢?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吴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秀最信任的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汉,东汉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吴汉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将军,自幼家境贫寒,逃命逃到了渔阳,后被任命为安乐县令。那时候,刘秀正好在河北巡视,吴汉从来没有见过刘秀,但是,他却听说过昆阳之战。通过这场战役,吴汉觉得刘秀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

  • 刘备攻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伐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诸葛亮那种鬼神之能也很是服气吧?而《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小说,将诸葛亮神化了,只要有他的锦囊妙计,刘备就能平安的返回,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舌战群儒,亦或者七擒孟获都体现出了诸葛亮在军事才能上的无所不能,几乎

  • 孙坚有多厉害?多次打败吕布,差点杀掉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坚,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第一虎将孙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是孙武的后人,被称为“江东之虎”。他十七岁那年曾以一己之力杀散了几十个抢劫商旅财物的强盗,名声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后来在中平三年(186年),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镇压西

  • 明朝朝贡国有148个 清朝为何只有7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清朝,朝贡国

    你真的了解明清朝贡国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华朝贡体系里,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朝贡国,数量大小不一,其中最多的是明朝,史料记载,明朝共有148个朝贡国,来自五湖四海。而朝贡体系也是有利也有弊的,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得以发展和壮大,容纳周边的部落,改善自身的不足。弊是:耗钱的

  • 卞夫人是怎么从一个小妾变成贤内助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卞夫人,武宣卞皇后,三国

    卞夫人是怎么从一个小妾变成贤内助的?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群雄争锋,各路有识之士抱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都投入到这场纷争之中来,曹操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曹操拖家带口投入到这场纷争中,在各种残酷的斗争中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大家都知道曹操放浪形骸,好色成性,在曹操宛

  • 萧皇后的长女南阳公主备受宠爱,最后为何遁入空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阳公主,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隋炀帝历史闻名,但是对于他的膝下儿女,大家却并不熟悉。本文的主人公是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为隋炀帝皇后萧氏所生,是一位心志坚定的公主。隋炀帝宠爱萧皇后,对于这位出自萧皇后的长女自然也是千娇百宠。而南阳公主也是一位美貌与才华并存之人,少时就已传出

  • 张飞杀其父,曹操霸占其母,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朗,三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所以在这三国之中,悲剧横生,每一个人都在逆境中挣扎,不断向上爬。这位早年命运悲惨的青年,叫秦朗。说起秦朗其人,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但说起他的身份,一定是人尽皆

  • 他是三国最卑鄙无耻的武将,专坑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笮融,三国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笮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这个人,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他的名字叫笮(zuó)融,字伟明。此人原本是陶谦的部将,担任下邳相一职。他之所以能够得到陶谦的赏识,并非凭借战功或才能,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人物,曾在徐州宣传自己的宗教理论,并拥有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是个出色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洵,北宋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苏洵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苏洵广为大家所知,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而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苏轼与苏辙。第二个是《三字经》里将他树立为大器晚成的榜样。“三苏”雕塑。“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

  • 盘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常胜将军,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起,战国,政治家,军事家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位常胜将军,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首先是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曾经两度率军大破秦军,迫使秦军不得不后退十几里整顿军队。就算面对55万大军来袭的秦惠王,吴起也毫不畏惧,带领五万军队大战秦军,取得胜利,声名大噪。这样的军事人才,却因为在楚国变实施变法中得罪了楚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