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光皇帝也算德才兼备, 为何救不了清朝呢?

道光皇帝也算德才兼备, 为何救不了清朝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43 更新时间:2023/12/29 7:56:40

很多人都不了解道光皇帝,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

大清的皇帝素质一般都比较高,尤其是道光皇帝,武兼备,在当时的大清,可以说是一流的人才。但讽刺的是大清却是在他手上成为世界列强掠夺的对象,他也没能带领大清重整雄风,却反而推动大清走了没落。

精明皇帝,善读书,学问大

道光皇帝是整个大清最具特色的皇帝,这个特色就是指他以嫡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是正统的正统。同时,从才能方面看,他文武兼备,要论素质,在大清十三个皇帝中,可能只比不上康熙,而其他皇帝,无论是学识,还是韬略,都不如他。

道光在读书方面,非勤奋,每天公事办完,他不是忙着享乐,而是抓紧时间读书,内库里的藏书,他都读完了,如此用功读书的皇帝,可以说历史上少见。

更可贵的是道光还不是死读书的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道光的贡献不必文化人少。他主持编撰了著名的《康熙字典》,这主意表明在文化方面,他已经达到了大师的级别。他的文化才能,不是用来装门面的,而是可以学以致用。

道光的学问,与那些经过科举考试而当上官的大臣们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他在批阅大臣们的奏章时,对于大臣写错的字,和用错的典故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大臣们对道光皇帝所指出的错误,都非常服气,这表明在学问的精纯方面,道光也能让人叹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臣也不比道光糊涂

但是,做官的人都是人精,大臣们在学问方面,或许不如道光,但在如做官的精明方面,却比道光强得多。

在写奏折时,大臣们知道道光喜欢挑刺,就都不在奏折上谈论正经事,而是写上一大堆废话。道光对于这样废话连篇的奏章,非常欣赏,因为这样的奏章能显示他有学问。于是,时间就这样荒废了,国家如何建设可以说完全停顿。这就导致道光主政期间,大清政局没有一点值得夸耀的事情。

懂军事,能决胜千里

满人有习武的传统,即便贵为皇帝,也不能荒废武功。而道光在当皇子时,经历过天理会攻入皇宫的事变,当时他的表现就不凡,不但上阵杀敌,还当真打死了天理会的教徒。

当上皇帝后,道光武略上的精明,更是让大臣们叹服。道光一朝,西北张格尔叛乱是最大的一场叛乱,惹得大清不得不派遣军队去平叛。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判断,由来已久,就连康熙和乾隆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道光皇帝知道对付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应该追求速战速决,这样还可以省钱。但大清官场腐败,武将们觉得平叛是一个捞钱的好机会,所以,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反正道光皇帝在北京,不能跑到前线来盯着他们。

因此,这些在前线的武将们把声势造得很大,天天写捷报说把张格尔追到什么地方了,又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围住他,但抓住他还是有把握的,只求道光多给些时间,不要催逼就可以了。

将领们以为自己这个法子很管用,但却没有想到道光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虽然待在皇宫里,但只凭着看地图,而且那地图也不大准,即便这样,道光也看出了将领们的安排是胡闹,不符合自己速战速决的意图。

于是,道光亲自安排了作战计划,然后发给前线,命令将领们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

从常识上看,道光这样做,不符合军事常识,毕竟,将领们在第一线,对于如何打仗,更有发言权。但出乎将领们意料的是,他们发现道光的计划比他们制定出的计划要细致周全,而且更具有可行性。道光甚至连张格尔在受到打击后,会往什么方向逃跑都算计到了。

于是,将领们都自觉地按照道光的计划进行,没多久,张格尔就在道光的算计中,彻底失败,连命也丢了。如此说来,道光的军事水准,在大清所有皇帝中,是排在前面的,也不输给大清有名的战将。

能耐大的道光皇帝,却不能拯救大清衰败的命运

道光能耐大,为什么没有实现大清的中兴,却反而把大清推向了衰败的进程呢?这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道光有学问,但却在执行力和管理能力上有严重缺陷。

从各个方面看,道光满足于积累知识,满足于和大臣谈论知识,但在如何把知识化为执行力方面,却一无所知,也就说,他基本没有什么决断力了。

其实,作为皇帝,道光清楚地知道大清政治出了什么问题,对于大臣们想着法子糊弄自己,道光也非常清楚,但他却任这些大臣们胡作非为,从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来根除这些弊端。

道光当政后期,英国的战舰打上门来了。道光在开始的时候,毫不示弱,决定和英国硬扛。但对于该怎么打这场新的战争,道光却毫不知情。他事先不做任何战争准备,只按照传统方式,对下面下命令。结果,大清的士兵还没有完成集结,英国的军队都已经快打到南京了。

更让人捧腹的是大清在前线已经溃败了,道光竟然还以为自己是获胜的一方。他不停地给前方的官员下指示,都是要乘胜前进,绝不接受英国人的和谈请求。一直到英国人到了南京,道光才发现自己上了大臣们的当。

虽然大清朝的实力要比英国差,但真要认真地打,虽然不能说会胜利,但也不会输得这么惨。

所以,大清的进一步衰败,道光要负主要的责任,他的才学虽然高,但对于治国没有任何帮助,作为帝,他只希望大臣们忠于自己,却不看重大臣的能力。同时,他又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不需要什么建议,这就导致他在对英国的战争中没有采取过正确的决策,最终丧权辱国,成为笑料。

标签: 道光皇帝清朝

更多文章

  • 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有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三国前期的大将非常的多,但是很多都早早就去世了,后期很多将领的出现才会让局势没那么颓然。尤其是蜀汉,前期的将领可以说非常的多,但是后期的时候相继发力,很多大将都相继去世。所以说有很多将领,没有那么出名,但是本身实力是非常厉害的。首先当然是魏延了,

  • 周公瑾死后有什么影响?发生这三件改变格局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公瑾,三国

    大家好,说起周公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瑜在赤壁鏖兵中,火攻之策打败不可一世的曹操,曹孟德。曹操败后,留下曹仁驻守南郡,这个时候周瑜带领部队进攻荆州,几经周转终于得到南郡打败曹仁,而诸葛亮则趁势夺下荆南四郡,荆州富饶靠的是北郡江夏、南郡、南阳这三个大郡,这三个无一例外都被曹操重兵把手江夏有文

  • 历史上华佗真的是因为要给曹操动“开颅手术”才被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华佗,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很多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都以为华佗是因为向曹操建议做开颅手术而被杀的,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而且在古人思想中,开颅就是在杀人,所以曹操认为华佗不是在救他,而是为了害死他,于是就先下手为强,把华佗干了。事实上,根据《三国志》和《后汉书》上的记载,

  • 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何举措?无意间埋下了重大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瞻基,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瞻基,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在古代众多的封建王朝中,不管这个王朝存在了多久,是几百年还是几十年,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刻,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在明朝的时候,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两代皇帝励精图治,使得明朝初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因此也被后人称为“仁宣之治”。可

  • 庄顺皇贵妃:15岁时嫁给55岁皇帝,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庄顺皇贵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庄顺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清朝时期当时有一条规定,那就是年龄只要在13~16岁的女子都要参加选秀,先要经过皇帝的挑选才能够自行婚配。而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造成清朝后宫之中经常会出现老夫少妻的情况。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也是这么一位妃子,她在15岁的时

  • 焦芳是一个小人,他是怎么坐上首辅大臣的位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焦芳,明朝

    大家好,说起焦芳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南阳府泌阳县人焦芳考中了进士。大学士李贤和焦芳是同乡,焦芳便极力讨好李贤,希望得到李贤的提携。焦芳多次出人李贤府中,做出一副老实质朴的样子,和仆人无异。一次,焦芳故作谦逊之状向李贤请教学问,李贤对他说:你取得了功名,没有必要自

  • 戴铎曾是雍正手下最得力的谋士,最后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戴铎,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戴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清的十二位皇帝中,最不容易的皇帝就是雍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一场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中,以最不被人看好的身份,绝地反击,最终赢得皇位。大清的历史中,再没有比雍正继位更惨烈的皇子之争。他一向被后人评价为是最勤奋又最苛责严厉

  • 孙权为什么不能降曹?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三国

    每当一提起孙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很多的经典名言,像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还有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的隆重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 他是东汉有实力的皇帝,汉和帝在位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和帝,汉朝

    你们知道汉和帝的故事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林林总总算起来,我们的王朝差不多诞生过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不少皇帝因为做出了巨大的功绩,所以被留在了史书当中,传扬千古。在东汉也出现过很多厉害的皇帝,刘秀,就是其中一位。不过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东汉的历史,厉害的不止这一位。但是

  •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诛杀三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恪,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诸葛恪为什么会被诛杀三族的文章。都说诸葛孔明料事如神,聪明智慧,在蜀国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亮有始有终有担当,最后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起家族遗传基因的强大,不知你们知不知道他的侄儿诸葛恪在吴国也是个红极一时的大人物。但可惜这个和孔明一样聪明的诸葛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