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贺为什么在位时间那么短?原因是什么

刘贺为什么在位时间那么短?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15 19:59:41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贺在位期间为什么那么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终年才21岁。由于昭帝正值青年、身体健康,因此很多人猜测他并非正常死亡,实则有人故意而为之,而专制朝政的大司马霍光嫌疑最大。原因无他,汉昭帝早慧睿智,颇有其父汉武帝之风,难免会让执政日久、醉心于权力的霍光忧心忡忡。所以,让汉昭帝早些离世,对霍光来讲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由于汉昭帝没有子嗣,所以等到他驾崩后,该由谁来继承帝位,便成为汉帝国面临的头号难题。此时,昭帝的异母兄、广陵王刘胥依然健在,因此有部分朝臣便向霍光建议,应当遵循“兄终弟及”的原则,拥戴刘胥为帝。然而,霍光考虑到刘胥正值壮年、难以控制,加上做事荒唐、不尊法度,一旦当上皇帝必然会闹出大乱子,所以一口予以回绝。

既然刘胥不能继位,那么接下来只能从昭帝的晚辈中进行选择,此时有大臣建议择立皇侄刘贺(昌邑哀王刘髆之子)为帝。霍光思考数日后,觉得刘贺只有18岁、年幼易制,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经与皇后上官氏(霍光的外孙女)、副手张安世商议后,最终决定拥立刘贺为帝。当年六月初一,刘贺正式登基为帝,史称汉废帝。

但让绝大多数人没想到的是,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便被赶下台,由此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同时也是汉朝在任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的任期之所以如此短促,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得罪了权臣霍光,使得君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由此失去继续执政的可能性。导致刘贺与霍光反目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组建自己的执政团队,意在控制朝廷,削弱乃至剥夺霍光的权势。刘贺进京时,把身边值得信赖的数百名郎官全部带在身边,登基后又赐予他们列侯或二千石官员的墨缓、黄绶,将这些人全部安插在朝廷各重要部门内,以此来实现刘贺控制朝廷,削弱乃至剥夺霍光的权势目的。这种企图是如此明显,不能不引起霍光的恐惧和忧虑。

其二,拔高生父刘髆的名分,跟昭帝做身份上的切割,以强化自己的地位。按照宗法礼制的规定,刘贺在继承帝位后,必须遵守“小宗入继大宗”的原则,认汉昭帝为皇考,而不能再称呼刘髆为父亲,而这也是霍光拥立他的先决条件。然而,刘贺登基为帝后,却亲自制作玺书,派遣使者祭祀刘髆的陵园宗庙,并自称为“嗣子皇帝”,明摆着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帝位是继承自生父刘髆,而非昭帝。

其三,通过频繁的征索,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权威,并考察朝廷各部门的忠诚度。据史书记载,刘贺在担任皇帝的27天时间里,不停地向各个官署颁发诏令、征索物品,这种事情,前后竟然有1127起之多,均被霍光指责为错事、坏事,有违朝廷制度(详情见《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但是,刘贺这样做绝非仅仅是出于贪婪,而更大的可能性,则是强调自己的权威,并考察朝廷各部门的忠诚度。

通过以上三点,刘贺明白无误地向霍光说明,他虽然年纪很小,但绝不是一个柔弱胆怯、容易控制的傀儡皇帝,这汉家天下必须由他说了算。然而,刘贺明显低估了霍光的能量,在夺权过程中又操之过急,加上他本身的一些荒唐行为(如召幸昭帝的嫔妃、在守丧期间嬉笑娱乐等等),终于让深感威胁的霍光抓住机会,决定对他实施废黜行动。

同年六月二十七日,霍光经与上官太后、张安世商议后,以“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的罪名,通过不流血政变的形式,宣布废黜刘贺。随后,霍光又大肆捕杀刘贺的党羽,共有200多人被斩首,而更多的人则被流放。刘贺被废黜后,霍光迎立昭帝的侄孙刘病已(戾太子刘据之孙)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即位后,册封刘贺为海昏侯

霍光废黜刘贺后,将他驱逐回昌邑国,但却削夺他的王爵,只赏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来维持生存。等到霍光病逝、宣帝亲政后,刘贺因为谨守臣礼,没有不轨之举,因此被册封为海昏侯,赐食邑四千户。神爵三年(前59年),退位15年的刘贺因病薨逝,终年才33岁。刘贺死后,海昏侯国一度被废,直到汉元帝时期才恢复,并由刘贺之子刘代宗袭爵,这也是后话了。

标签: 刘贺汉朝

更多文章

  • 霍光与昌邑王是什么关系?他们到底谁是夺权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与昌邑王,究竟谁才是夺权者?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5岁袭父爵为昌邑王。汉昭帝于公元前74年四月病卒无后。霍光迎其继位,年19岁。27天后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

  • 皇帝看上容貌秀丽的女子,太后为何坚决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娥,北宋,章献明肃皇后

    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娥,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大宋王朝承继盛唐制度,在选后方面也多有借鉴。北宋的后妃,是非常注重出身的,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想要成为妃子,都难上加难,更不要说皇后了。不过,这一制度也有发展的过程。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位帝王戎马一生,属于打江山的帝王,因此,他们

  • 朱允炆不杀掉朱棣的原因是?怕担上杀叔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允炆,朱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什么不杀掉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初,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叔朱棣

  • 乾隆是怎么对待弘曕的?他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弘曕,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乾隆是怎么对待弘曕的文章。前两年《甄嬛传》这部剧十分火爆,在宫廷剧中可以说是巅峰之作了,看过甄嬛传这部剧的人,应该都知道,甄嬛的儿子弘瞻,他的结局并不是太好,在剧中弘瞻是雍正的第六子,甄嬛的儿子,后因种种原因,过继给了果亲王,他也继承了果亲王这个爵位,然而他并没有

  • 从死囚到开国国君,杨行密的前半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行密,五代十国

    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杨行密,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唐僖宗年间,民不聊生,许多贫苦农民走投无路之下,发动叛乱。而向来富庶的江淮地区。同样叛乱不断。二十出头的杨行密,也加入了叛军的队伍。杨行密出生农家,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成年后的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却常常吃不上饭

  •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真的是乾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清朝

    和珅的最大靠山是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封建社会时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步入仕途便意味着富裕。在教科书中有一篇文章名为《范进中举》,从主人公中举前和中举后,旁人的态度对比来看,足以看出封建官僚的腐败。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古代的官场中,贪污似乎成为

  • 揭秘前燕初代国君慕容皝,儿子全都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慕容皝,十六国

    大家好,我是人物介绍网小编,说起慕容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比起高欢从基层一步步摸爬滚打的经历,慕容皝就要幸运多了,他的父亲慕容廆是鲜卑慕容部首领,还被东晋封为辽东郡公,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慕容皝自幼聪慧,勇武果断,很早就被父亲立为世子。36岁时,慕容廆去世,慕容皝继承了父亲的基业,他的传奇人生

  • 十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揭秘李雄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雄,十六国

    大家好,我是人物介绍网小编,说起李雄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李雄是氐族人,年少英伟,相貌不凡。虽然被一个道士断言将来必成大器,不过年轻的李雄,还没有机会展现他的才华。因为他的父亲李特和叔叔李流,也是叱咤一时的人物。西晋永康二年,李特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率领流民举起了反旗,并且攻占成都,安抚各地流

  • 刘太公为什么每次见刘邦都要俯首称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太公,汉朝

    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为何每次见面都俯首称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二十四史中,汉高祖刘邦被刻画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帝王,不过在司马迁笔下,刘邦却是个不留情面的铁面皇帝。韩信、英布等人被一一诛杀,好兄弟卢绾也被逼走匈奴,刘邦天性凉簿的印象,深深烙在每个人心中。《史记·高祖本纪》中记

  • 张辽为什么会被称为东吴克星?曹魏最强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辽,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克星张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这期要聊的是魏国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文远。张辽他不只赢得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认可,列传的排序都在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人之前,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于是很多人在问,人气指数后来居上的张辽,他到底算不算得上是曹魏的最强武将。在《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