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81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8:46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朝的建立,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总有个发轫之功。

先说李渊起兵反隋,当时刘文静是最积极的急先锋,正是他的鼓动,年轻的李世民才有了信心,决定一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俩合谋,促成了唐国公下定决心,在太原起兵。

但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桥梁。造反这种事情不是小事,弄不好是要“灭九族”的,作为隋炀帝的亲戚,这时的唐国公李渊,担任着太原留守职务,是地方大员,日子过得是很滋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撇下身家性命去干这些勾当的。

刘文静这边是革命热情高涨,但他够不着李渊;李世民虽有做英雄的贼心,但没有给李渊提建议的贼胆,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这时,有一个人就显得很重要、很关键了,他就是晋阳宫副监裴寂,他是李渊的莫逆之交。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他眉目清秀,姿容俊伟,十四岁时便被补任为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裴寂担任晋阳宫副监,刘文静也在晋阳,属于同僚。俩人因职务关系彼此之间来往比较密切,以至于最终成了好友。当时天下已经大乱,裴寂望着城上的烽火,仰天长叹说:“我等卑贱之极,家道空衰,又身处离乱,不知如何处世!”

刘文静笑着说:“世途如此,时事推而可知。只要我们二人携起手来,何愁处于卑贱!”

03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同时兼任晋阳宫总监。裴寂一看来的是顶头上司,便小心伺候。他佩服李渊的气度,一来二往就成了莫逆之交。

有时参加李渊的聚会,偶尔也带刘文静参加。

有一次参加完宴会回来时,刘文静对裴寂说:“李世民绝非池中之物。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

对于这位老朋友的言论,裴寂不以为然,他从内心里是认定了李渊。

你裴寂看不上,我刘文静却是慧眼识珠的。既然看好李世民,就不要傻等了,于是主动的伸出了橄榄枝,后来俩人一深谈竟是志同道合。

看到天下大乱,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个英雄造时势的机会,刘文静安耐不住心底的兴奋,干脆把窗户纸一下子捅破了,直截了当提出让李世民早点拿主意,好举旗起事。无奈此时的李世民就是唐公府其中的一个公子哥,手中并无兵权,又不敢对父亲直言,显得很踌躇。

于是俩人想计策,从哪里找突破口呢?研究的结果是在裴寂这里下手。他们共同给裴寂下了套,后来裴寂果然掉入圈套中,掉入圈套的裴寂只能听凭他们的摆布了。李世民提出让他去当说客,劝父亲起兵反隋,裴寂只好答应了。

后来,裴寂陪同李渊饮宴时,按照往常习惯,又找来宫女陪同。在酒酣之际对李渊道:“二郎(即李世民)暗中招兵买马,欲行大事。我私自让宫女侍奉您,如果事情泄露,一定会被皇帝诛杀。如今天下大乱,盗贼遍布天下。若守小节,难免一死,若举义兵,必能成事。您意下如何?”

李渊则道:“我儿既已定计,就这么办吧。”

李渊终于起兵反隋,最后在群雄逐鹿中顺利胜出,建立了大唐王朝。

当年起兵后,虽然裴寂、刘文静都在李氏这个总集团内任要职,但分成了两个枝杈。裴寂是看准了手握实权的李渊,一路跟随左右,寸步不离;刘文静则脱离了权力中枢,心甘情愿的来到下属李世民的阵营担任客卿。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用现代一个伟人的话说,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渊建立大唐,自己自然是皇帝。而将来的江山是太子李建成的,没有李世民的份,最多也就是王秦王的命。但是刘文静却咬定青山不放松,除了说明他被李世民的魅力所俘获,不能有别的解释。但越是这种纯洁的革命友谊,他们的关系才越牢靠。

大唐建立后,论功行赏,安排职位。结果是裴寂当了丞相,是第一红人。刘文静呢?唐高祖给他派了一个闲差,让他去修正《开皇律》,地位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于是眼红起来。

有件事可以看出裴寂在高祖心中的分量。有一次君臣宴会,喝得差不多的时候,裴寂发出感叹,故作谦恭地辞让了一下,表示既然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就应该告老还乡了。李渊一听就急了,眼泪哗哗地下来,十分动情地说:“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

随即加封裴寂为司空,赐食邑五百户,而且派遣一名官员天天到裴府蹲点,生怕他偷偷挂冠而去。从这件事情足以看出,李渊对裴寂的宠信早已超出君臣的范畴,可以说是深深的倚重了。

刘文静因为嫉妒而生恨意,开始和裴寂对着干起来。在朝堂上,凡是裴寂赞同的他都要加以反对。但是李渊信任裴寂呀,刘文静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回来后只能干生闷气。看着裴寂高高在上的样子,刘文静这个恨呀。从此二人之间感情上有了鸿沟。

06

后来有人告发刘文静要谋反。唐高祖命刑部接管此案,命裴寂与萧瑀李纲一同审讯。审讯结果,萧瑀与李纲都表示刘文静并非谋反,李世民这边又拼命的死保,但这些人加起来也没干过裴寂。

裴寂给高祖进言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正是裴寂的这番话,让唐高祖下定决心要铲除刘文静,秦王的面子也不给了。

刘文静被处斩,抄没其家产,妻子家属没为官奴。

李世民的铁杆哥们就这样送了命。说起起因是刘文静不对,但是也不至于致人于死地不是。自己的铁杆当年都没保下来,秦王自然觉得很丢面子。所以说,秦王李世民经过华丽的转身,变成唐太宗以后,就开始算旧账了。

公元629年,裴寂因一件小事受到牵连。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

裴寂请求留居长安,唐太宗斥责道:“你的功劳、才学,都不足以拥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对你的恩宠,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法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乱,你对此也应担负责任!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这时李渊虽然还活着,但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眼睁睁的看着昔日“老铁”黯然归乡,没办法施救。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了。冤案得以昭雪,始作俑者也得到惩处,还没有完吗?

07

其实我们往下分析,就能知道事情并不简单。现在已经给刘文静平凡昭雪,并且儿子也继承了爵位。也就算可以了,没必要再追究别人的过失了。

大家想想,李世民当权后为了树立形象,在天下人面前一贯表现得宽容大度,他即位之初,曾以既往不咎的和解姿态赦免了数以千计的前太子党和所有政敌,从而赢得了天下人心。

可为何到了时过境迁的贞观三年,却仍然不放过裴寂呢?为什么唯独会对裴寂存有报复心理呢?这样说来李世民的心胸也太小了点吧?

标签: 唐太宗唐朝

更多文章

  • 金日磾是怎么变成托孤大臣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日磾,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匈奴人金日磾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享年70岁。由于太子刘弗陵年幼,武帝临终前封了四位“托孤大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midi)、左将军上官杰、御史大夫桑弘羊。霍光、上官杰、桑弘羊都是大汉臣子,武帝临终托孤可以理解,但金日

  • 同治帝去世后,皇后阿鲁特氏为什么自尽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同治,清朝

    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同治。清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年仅19岁的同治帝病逝于养心殿东暖阁,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75天,同治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离奇崩逝于储秀宫,死因不详,虽然《翁同龢日记》中披露孝哲毅皇后“卧疾已久,今益剧矣”,但根据相关史料来看,这位大清皇后之死并没那么简

  • 卫青手里握着兵权20年 汉武帝为什么从不怀疑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卫青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卫青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青作为汉朝名将,龙城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都展现出卫青的军事才能,卫青手握兵权20余年,汉武帝从不怀疑卫青,很多人认为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所以才对汉武帝忠心耿耿,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而是另有原因。卫青悲惨的童年《史

  • 年轻貌美的孙尚香走后,刘备为何娶了一个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尚香,三国

    对孙尚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孙权的安排下,刘备这个糟老头子迎娶了年轻貌美的孙尚香,做了孙权的妹夫。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

  • 沈万三为帮朱元璋修城墙做了什么事情?最悲剧的炫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沈万三,明朝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沈万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首富,被民间视为财神爷的象征。传说他家中有一个聚宝盆,只要将财宝放入盆内,便可以一生二二生三,无穷无尽。当然,这是别人编的故事,当不得真。根据《吴江县志》

  • 乾隆帝第四子永珹,为何被乾隆送给大臣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永珹,清朝

    对永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这一生有17个儿子,在他这17个儿子中,有7位皇子是夭折,健康成长的皇子只有10位,在这10位健康成长的皇子中,有一位皇子特别的特殊,他的生母就是尊贵的皇贵妃,可是为什么乾隆皇帝却没有把这个皇位继承给他,而是将他送给了大臣,于

  • 历史上真正的大秦宣太后,为人聪慧豪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宣太后,战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宣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宣太后本是楚国贵族的人,后来联姻到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在惠文王去世后,嬴荡继位,称“秦武王”。不久后,他因为举鼎被砸死了。于是,王位又空了,嬴荡没有子嗣,所以只能从他的兄弟里选。这时芈八子看准时机,联合

  • 此女出生时乌鸦遮天蔽日,三天三夜后才散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慈禧太后,清朝

    对慈禧太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社会,皇权统治下,十分相信天人感应,认为很多的天象或者大自然的奇怪现象,都被预示着王朝的兴衰。如七星连珠被认为是祥瑞,在人出生的时候遇到麒麟、龙、千年神龟等,都会被预示这个人未来的不平凡。而下面这个女子出生后,漫天的乌鸦

  • 明悼毛皇后聪明睿智,为何一句话就让自己丧命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悼毛皇后,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悼毛皇后,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她就是明悼毛皇后,她的丈夫是魏明帝曹叡。她曾是曹睿的妾。因为她很漂亮非常受到宠爱。后来曹睿即位。原则上来说妻虞氏应该被封为皇后,但他不想这样做。经过一年的考虑,曹睿最终决定让毛氏立为皇后。虞氏的家人知道后非常生气。她说如果这个国家有这样的女

  • 水浒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是谁?他为什么要逃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进,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水浒传王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水浒传》中重要的反派角色,高俅在书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连清朝当时著名的评论家金圣叹先生也对高俅做出了评论,他指出高俅的发髻就是宋朝管理中心衰落的表现,以及社会动荡是来自当朝管理者的标志。高太尉在奋起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