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被称为 “闽学鼻祖”

揭秘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杨时被称为 “闽学鼻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3/12/4 21:47:08

杨时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杨时,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家,他不仅是将程灏、程颐兄弟的理学思想带入福建的第一人,还是“道南系”的开创者,这在中国理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杨时的故事。

杨时出生于公元1053年,卒于高宗建炎四年,享年八十七岁,在古代实属高寿了。在少年时期,杨时就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才华,他聪明伶俐,非常好学,读书时候,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吟诗作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明溪县一带非常出名,是大家公认的“神童”。

虽然,他后来成为了一位理学家,但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儒学而是佛学。熙宁九年,杨时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参加科举考取了进士,从而有机会步入仕途。而且,在考取进士后,他被授予司户参军,但他却没有选择赴任,而是以生病为理由请辞,开始在家专心研究理学,并出了一本名为《列子解》的书。

后来,杨时到了洛阳,拜在程颢门下,向其潜心学习理学,并与同门的游酢、吕大临谢良佐,成为了程门的四大弟子。当时,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学习佛学,但是。杨时却对理学格外钟爱。在拜师之后,其对于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刻,长进很大,这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杨时的理学思想是他一生的闪光点,他对中国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杨时学成之后,去了徐州,在当地做了司法一职。而且,在杨时为官期间,还撰写了一部书籍,名为《庄子解》。但是,一连出了两本理学书籍的杨时,并没有因此停止追求理学的脚步,相反,他更加努力刻苦,不断钻研。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他去拜了程颢的弟弟程颐,他同样是当时的理学大师。

虽然,此时的杨时,在理学方面已经有了较高的成就,并在这个领域内颇有名气,但是,他依然虚心求教,勤学苦读。最终,不仅继承了程门的理学,还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不断延伸,悟出了更多的理学真理。此外,杨时求学非常刻苦,其求学的过程后来还演化成为了一个成语故事,被广为流传。

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程门立雪”。由于理学大师程颐为官的时候遭人陷害,不仅被免去了官职,还被流放故里。而且,那个时候,理学还算不上是正统学说,所以,备受官方藐视。在这种情况下,程颐决心归隐洛阳,而杨时知道这件事情后,便跟自己的同窗好友游酢一起赶到了洛阳,探望程颐先生。

那时,正好赶上隆冬时节,洛阳城内寒风凛冽,天寒地冻,杨时和游酢二人裹着衣服,背着北风前行,赶往老师的住所。一路上,两个人还不时地对理学进行探讨和分析,两个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于理学的看法。就这样,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赶路,到了第二日黎明时分,终于到了程颐的住处。

但非常不巧的是,程颐刚好不在家,而是去了嵩山书院。虽然,两个人的身子早就冻透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是,因为想念程颐先生心切,所以,两个人决定继续赶路,去嵩山书院找程先生。终于,到了傍晚,两个人到了嵩山书院。满心欢喜的他们,以为可以见到程颐,但没想到的是,人们告诉他俩先生在早晨的时候,已经回家了。说来也真是不巧,没办法,两个人又返回了程先生家。

然而,当他们再次赶到程颐的住处时,先生正在闭目养神。两个人不忍心打扰大师,便站在屋外静静等候先生醒来。等到程颐先生醒来之后,发现二人正站在雪中,连忙把二人迎进门。而这个时候,屋外已经积了一尺多厚的雪。

杨时的理学,既继承了程门的理论,又在其中加以延伸,同时,对于后来的理学大成朱熹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杨时在理学的发展上,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此外,他不仅在理学研究上颇有成就,还对理学的传播贡献巨大,是第一个将理学从北方带到南方,让理学之花在南方竞相开放。

所以,他又被世人称作“闽学鼻祖”。

那么,杨时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作为一代理学大师,杨时一方面是追求理学真理的学者,另一方面是体恤百姓的父母官。之前,我们也提到,杨时在考取功名之后,没有选择做官,而是选择追求心中所想,从老家福建赶到了洛阳,投入程颢老师门下,专心学习理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杨时对于理学的学习是非常痴迷的。

而且,杨时对于理学的学习非常专一,且能够静心学习,不受当时佛家主流思想的影响,这一点非常难得。所以说,杨时是一个在学术上非常专一的人。此外,他在四十一岁时,再次拜师程颐,继续学习理学。哪怕自己在当时的学术界已经小有名气,但依然可以做到虚心求教,非常难得。同时,从程门立雪的故事中,也能体现出杨时不畏艰辛、一心向学、诚心求教、虚心刻苦的优秀品质。

而且,在杨时为官期间,他时刻以父母之心对待百姓,为百姓着想。

他在浏阳任职期间,当地发生了旱灾,他便请求朝廷开仓放粮,拨款赈灾,拯救百姓;当地发生水灾之后,他再次上书朝廷,请求给灾民们减免赋税,竭尽所能为百姓谋利益。

此外,他在浙江余杭县担任知县期间,听说奸相蔡京为了给母亲修建坟地,四处圈地,百姓深受其害,便毅然决然地向朝廷揭发了蔡京的专权,并将其暴政虐民的罪行公布于众。可以说,杨时的这种不畏强权,一心为民的做法,都体现出了他刚正不阿的做人之道,以及诚心服务百姓的为官之道。

标签: 杨时北宋

更多文章

  • 南北朝的真正战神,陈庆之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庆之,南北朝

    陈庆之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那么,他到底有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魏末年,军阀混战,各方的矛盾不断激化,先后涌现出了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割据势力,使得整个社会都陷入到了混乱之中。之后,萧衍为了辅助元颢登上皇位,派陈庆之率领七千军队将其护送到洛阳,这便

  • 她是辽国历史上的奇女子,出身高贵才貌双全却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观音,辽朝

    你们知道萧观音的故事吗?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为您讲解。历史上被赐死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因为功高震主,被君主赐死;有的人因为被人陷害,直接被杀死,还有这么一位辽国的皇后,仅仅因为一首诗,就被赐死,可谓是悲催至极,她就是萧观音,辽道宗的第一位皇后。萧观音出身高贵,而且从小就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可以

  • 韩信早年连饭都吃不起 后来是怎么成为一代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名将韩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真正能被称为“军神”的人只有那么几位,然而韩信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韩信在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也足够让他名垂千史。在《史记》中有着很多关于韩信的描述,他也是在众多历史人物之中被刻画

  • 裴炎为什么写了两个字就被处死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裴炎,唐朝

    说到裴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都说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心思不能随便琢磨,否则转眼就能人头落地,自古以来,有很多大臣就是因为一些模糊的原因而被皇上处死的,有的是真的有事,但是有的其实也是被冤枉的,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大臣,就因为写下了“青鹅”这两个字,就被皇上处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不得不提起我们今天

  • 秦琼是谁?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琼,隋朝

    大家好,说起秦琼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

  • 刘裕为什么要屠杀尽司马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裕,南朝

    对刘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裕是刘邦弟弟的后代,自从汉朝没落之后,刘氏家族就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虽然后来刘备有想过要兴复汉室,但还是以失败告终。刘氏家族落魄到什么程度呢?刘裕的家境十分贫寒,他的父亲因为无力抚养他,还想过要抛弃这个孩子,好在有刘敬之的母亲善心

  • 从一而终是什么意思?跟房玄龄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房玄龄,唐朝

    房玄龄的从一而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话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两人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合称“房谋杜断”,成为一段佳话。当时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为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的道路做出了巨大贡

  • 卫青死后 汉武帝为什么对卫青家族赶尽杀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青,汉武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卫青家族故事,欢迎关注哦。卫青出身微贱,本是私生子,少年时替人牧马为生,成年后为平阳公主的骑奴,其姐卫子夫生的仙姿玉貌,后被汉武帝刘彻相中纳为嫔妃(后生子被封后),卫青也由此成为武帝的亲信。汉武帝大胆破格提拔卫青为车骑将军,统军迎击匈奴,汉帝国反击匈奴的战

  • 身份显赫的乾隆皇帝,一个小小的部下为何敢抓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勋,清朝

    高勋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高勋是山海关人,他忠于职守,诚实正直。雍正年间,他从外地调到旅顺水师营当领队,当时,军营里有严重的种族歧视,汉族和满族官兵虽然是同工,但是,他们在其它方面的待遇却不同。于是,高勋就到盛京请求给汉族官兵加薪,这样的行为受到了许多官兵的赞扬。

  • 顺治深爱董鄂妃,为什么没有把她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顺治,清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顺治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君主,他的一生中,曾经先后册立了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被他废掉,降为侧妃,第二位皇后也曾想废掉,但未能成功。顺治皇帝为什么会两次废后?在福临14岁的时候,清朝皇室早已为他选好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