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这边的思念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杀刘据的后人

汉武帝这边的思念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杀刘据的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87 更新时间:2024/1/3 23:22:48

对汉武帝杀刘据后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90年,汉武帝幡然醒悟,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是被逼起兵,本无反意,于是在长安特意修建一座思子宫,又在刘据自杀之地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表达对儿子刘据的思念。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其中就包括刘据之孙和唯一血脉刘病已,时年刘病已不足四周岁,但在监狱已经生活近四年。

汉武帝一面思念刘据,一面又要杀死刘据之孙,让人有些精神错乱,汉武帝这是什么意思呢,其中又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历史?

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卫氏等诸多政治势力遭到清洗,是改变汉朝历史的一次政治风暴,前后死亡数万人,整个长安血流成河。

起因是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用巫蛊咒汉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长子卫伉皆坐诛。

按说,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或是汉武帝疑心还有刁民要害他,或是汉武帝发现还没找出真相,于是又命令江充为绣衣使者深挖巫蛊之案,至此巫蛊之祸正式爆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太子刘据之死。

江充与刘据有矛盾,又牵扯到太子之争,就与韩说、苏文等人诬陷刘据谋反。此时,汉武帝待在甘泉宫,除了江充等人谁也见不到,刘据恐惧之下,起兵诛杀江充,后来遭到汉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儿孙相继遇难,除了还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

第二阶段:武帝幡然醒悟。

到了第二年,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有不实,汉武帝逐渐冷静了下来,知道刘据只是自保并无反意。此时,守卫汉高祖祭庙的郎官田千秋又上紧急奏章,为刘据鸣冤,让汉武帝“幡然醒悟”,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对刘据兵刃相加之人,也被满门抄斩。

班固的《汉书·武无子传》中记载,壶关三老令孤茂上《讼太子冤书》于汉武帝之后,“书奏,天子感寤”;刘据自杀之后,“上既伤太子”,于是下诏封帮助过刘据的新安县令史李寿为邗侯,平民张富昌为题侯.......不仅如此,汉武帝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便特修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

至此,巫蛊之祸基本结束,前后死亡数万人。

根据史书描述总结一下,太子刘据自杀之后,不难看到一个“追悔莫及”的汉武帝形象:

1,报复参与谋害刘据之人,包括丞相刘屈氂等相关人物被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自杀,牵连甚广;

2,奖赏帮助刘据之人,比如李寿、张富昌等;

3,建思子宫、修归来望思之台,以表达对太子刘据的思念。

上文说了,在巫蛊之祸中,刘据还留下唯一血脉刘病已。按照正常逻辑,刘病已是刘据唯一在世后人,汉武帝又如此悔恨、如此思念刘据,那么必然善待刘病已才合理,但事实却让人难以理解。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曾孙(刘病已)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案发后,丙吉(邴吉)以原来廷尉监的身份征召来京,到郡邸狱追查巫蛊之事,在监狱之中,丙吉就遇到了刘病已。由于丙吉认为卫太子无过,刘病已更无过,就挑选了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的房间哺育刘病已,并给予一些衣食照顾。

公元前87年,刘病已尚不满五,已在监狱生活了近4年,这一年汉武帝病重,突然命令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所谓“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所杀名单之中,就包括刘病已。

刘据之死,让汉武帝“追悔莫及”,而刘病已作为刘据唯一血脉,汉武帝又为何要杀死他?

笔者认为,刘据自杀之后,所谓汉武帝的“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只是史官们的一厢情愿,本质上汉武帝根本没有太多后悔,否则为何如此对待刘病已?说到底,只是汉武帝的权谋手段,刘据之死,汉武帝或许悲伤,但很快就被抛到脑后,建思子宫等只是借刘据来制造舆论,营造刘据蒙冤,从而给清洗江充、苏文等另一系人马提供合法理由。这就叫“搂草打兔子”,经过巫蛊之祸案,将朝中或魑魅魍魉、或暗中反对者一下子全部清洗。

汉武帝后期,由于穷兵黩武导致国内空虚,且远征匈奴多次不利,造成国内民怨沸腾,朝中非议者众多,加上汉武帝多次表达对太子刘据不满,让皇位之争又暗流涌动,这些对汉武帝掌握大权不利,于是正好借巫蛊之祸重新洗牌。

总之,汉武帝的确是一个权力生物,薄情寡恩。

了解了这一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何汉武帝无视刘病已、甚至还要杀了刘病已了。

1,公元前87年时,汉武帝已经病重,开始准备后事了,当时汉武帝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为此还以“母壮子幼”为理由杀掉其母钩弋夫人,自然不在乎杀死刘病已。

2,作为前太子后人刘病已,自然最好是死,既防止有人拿刘病已做文章,又防止刘病已咸鱼翻身之后为刘据翻案。

3,汉武帝病重,往来于长杨宫、五柞宫之间,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于是汉武帝命令郭穣将官狱中犯人全部处死,其中就包括刘病已。所谓望气者之语,笔者认为有阴谋成分在其中,目的就是除掉刘病已,但瞎猫遇到死老鼠,刘病已后来果然成了皇帝,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宣帝。

幸运的是,郭穣行动遭到丙吉阻碍,言:“皇曾孙在。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丙吉紧闭监狱大门,让郭穣无可奈何,最终离去,并弹劾丙吉。最终,《汉书

魏相丙吉传》中记载: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这是上天让这样做的吧。”因赦天下,刘病已得以出狱。

汉武帝宣布大赦天下之后,没几天就驾崩了。但或许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终之前汉武帝还留下一道诏书: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让刘病已皇族地位得到法律肯定。

临终之前的一时善念,让刘病已成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唯一一个狱中长大的皇帝。更为重要的是,汉宣帝刘病已完成了汉武帝未竟之业:彻底击败匈奴,让匈奴臣服于汉朝。

参考资料:《汉书》

标签: 汉武帝刘据

更多文章

  • 朝臣们都看好胤禩,最后却是雍正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禩,清朝

    清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出身在辛者库,是特苦逼的事,只能在宫里干一些粗重活。而身为辛者库,良妃被封为妃子,是清朝里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无奈在子凭母贵的清宫,良妃为康熙所生的第八个儿子胤禩,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出身的卑贱,反倒让胤禩自励奋发,他长成了一位天资聪

  • 阎行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阎行,三国

    阎行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岳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遂长期割据西北,和羌人友善,是西北比较有势力的军阀之一。所以,尽管他屡屡反叛朝廷,三国早期的当政者也对他无可奈何,只能是拉拢羁縻,即便是曹操下决心将西北军阀一锅端,韩遂也还是成了漏网之鱼。但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独立,在

  •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生活有多“放荡不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皇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身为明代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又从改革家张居正手里接过了盛世江山,运气颇好的万历皇帝,却是从亲政起,就启动了“胡作”历程。待到他撒手人寰时,曾经那个国富民强的大明朝,竟已是千疮百孔的崩溃边缘,更成了明末君臣们扛不动的大锅。明朝灭亡的原因

  • 王世充打败了李密为什么会输给李世民?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世充,唐朝

    王世充打败了李密为什么会输给李世民王世充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汉族人,而是一个西域人,然而这并不影响王世充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发挥他自己的价值。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野蛮粗鲁的人,他从小就喜欢阅读,跟别人争论一些学术上的问题,并且总是会把自己的观点说得很厉害,别人无法反驳他的观点。并且他很会安排事情,总能

  • 姜嗣宗为什么会丢掉自己的前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嗣宗,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姜嗣宗为什么会丢掉自己的前程的文章。在古代封建社会,谁都对于官场的晋升而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然而,在封建官场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有时候,一句话失当,就可能送掉大好前途,甚至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比如,唐朝武则天时代的姜嗣宗。武则天临朝称制前,已

  • 郭孝恪作为唐朝名将,为什么打仗时会孤立无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孝恪,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孝恪在战争中为什么会孤立无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唐朝有一位开国名将叫做郭孝恪,他的名气其实根本就比不上很多的开国元首。但是他的功劳却是相当巨大的,如果没有他的话。可能当时的唐朝并不会有如此的盛况。而且很多的史书都对他没有记载,于是最有名的

  •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一个武将李君羡?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

    大家好,说起李君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末秀才刘春霖因为名字取得好,让慈禧太后觉得是个好兆头,就钦点了状元。这个故事据说是假的,但在唐朝的历史上,却真实地存在着一个因为名字被杀的人。这个人叫李君羡,是唐初的一名武将。李君羡是武安人,在隋末群雄逐鹿中,跟着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逐鹿中原。他作战勇敢,

  • 薛举是什么人?唯一完胜李世民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举,唐朝

    说到薛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唐太宗李世民戎马一生,平生大小数百战鲜有败绩,唯一以惨败告终的战事便是浅水原之战,而对方主帅薛举也是唯一完胜他的名将。作为唐朝最大的“克星”,若非他暴病而死,薛举极可能会让建立不到半年的唐朝覆灭。那么,让唐朝闻风丧胆的薛举,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

  • 桓灵是什么人?竟让刘备叹息痛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桓灵,汉朝

    每当一提起桓灵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灵究竟是谁,为何会让枭雄刘备叹息痛恨呢?刘志(132年—167年),即汉桓帝(146~167年在位),字意,生于蠡吾(今河北省博野县),汉章帝刘炟曾孙

  • 唐高宗为什么会反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高宗,唐朝

    唐高宗为什么会反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人物介绍网小编告诉你。世人都是知道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父亲高宗的功劳,其实,在大唐的建立上,高宗也是建树颇丰。只不过因为太宗的皇位是活生生的杀兄逼父夺来的,所以为了烘托自己的功劳以及表现自己当权的正统性,所以太宗将历史改编,让自己成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