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亚夫是什么结局?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他

周亚夫是什么结局?汉武帝为什么要逼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3/12/4 15:15:46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亚夫是什么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就是在周亚夫的父亲周勃的主持下,才从边远的代王被迎入长安,立为皇帝,继承大统。不过,汉文帝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强行命令仍然在世的汉朝开国功臣就封,也就是各自回到各自的封地上去,不允许留在京城了。

汉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汉文帝本来是刘邦的儿子中并不怎么起眼的一个,所以才被分封到边远的代国去了。汉惠帝时期,吕后逐渐专政,汉惠帝死后,吕后直接称制,吕后的兄弟子侄吕产吕禄等人掌握禁军,控制朝廷,刘邦打下的江山,差点就改姓了吕。吕后死后,周勃等人刘邦长子刘肥的齐王系后人的政治和军事支持下,才发动政变,铲除了吕氏势力,汉朝才没有被颠覆。

在齐王系子孙参加铲除吕氏势力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最大,出钱出力出人,铲除诸吕之后,要从高祖子孙中找人来继承帝位,他们当然是最有优势的。所以,齐王系诸侯都很卖力,冒了很大风险才取得成功。

但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并不这么看,他们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铲除诸吕,不只是为了“安刘氏”,更是为了保住他们作为军功集团的特权地位。在他们看来,刘氏子孙当皇帝,作为汉朝开国功臣集团的共主,这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局面,但他们并不需要一个过于强势、能够威胁到他们的权势的皇帝。所以,齐王系诸侯并没有被他们视为合适的人选,最后选择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实力的汉文帝。

所以,文帝当时得到要去长安继承帝位的消息之后,很犹豫,不敢去,怕自己完全变成功臣集团的傀儡,最后没有好下场。他的下属就劝他,这时候刘邦子孙还有很多实力很强大的诸侯,有他们在外面策应,功臣集团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这才到长安就登基。

文帝当皇帝之后,自然也不愿意当一个傀儡皇帝,而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皇帝。所以,他登基不久,就和功臣集团之间发生了冲突。他想给舅舅封侯,提高舅舅家的政治地位,功臣集团表示反对,非刘氏不得王,非功臣不得侯,这是高祖皇帝和功臣集团的约定,谁都不能违约。

文帝受挫之后,很快就意识到了功臣集团对他的制约是非常强大的。

当时还有一个潜规则是,九卿以上的朝廷高官基本上都由功臣集团垄断,丞相也基本上都由功臣集团尤其是丰沛从龙的功臣担任,其他人不能染指,哪怕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也不行。更重要的是,当时皇帝的内廷机构还很小,朝廷日常行政事务处理主要是丞相把持。功臣垄断了丞相位置,就等于实际上垄断了对国家的日常管理权。而这时的皇帝正是周勃。

所以,到第二年,文帝在基本上站稳脚跟,稳住基本盘之后,就断然下令,要求在长安的已经封侯的开国功臣们都各自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不许继续在长安待着了。功臣们虽然很不满,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这里面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功臣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人会投机。比如陈平在吕后时期就马上倒向吕后了,并没有完全和功臣集团站在一边。

文帝的做法当然也很聪明,并不是马上就用自己的人,而是让周勃就封之后,让当初和周勃一起铲除诸吕的灌婴继任丞相。所以,周勃虽然有些犹豫,但很快也就接受了命令,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一直到文帝四年,灌婴死后,才由文帝从代国带来的亲信宋昌继任丞相。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时候功臣集团妥协是有条件的,也就是他们的爵位不仅可以由子孙继承,而且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他们的政治特权,也就是他们的子孙可以继续担任朝廷高官,把持朝廷的军政事务。也就是说,这时候文帝并不是一次性完全剥夺功臣集团的特权,而是逐步往里面掺沙子,来分化和瓦解功臣集团。

所以,到汉景帝继位的时候,虽然已经出现了个别非功臣出身的高级官员,但主体仍然是功臣集团的子孙,也就是二代们。比如周亚夫就是周勃的儿子,灌婴的儿子灌夫这时候地位也比较高,汉朝中央政权仍然大体上在刘氏皇帝和开国功臣集团共享权力的结构之下,实际上有些类似于贵族共和政体,皇权并不绝对。

景帝即位之初,对他威胁最大的主要还不是功臣集团,而是关东诸侯,也就是他的叔伯兄弟的那些藩国们。所以,他刚一继位,就和晁错等人筹划着削藩的事情,从而引发了七国之乱。不过,在周亚夫主持之下,这次叛乱只持续了三个月,很快就被平定了。景帝继位之初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也就是打压诸侯王,扩大中央集权。

关东刘氏诸侯王与中央的功臣集团实际上构成了文帝时期的一个国家政治平衡机制,一方面时用诸侯王来制衡朝廷的功臣集团,另一方面也是用功臣集团来震慑诸侯王,毕竟相比之下,功臣集团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更丰富。

七国之乱后,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既然诸侯王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那么相应的功臣集团的权力就必须缩小,否则就会危及乃至侵蚀皇权。此外,这时候汉朝建立已经将近六十年了,皇帝已经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吕后称制和汉文帝四个时期,而功臣集团也延续到了第二代,如果这时候还不能打破功臣集团的政治垄断,皇权就很难扩张。

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本身就需要找一个理由和机会来打压功臣集团。而这时候功臣集团二代的领袖毫无疑问就是刚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功的周亚夫,拿他开刀就能敲山震虎,起到震慑功臣集团的作用。所以,在接到举报之后,周亚夫就被下狱调查,结果他很配合的就自杀了。

在周亚夫自杀之后,汉初军功集团也就步入了衰退期,政治上的特权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开国功臣后人以各种原因被削除爵位,有的甚至被族诛。到汉武帝继位时,功臣集团基本上就已经七零八落了,已经无法继续威胁皇权。这样,汉武帝才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皇帝集权制度,之后又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成为千古一帝。

标签: 周亚夫汉朝

更多文章

  •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功臣,为什么会被陷害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文静,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晋阳举兵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时怎么样处置隋炀帝派在李渊的两个眼线,也就是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隋炀帝对李渊并不放心,让着两个人随时通风报信,所以必须铲除这两个人,所以在举兵之前多少感觉到了李渊的异志,在这种情况下先下手

  • 战国时期著名商人,白圭为什么没有范蠡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白圭,战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主要讲述的人物是范蠡和白圭两人,他们都是经商大师,很早就被商人们奉为祖师爷,两者都被后人当做财神爷,设立了牌位,用于供奉。实际上,他们两人处在的时期非常相近,而且也有类似的经历,为何白圭的名气貌似不如范蠡?我们先简要了解他们一生的经历。师从大师,皆曾经为人臣子说起来,范蠡和白圭两人

  • 什么是肃清政策?洪武帝害死了多少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武帝,明朝

    洪武帝肃清政策,害死多少对王朝有贡献的官员,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取得天下后建立起王朝,不愿让给任何人的想法是很自然的。对此,洪武帝用恐怖政策来实现。此外,为了平安地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他不希望出现掌握过多实权的人物。汉初韩信等建国功臣被挨个肃清,而洪武帝的肃清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定都南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太鱼朱元璋起兵之后采用谋士冯国用的建议迅速攻占六朝古都的金陵并改名应天府,本来其仅仅是想据有金陵这座帝王之气的城市作为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再图霸业,可在谋士刘伯温的劝说下朱元璋暂定南京为帝都,并决定在全国统一后重新筛选都城。可终其一生朱元璋都没有迁都,反而

  • 常遇春有多强?骑兵最强将领,却爱屠城杀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有多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朱元璋之所以能推翻元朝一统天下,除了个人文治武功外,绝对离不开忠心跟随他起义的文臣武将,他们全部都立下了不世出的卓越功勋。可当大明朝建立后,国家各种事务安定下来,这些忠臣良将却几乎全部遭到了朱元璋的屠戮。但有一员大将,高官厚禄,战功赫赫,性格

  • 朱棣是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的?三年后率兵攻陷京城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朱棣是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的的文章。明朝的皇帝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太熟悉不过了,明=朱元璋从小就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事情,最严重的时候差点因为没有食物而被活活饿死。后来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一个无名小卒走到起义军的统领位置,但是

  • 宋仁宗生母是谁?揭秘其生母的悲剧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仁宗,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仁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影射的正是宋仁宗。历史上,宋仁宗的生母确实不是刘娥皇后,而是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身为皇后身边的侍女,李氏是如何在皇后眼皮子底下,有了一次与皇帝的邂逅?她诞下皇子,却在生前始终不能与子相认,一起来看看宋仁

  • 吕布的原配是谁?貂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跟貂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貂蝉,一直以来都是被认定为是文学作品编造的人物,虽然如今有一些所谓的“貂蝉故里”,但是这些不过是由于旅游行业所引起的一种虚假营销而已。在《三国志》这本正史中,便是描述道,吕布和董卓在王允的计谋下最终产生了龃龉,但是其中所牵扯到的女子其

  • 宋光宗赵惇的皇位是怎么丢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惇,宋朝

    被皇后坑掉皇位的皇帝赵惇。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遵从“百善孝为先”,孝顺是考验一个人品格的最有力的证据,特别是在古代,如果有人被贴上了“不孝”的标签,就会被所有人唾弃,但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位皇帝,他可以说是“不孝”的代表,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葬礼也没参加

  • 黄权为什么要投降魏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权,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权为什么要投降魏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豪杰辈出,武将谋臣更是叱咤风云,投靠各自的主公,帮助他们匡扶天下,扩张实力。在经过的不断地征战之后,天下大局基本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三个国家里,魏国地处中原,可谓是实力最强的国家,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