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4/1/21 14:02:24

刘邦任泗水公时曾奉命押送农民去修陵墓,谁知在路上便跑了一大半,刘邦眼看自己若赴目的地也是难逃一死,途径丰西沼泽地时索性一了百了将剩下的农民都放了,一个人独自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其中有一部分农民自发的愿意跟从于他。

刘邦踉踉跄跄地行走在途中,一个在前方探路的农民突然转而向后跑来,建议全体掉头后退,因是前方有大白蛇挡在路中难以通行。此时的刘邦借着酒劲说到男子汉大丈夫步行天下有何不敢的。说罢便独自走到人前,拔剑一挥将蛇斩断,白蛇从正中一分为二。众人见状便随之继续向前行进。

斩蛇后,刘邦领着众人浩浩荡荡走了一段路,此时的刘邦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便倒地昏睡过去。其队伍走在最末端的农民逐渐走到刘邦斩蛇的地方,正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坐在路边嚎啕痛哭,遂上前问其所哀何事。老妇人回答称其痛哭是因为儿子被人斩杀了,农民再问其详,老人说其子为白帝的儿子,幻化成白蛇横在路中,如今被炎帝的儿子给杀害了,遂伤心至极在路中痛苦。

听罢众人无人相信,认为其胡言乱语不愿理会,正在此时,老妇人竟忽然便消失不见了,尾部的人立马赶到前面向刘邦禀报这一事件,刚巧其已酒醒,听闻此事心中忍不住洋溢喜津津的自豪感。

此事让随从于他的人对其更为敬畏,认为其是注定的天子,也让刘邦的起义称帝染上了些许神秘色彩。

秦末刘邦到底是哪国人

汉高祖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国家更迭频繁。就因此也烙下了后人对他来历国别的争论。若问刘邦是哪国人,还需从刘邦的祖先开始问根。

在汉书刘邦本纪有记载称。刨根拨盘,刘邦的家族是没落了不知几代的商朝唐国贵族,时过境迁又成了西周杜国,东周晋国范氏后裔。晋国历经了六卿大战,范氏眼看战势不利出逃到了秦国。晋国分崩离析后,范氏迁居到魏国当了普通百姓,并改姓刘。

后秦王起兵讨伐魏国,军队改造水网,采用水攻。魏国都城大梁被水漫金山,百姓苦不堪言。刘邦的爷爷又一次被迫背井离乡,迁移到了楚国。那个地方就是后来刘邦的出生地沛县丰乡。当刘邦诞下之时,楚地还未被秦所覆灭。因此可以说,刘邦的祖籍在魏国,出生地在楚国。

在攻下韩赵魏三国后,秦国把矛头对准了楚国。楚国在今天的河南中部以南。公元前223年楚国昌文君被杀,楚国兵败,沛丰战事平息,后率属于秦国泗水郡。至此以后,刘邦就从楚国人变成了秦国人。他当过泗水亭长,按现在看算是秦国的公务员。

刘邦带兵扑灭秦国和项羽争夺天下,胜利后成就一统大业想必妇孺皆知,不必多言。刘邦的结局自然属于汉朝人。

这样分析一下,刘邦是哪国人就理顺了。他祖籍在魏国,出生于楚国,当过秦国人,死时是西汉人。

汉高祖刘邦有何高明的用人之道

刘邦不懂兵法,不会打仗,而他却能称霸天下,统一汉王朝,他的天下几乎是他手下的谋士将才为他打下来的,不得不说是他极致的用人之道带他走向一步步的成功。

纵观刘邦用人,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人尽其才。刘邦广泛吸收各种人才,有的人怀才不遇在项羽手中不能得到重用,而刘备却有一双伯乐般的慧眼,将有用之人尽收囊中,且礼贤下士,各司其职,各扬所长。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特长,互相配合,形成有效的整体。

其次,不计前嫌。刘邦对于有过的、恶劣的、甚至有过谋反念头的人,均一律从自己身上反思找原因,对有用之才不会怀恨在心,反而加封行赏,使有用之人可安心在自己部下效忠于自己。

一视同仁也是刘邦用人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一同打天下的生死之交,或是敌方归降于他的叛军,刘邦均能公平礼待,赏罚分明,正因如此才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威信,引得众人纷纷投靠于他。

此外,面对部下,刘邦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为人处世讲求真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良陈平等人才均视其为知己好友,得到真心对待,便能为其奔波效命。

刘邦对自己看中的人十分信任,无论出谋划策或是行军制定战术,刘邦都完全相信手下的谋士将领,善于纳谏。且在战争时期,为求胜利便要不拘小节,把一个人的才能看得比品德更加重要。

最后便是军纪治理上的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便能严军纪正军风。刘邦论功行赏的管理手段,才能使手下愿意多出力,多得功。

正是刘邦如此的用人之道,才能使他步步为营,夺得天下。

标签: 汉高祖刘邦

更多文章

  • 揭秘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义隆

    刘义隆是中国历史上刘宋王朝的第三任帝王,他在位的三十年统治被后人称为“元嘉之治”。但这期间因为三次指挥错误的北伐战争而使国力大受损失,其中尤以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事件影响最甚,那么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发生于何时?这一惨败之战的过程又是怎样呢?图片来源于网络王玄谟出身于南朝世家,其祖父及父亲皆担任过北

  • 建功立业易功成身退难:那些让皇帝超宠爱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将

    清明廉政的皇帝,喜欢公正廉明的好官;昏庸无能的皇帝,喜欢阿谀奉承的谄官;凶残暴躁的皇帝,喜欢手段狠劲的毒官;但无论是清明,昏庸还是残暴,作为一名皇帝,最喜欢的还是那种懂得进退,适可而止的“糊涂官”。网络配图No.1:范蠡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

  • 战国燕太子丹最后是被生父杀死献给秦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燕太子丹

    战国时期七国相争,秦国逐渐独大。秦王先后灭了韩国,魏国又开始攻击赵国。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作为人质扣押,被秦王凌辱。太子丹亲眼看着秦王的残暴和狼虎野心,担心弱小的燕国也即将被灭亡,于是从秦国逃走回到了燕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子丹回到燕国后,日夜忧思,想出了找人刺杀秦王的计策。他拿出自己的财物遍寻可以对抗

  •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何要退避三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文公

    导读: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报恩故事。话说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当然也到过楚国。在楚国期间楚成王十分高兴,天天款待他。晋文公也就是重耳十分高兴,答应如果自己回国当君主,一定会两国共好。共建美好家园云云。网络配图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

  • 元朝皇帝元武宗即位后为何出现“经济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武宗

    中国历史极为悠久,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在这些朝代中,人们对蒙古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十分熟悉,但对于整个元朝却仍然是相当陌生的,可能提起孛儿只斤·海山这个名字,大家会直接无感忽视掉,那么今天就具体来看看元武宗海山简介,从元武宗海山简介去了解一下海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元朝的皇帝,在元武宗海山简介

  • 汉武帝重要的四个女人:一人早死三人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重要的四个女人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的著名皇帝。他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不朽丰功伟绩,不仅使汉朝在他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同时,汉武帝刘彻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物。做为一个“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的男人,汉

  • 三国无法解释的迷案: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想做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的蜀国,是刘备一手创建起来的,刘备蜀汉依靠的就是“刘关张三结义”及赵云等人的兄弟伙核心集团,再加上所谓“仁义布四海”策略收买了人心,最终吸引到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该国的建立—–以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并夺取汉中为标志。刘备一生与曹操交战无数次,仅有此次大胜曹操,并强

  • 汉武帝因为迷恋一个女子 损失了十万士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

    皇帝大都好色,究其原因是他们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女人。西汉的汉武帝先宠爱陈皇后,因陈皇后不能生子,又移宠卫皇后,卫皇后年长色衰,再宠爱王夫人和李夫人。特别是李夫人,这位李夫人生前赢得汉武帝的三千宠爱集一身,死后还赚走了汉武帝的无限思念,若干年后又获得了汉武帝接班人汉昭帝封的皇后头衔

  • 解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下西洋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3页给出的答案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

  • 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贪官

    导读: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只不过是水平不一而已,有的小贪敛财敛色,有的大贪杀人夺权。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贪官,看看他们所作所为。1、明代严嵩:两父子控制吏部兵部受贿严嵩,字惟中,乡试中举后授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爬上了不得内阁宝座。按照高官荫子的规定,其子严世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