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白起:一举成名天下知 灭韩魏联军24万人

秦国白起:一举成名天下知 灭韩魏联军24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1/15 22:00:14

核心提示:山西省高平县有一种传统小吃,已有两千年历史,是一种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皆因白起过于残忍而来,一日之内,坑杀四十万降军。

三家分晋

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魏国逐渐衰弱,秦国和齐国由于国内变法(商鞅变法、邹忌变法)的成功,日益强盛,成为西、东两大强国。

韩魏联盟

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河北省武安市南,白起夺取了新城,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两军对峙

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

瞻前顾后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军主将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魏军主将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战前部署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针对韩魏联军的部署,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 。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

伊阙之战

白起又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被迫在伊阙山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战争影响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魏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此战,是白起的成名战,也是秦国成为大国而后统一六国的开幕之战。若干年后,赵国一位青年名将横空出世,同样是成名之战,公元前260年的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点,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给了——战魔白起,白起用40万赵军的尸体告诉他——不是每个名将都叫战魔。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古代十大失意的汉族名将!壮志未酬 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名将,王玄策,冉闵

    历史的更迭,君主的更替,需要谋士的改革,当然也需要武士来打天下。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黄沙滚滚,敌军纷纷,将士们的生命早已经轻如鸿毛。为了国家的安定,战场上的士兵没有一个不是在提着脑袋打仗的。话说,在战场上为国家抗阵杀敌,为君主建功立业,本应该是封侯加爵的事情,却偏偏有这样一些大将战功赫赫却青史无名,

  • 杨坚身为开国皇帝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坚

    皇帝,历来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哪有被女人逼得哭哭啼啼、“离家出走”的道理?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历史总有无限可能,翻开正史,这种千古奇闻竟然真的存在!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被老婆骑着脖子拉屎的惨剧,就发生在隋文帝——杨坚的身上。由于管束甚严,隋文帝长期“惧内”,他终于无法

  • 崇祯作为最有尊严的亡国之君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

    崇祯做皇帝的时候,明帝国已经就剩一堆烂摊子了,各方面都迫切需要恢复和改善。所以他勤政为国,但勤政不代表能救国,加上内忧加外患,明朝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在亡国的最后时刻,我看到了一个悲情的崇祯。李自成军攻入北京的时候,他长叹一声:“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他投降,被他一剑刺死。投降?我乃大明之主,誓死不降

  • 揭秘武则天为何对酷吏先用后杀?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酷吏

    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地位,实行铁血政策,重用酷吏,打击潜在的政治敌人,借此稳定政局。那么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这两个杀人魔王又落得个何等的结局呢?有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意思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作为自己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紫金山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

  • “虎爸”朱元璋是用怎样的铁血手腕教育朱棣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朱棣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留给后世的,有俩大光辉形象:铁腕君主,温情丈夫。身为君主,朱元璋治国强硬坚决。对北元狠打到底,国家强力干预经济,优厚到空前的全民福利,都是前朝不敢想的大手笔。监督执行严格到凶残,各省驿道常被囚车堵路,车上牢笼里塞满腐败分子,一路悲催供百姓看猴似的围观。这样的铁腕领导,三百多年后编

  • 大清太后慈禧平时最为喜爱的美容方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

    第一道,银耳。银耳,又称为白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养颜美容品。能够补肾强体,固精调血,润肺止咳,补气补脑,强心美肤,尤其是能够滋阴养颜,养肤润肤,对于女性的养颜美容,有特殊的疗效。第二道,泡手。侍女用热手巾先把西太后的手包起来,侍水的宫女则端来

  • 刘仁轨是怎么死的 死后武则天为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仁轨,唐朝宰相,唐朝名将

    刘仁轨是怎么死的 死后武则天为他做了什么刘仁轨(601—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唐朝名将。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

  • 国家灭亡 花蕊夫人的一首诗让14万男儿羞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花蕊夫人

    后蜀最后一个皇帝叫孟昶,懂得享受。要知道四川素来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而且特别出美女,孟昶就广征蜀地的美女来充实自己后宫,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孟昶的后宫里,有一人很受孟昶的宠爱,这个女人便是花蕊夫人。孟昶天天与花蕊夫人作乐逍遥,偶尔还要吟诗助兴,好不快哉。孟昶自顾自享受着,却不知中原地区赵匡胤黄袍加身

  • 秦国历任相国功劳排名:魏冉、吕不韦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冉,秦国,宰相,吕不韦,樗里疾,李斯,

    1、公孙鞅(商鞅)他的变法使秦国有了争霸的资格,但也仅仅是有了资格而已,并不代表秦国一定胜出,因为其他国家如楚国等也在变法,秦国只是拥有了和这些国家平起平坐的机会2、张仪第一个提出秦国应该一统天下之人“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