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施有哪些故事?夫差待她如何呢?

西施有哪些故事?夫差待她如何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85 更新时间:2024/1/22 4:08:53

春秋时期,越国出了一位绝世美女——西施。她出生在浙江诸暨南的葶罗山下、浣江边一个幽雅的小村庄里,全家靠父亲砍柴卖柴为生,生活并不富裕。

西施被人发现她的美貌,走出水乡山村,既是偶然,也是她的悲剧。当时,她的国家越国的国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国君被俘,人民也成了吴国的奴隶。为了复国报仇,吃尽了苦头的勾践终于骗取夫差的信任,回到了越国。他命一个叫范蠡的大臣找来聪明美丽的西施,作为施展美人计的女间谍献给夫差。

西施来到吴宫,她的美貌彻底俘虏了夫差,令他沉迷酒色,疏理国政;而她的聪慧内敛,更让夫差利令智昏,不辨忠奸,丧失了理性。西施在吴王夫差面前一向少言寡笑,加之她体态轻盈,时现凝眉抚心的柔弱情态,给人一种杨柳依依的美态,迷得吴王夫差不知怎么宠她才好。

西施不敢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只得变着法地诱惑吴王。吴王总想看到西施的笑脸,这天,他带着西施出宫打猎,来到灵岩山,看见仙鹤在飞翔。夫差对西施道:“爱妃,看我为你射鹤。”一箭射过去,仙鹤应声落地,西施竟甜甜地笑了。夫差简直看傻了,揽过西施,忘情地说:“太美了!爱妃的笑,天宫仙女都不及呀!哈哈……”转身对随从人员:“快,给爱妃取回仙鹤。”不等左右行动,西施制止道:“慢!这鹤是大王为我射的。我要亲手拣回这支箭,以表我对大王的谢意。”说着转身就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忙扶住一棵小树,抬起另一只手捂住了心口。

夫差吓坏了,抢前抱住西施,关切道:“爱妃你……”

西施强作笑脸地娇喘道:“可能是心疼旧病犯了。我,我还是要替大王,拣回那箭。”

夫差紧搂着西施,并召御医过来。西施再次阻止,说道:“大王不用担心。我这是旧病,药是没用的。歇一会儿就好,还是让我为大王去取箭……”夫差感动得掉下了英雄泪,将西施抱得更紧了,说什么也不放美人去了。

过了一会儿,西施在吴王怀里仰起头,笑着看着吴王的眼睛建议道:“大王怕我拣箭累着。我看,大王不如沿着您射出的箭径,从这灵岩山开挖一条‘箭泾河’直通太湖,我就可以乘船取箭,以后我俩也可以泛舟太湖,戏水赏景呀!”吴王夫差闻言大喜,连连夸赞西施的妙想,拍着脑袋直说自己怎么就想不出这样的好点子呢!

夫差说干就干,他哪管什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只要美人欢笑就行。吴王夫差哪曾想到,他挖的哪里是什么箭泾河呀?实在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越来河”!您想啊,太湖的南岸就是越国,日后越国复仇攻打吴国,突袭的精锐部队就是从这条河直达吴宫。

随着日月的流逝,吴越之战已到了最后的关头,西施沉着地监守到最后。一天夜里,吴王夫差做梦梦见了日落、海枯、山倒、花谢,闹得他大清早就心神不安,到了朝堂之上就叫大臣们给他圆梦。大臣们圆了半天,都没说出个所以然,只有相国伍子胥说道:“大王,这梦不是好兆头,是上天警示您不能再沉迷酒色,荒废国政,劳民伤财;快把后宫美人遣散,尤其是越国献的西施……”一听这话,吴王甩袖退了朝。

回到后宫,吴王不住地叹气。西施问他,吴王愤愤地说道:“可恨伍子胥老匹夫!竟敢假借圆梦要我处治爱妃你。真气煞我也!早晚我得要了他的老命。”西施暗自一惊,转而笑道:“大王为我生气伤了身子,妾身可担当不起。我看,既然朝中有人不能容我,大王不如将我打入冷宫,或是赐条白练,准我一死,免得大王落埋怨。”

夫差一把拉过西施,信誓旦旦地表白道:“爱妃再不要说这傻话。没有你,我又怎能独自一人活着?”

西施待夫差平静下来,这才笑着说道:“大王的梦,我早就圆出来了,之所以没有讲,只是想听听大臣们怎么说。伍相国哪是给您圆梦呀!日落、海枯、山倒、花谢,哪个他给您圆出来了?圆不出来,就说妾身让大王您误国。大王您说啊,妾身何曾参与过国事?其实,大王这梦,街巷早有民谣传唱:日落帝星现,海干真龙显。山倒出太平,花谢果实圆。这正是大吉大利的好梦兆呀!”

听了这话,吴王夫差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可他还蒙在鼓里,不知自己身死国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后来吴国被越国灭掉了。

传说西施在没有离开家乡以前,是一个勤快美丽善良的少女,常到浣河为家人洗衣服,和同伴们处得十分融洽。由于父亲天天都要上山砍柴,还要挑到山外镇上去卖,西施很为父亲的辛劳不安,常常独自凭窗凝眉沉思,或眺望,盼父亲早些回家。她这种忧思的恬谧情姿,村人见了无不叹为奇美。不想,西施的这种美传染给了东边邻居家的一个同龄女子——东施。东施的长相挺一般,她在窗前也如此学西施凝思的样子,虽说是爱美所致,却弄巧成拙。人们再从这里走过时,看到的两个窗口,一美一拙,就传出了东施效颦的笑话。原来庄周在他著的《庄子·天运》中还记载了这件事。

标签: 春秋西施

更多文章

  • 夫差为什么到死都不杀西施?为一人倾一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夫差,春秋

    夫差为什么到死都不杀西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战祸不断,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励精图治强国强军,时机成熟后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为父报仇。公元前497年,

  • 南子嫁到了哪个国家 南子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子,南子怎么死的

    南子原来是宋国的公主,后嫁与卫灵公卫夫人。所以南子嫁到了卫国。卫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姬姓。首位国君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封。卫国如今大致处于黄河以北地区。卫国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中的一个,前后有838年,有35个国君。宋国后被魏国覆亡,在公元209年时,卫角

  • 孔子见一代蕩婦南子-说不清的风流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

    人人都称孔子为圣人,使他在至尊至圣的呼声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当孔子大步走向不近女色、出尘脱俗的圣人神坛的时候,他却在悄悄地打造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风流佳话,竟然拜倒在一位著名dang妇的石榴裙下,可谓是“圣人难过美人关”!这位dang妇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网络配图卫灵公觉得一对一

  • 《南柯子》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王炎,南柯子

    王炎《南柯子》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鉴赏】:诗词分工、各守畛域的传统观念,对宋词的创作有很深影响。诸如“田家语”、“田妇叹”、“插秧歌”等宋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在宋词中却很少涉及。这首词描述了,农民的

  • 宋词之南柯子·十里青山远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词,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宋代仲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残月 一作:残暑)这首词通篇写景,又抒发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

  • 宋词之南柯子·山冥云阴重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词,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宋代王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诗词分工、各守畛域的传统观念,对宋词的创作有很深影响。诸如“田家语”、“田妇叹”、“插秧歌

  • 卫灵公美女夫人引围观:孔子叹"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灵公,孔子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第九》话说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其间,卫灵公很重视孔子,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和礼遇,而且也完全没把他当外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一回,卫灵公和自己那位美艳的夫人驱车经过卫国国都的闹市区时,十分招摇,估计也没拉好车帘,惹得卫国人民都来看美

  • 弥子瑕简介 卫灵公最宠爱的将军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灵公,春秋,弥子瑕

    春秋时期卫国的君主卫灵公是历史上有名的双性恋君主,而这位弥子瑕将军就是他十分宠爱的男宠之一。关于弥子瑕的资料,在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所著的《韩非子·说难篇》中有记录。弥子瑕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兄弟之后裔,而弥子瑕则以“智足治千乘,信足以守之”深获卫灵公的宠爱。此外关于卫灵公重用宠爱弥子瑕的事

  • 卫灵公与男宠弥子瑕:弥子瑕为什么会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卫灵公与男宠弥子瑕

    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君主,其知名度虽不能和“春秋五霸”相比,却也屡屡被史家提及。不过,卫灵公见诸史册却并不是因为其政绩或国事,而是与他的老婆或者宠臣有关,卫灵公与弥子瑕的故事就是一例据史载,弥子瑕本是晋国大夫,后投靠卫国,成为卫国将军。凭借着卫灵公的宠信,弥子瑕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成为卫国的权臣。那

  • “分桃断袖”是什么故事?弥子瑕卫灵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卫灵公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分桃断袖”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历史上有不少男性统治者,他们都有自己的男宠,也因此诞生了非常多的词语,每一个词语的背后其实都代表了一段历史。春秋时期的卫灵公也有一个被认为是男宠的臣子弥子瑕,著名的“分桃断袖”当中的“分桃”,说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