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文公为什么要迁都关中?设立灭三族之罪

秦文公为什么要迁都关中?设立灭三族之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1/2 15:28:35

公迁都关中,设立灭三族之罪,不清楚的读者可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秦文公即位不久,即着手于都邑东迁问题。旧都西垂,是嬴秦在西方建邦立业、繁衍生息的桑梓之地,若干世纪以来,嬴秦为开拓、保卫西垂付出过惨重代价;从山川形势、生态环境和交通位置诸方面说,西垂地区宜农宜畜,物产丰饶,也的确具备部族活动中心的优越条件。然而,那里毕竟只是陇南山谷中的一片带状小盆地。东面是险峻的秦岭,西面是绵亘的岷山,北有陇坻之阻,南临巴蜀之僻。

当西周朝煌然尊处关中的时候,作为臣服于王室的一个小属邦和中央王朝维系与西方诸戎交往的一条纽带,在其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陇山以西的那种政治格局下,西垂作为都邑是十分理想的。但当西周王朝灭亡,王室被迫东迁,嬴秦上升为诸侯国,西北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面对王室东迁后的权力真空,嬴秦领导集团萌生与列国并驾齐驱的强烈意念,在这种背景下,西汉水上游那片小小的河谷盆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秦人要面东方,要掌握更加肥沃、繁庶的八百里秦川,取代周人的位置,迁都关中是必走的一着棋。

关于秦文公的迁都,《史记·秦本纪》记叙比较质朴,说他即位的第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似乎文公在打猎过程中,偶然来到汧渭之会,忽萌迁都之念。事实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迁都这类大事绝不会是临时心血来潮作出的决定。秦文公的东猎,其实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武装考察。

秦文公带领一支700人的军队,行程历时1年,这是一次目标很明确的行动,而非通意义的狩猎。这一点,我们从文公到达汧渭之会时的感慨也能悟出。他说“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表明他很清楚非子被封于汧渭间的那段历史。他其实就是在狩猎的名义下,东越陇山寻找先祖受封之地的。他抒发了一通回归先祖发迹故址的思古幽情后,随即便占卜、选址、施工,营造了一座新的国都。选择考察新都邑,是文公东猎的真正目的;而且,其考察已先有意向在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举措。

秦文公所都之汧邑,是否即当年非子所封之秦邑?这是个有待新考古发现解决的问题。从文公在汧渭之会卜邑营居时说的那番话可知,汧邑的位置即非当年秦邑故址,也应在距其不远处。许多学者认为,汧邑地望可能在今陕西陇县的磨儿塬附近。

20世纪80年代,在那一带发现过一座春秋时期的故城遗址,尚有夯土及城墙残迹存留;附近还发现范围较大的春秋秦墓区,其中贵族墓葬甚多;该地区解放前即曾引起过世人的关注,因为曾多次出土过青铜礼器、车马器和兵器。学者们的推断合理有据,可从。这一地区背依陇坻,只能算是关中平原的西部边缘,更确切地说,是控制陇道的关口。立足于此,如形势不利,可随时登陇西归故土。由此可以看出,文公的东向发展是等小心翼翼,他采取的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战略,还不敢直入关中核心地区。

文公选择汧地建新都的重要理由是那里曾是先祖非子的受封地,但从当时的情势上说,更大程度是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谨慎,具有一定的试探性。

秦文公迁都这步棋走得非常成功,秦国终于在陇山以东站稳了脚跟,并且保持了后方腹地的稳定。此后秦之国势逐步向东扩拓,较顺利地取得了西方大国的地位。再过四年,秦国第一次设立灭三族之罪,父祖,母族,妻族,显然也是学习周文明的结果。任命史官,完善法令,这些变化表明,秦国在秦文公的领导下,一方面在积极争取经济进步,由相对后进的游牧经济过渡到相对先进的农业文明,同时也在积极争取文化上的进步,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所以他死后,得到秦文公这个谥号。

标签: 秦文公战国

更多文章

  • “草包”魏王豹到底是因为哪句话背叛了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草包”魏王豹

    关于“魏王豹是草包吗”这个疑问,众说纷纭。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军虏魏王假后,魏豹从其兄魏咎, 隐为庶人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义后,魏豹与魏咎往投,陈胜协魏氏兄弟率领军队三千,打下魏国旧地20多座城池,魏咎被封为魏王。秦将战胜陈胜后,魏咎自杀。 魏豹丝毫不害怕,跟从刘邦与项羽打败秦军,又因功绩被封作西魏

  • 说说汉文帝的身世的秘密 汉文帝究竟是不是魏王豹的遗腹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文帝,魏豹

    还不知道:汉文帝身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文帝刘恒怎么可能是魏王豹的遗腹子?他只是充当了汉文帝的父母亲刘邦和薄姬的“介绍人”而已,而且代价极大。之所以传出汉文帝是魏王豹之子,是因为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与魏王豹曾有过一段过往。虽然不知道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什么

  • 揭秘魏安釐王为何讨厌自己的兄弟信陵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釐王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当时比较杰出的人才,有的甚至是国君的亲近,比如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兄弟,按理说应该受到重用,不过魏安釐王却对他非常的不信任,这又是从何说起呢?网络配图原来,信陵君名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昭王死后,魏安釐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这时候很有谋略的范雎逃

  • 魏安釐王和龙阳君是什么关系?“龙阳之好”名不虚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安釐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看了魏安釐王和宠臣龙阳君的故事后我酸了,“龙阳之好”名不虚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看了魏安釐王和宠臣龙阳君的故事后我酸了,“龙阳之好”名不虚传不少人都看过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其中男同志之间的爱情让人为之动容,相信不少人也是通过这部作品开始了对“同性恋”群体的真正了

  • 魏安釐王是什么样的人 ?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安釐王,战国

    对如何评价魏国君王魏安釐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魏安釐王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魏国君主,他更多表现出的突出之处在于,疯狂和野心。魏安釐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特点:他的评价容易两极分化,贬低的因素:魏安釐王被贬低的论调主要在《成语故事》这

  • 魏武侯在位时期魏国最强盛 巅峰时期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战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国扩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

  • 曾一手将魏国送上巅峰的魏武侯,又是怎么将魏国扎得千疮百孔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武侯,战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武侯的故事。每当我们回忆起战国的历史,想起那些战国时期的一代雄主,我们总是能想到开创魏国霸业的魏文侯和把魏国霸业送上巅峰的魏武侯。在我们的印象中,魏国之所以成为了“战国首强”,皆是因为魏文侯和

  • 他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是怎么一步步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文侯,魏国

    你真的了解魏文侯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作为上古都城的安邑,现在虽名称仍在,但实际上已经被现代化的都市彻底整合,融为一体,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镇中,现已看不出曾经作为都城的繁华,但歪斜的安邑古塔仍然证明着这里曾经的不凡,当年战国霸业开创者魏文侯便是从此出发,开始了自己的霸业,

  • 魏文侯鞥算得上是明军吗?若他再多活几年,一统天下的不会是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文侯,战国

    战国第一明君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时代,原本是没有魏国的。魏国的产生,是当时晋国的朝政被韩魏赵三家把持。三家的实力逐渐壮大,晋国如同虚设。也就是这个原因,周威烈王册封三家为诸侯,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这才有了魏国,赵国和韩国。三家之中,

  • 如果魏武侯像他父亲魏文侯一样贤明,魏国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文侯,魏武侯,春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魏文侯和魏武侯父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春秋战国的战火在整个华夏大地蔓延的时候,各种明君如雨后春笋一样悄然而生。在这些里面不乏有大秦帝国的“奋六世之余烈”,也有韩昭侯之后一落千丈的韩国。而这其中反差最大的莫过于魏文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