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奔吴简介,伍子胥奔吴主要内容有哪些?

伍子胥奔吴简介,伍子胥奔吴主要内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0 更新时间:2024/2/1 20:11:39

楚平王已经杀了直言诤谏之臣伍奢,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就脱掉官服,换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逃向他方去了。这一天来到昭关,因盘查很严,怎么也过不去。他心急如焚,在城门外往来徘徊,无计可施。有一个隐士叫东皋公的,对他的不幸禅遇深表同情,留他到自己的家中暂住,并表示愿意帮他出谋划策,但是,又过了很久还是出不了关,伍员甚是忧虑。为了这事,他一夜之间须发皆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东皋公见状,忽然大喜道:“这下我有办法了!”于是就约来自己的密友皇甫纳;皇甫纳长得很象伍员,给他换上素色的衣服,打扮成伍员的样子。而伍子胥却换上仆人的妆束,混杂在人群之中,来到昭关下,门吏果然错把皇甫纳当做伍子胥抓了起来。其他守兵以为抓住了伍子胥,就放松了盘查,伍子胥乘混乱之机混出关去。

最后,他投奔吴国,带兵报了父仇。

主要内容

楚平王“息民五年”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势亦渐恢复,即可向外图谋进取时,却因贪恋女色,重用佞臣,从而把楚国引向歧途。据《左传·昭公十九年》载,楚平王原为大夫聘蔡时,与蔡地[具阝]阳(今河南新蔡境)封人之女同居而生太子建。即王位后,使伍奢为建之师(傅),费无极为少师。费无极不受太子建宠信,就转而想谗害太子建与伍奢(费无极是楚国名声狼藉的“谗人”,对楚国危害极大。公元前527年(楚平王二年),楚大夫朝吴有功于楚平王,费无极恐其有宠,挑拨其与蔡人关系,朝吴被迫出奔。楚平王怒责费无极,费又说朝吴有异心,迫其出奔,“翦其翼”(《左传·昭公十五年》)。太子建当知费无极之所为,故不被信任。)他向楚平王建议为太子建娶妻,楚平王同意,就为太子建娶秦女,并命费无极前往迎娶。费无极又转而劝楚平王自娶。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正月,楚平王果然自娶(秦女嬴氏)。这年夏,费无极对楚平王说:“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若大城城父,而?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左传·昭公十九年》。)楚平王同意,一方面使太子建居城父,以经营北方;另一方面自己亲率舟师伐濮,以拓土南方。费无极这一建议与楚平王的立即付之实施,应该说是有助于楚国的重振霸业的,但可惜的是只过半年,即于公元前522年(楚平王七年),费无极却又诬陷太子建与其师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自以为犹宋、郑也,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左传·昭公二十年》。《史记·楚世家》记,费无极“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又日夜谗太子建于王曰:‘自无忌入秦女,太子怨,亦不有无望于王,王少自备焉。且太子居城父,擅兵,外交诸侯,且欲入矣。’”)。可见费无极上述南北并进的建议,并非从楚国战略利益出发,而是为了清除太子建、伍奢这一不利于自己取宠的异己势力的。楚平王听信费无极谗言,立即拘执伍奢,并命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建。奋扬知太子建蒙冤,先使人相告,太子建被迫奔宋。

伍奢子伍尚和伍员(字子胥),都很有才干。费无极不放心,又进一步陷害其子,说不杀伍尚兄弟两人,将为楚患。楚平王以不杀伍奢为名,诈召伍尚、伍员。伍尚对伍员说:

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左传·昭公二十年》。)

伍尚应召归,结果伍奢、伍尚均被楚平王所杀。据《史记·伍子胥传》、《吕氏春秋·异宝》、《战国策·秦策》、《吴越春秋》等载,伍子胥历尽艰难,先奔逃至宋,投太子建。适逢宋有华、向之乱,就与太子建奔至郑。郑国君臣对他们很友好。太子建至晋时,却答应回郑与晋里应外合而灭郑。谋泄,郑定公与子产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子胥就与胜经郑、许,然后出昭关(楚地,今安徽含山小岘山上),夜行昼仗,膝行匍匐,“乞食于吴市”。至吴后,“耕于鄙”。这一年冬,蔡平侯死,太子朱立,但地位卑弱。次年(公元前521年),朱被迫奔楚。费无极乘机勒索朱叔父东国的贿赂,然后对蔡人说:“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必围蔡。”(《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蔡人害怕,遂改立东国。朱向楚平王申诉,楚平王将讨伐蔡国。费无极又谗朱对楚有二心,楚平王听信,未出兵。

从上述记载可见,楚平王“息民五年”后,一反常态,忠奸不分,听信佞臣费无极,杀忠臣伍奢、伍尚,迫使足智多谋、颇有才干的伍子胥出逃,酿成我国历史上一大冤案。对属国问题又未妥善处理,这对后来与吴的争夺都是不利的。

公元前519年(楚平王十年)秋,吴王僚见形势对吴有利,遂出兵伐楚,攻打州来。楚令尹子瑕(阳[勹亡])、司马?越率楚、顿、胡、沈、蔡、陈、许等七国军队驰援,吴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抵御。楚令尹子瑕卒于军中,军无斗志。吴公子光对吴王僚说:

楚令尹死,其师。帅贱、多宠,政令不一。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吴王僚采纳了这一建议,遂与楚等国军队战于鸡父(楚地,今河南固始东南)。吴以罪人进攻胡、沈、陈三国军队,三国军队见吴军不整,争先恐后地抓获俘虏,军队大乱。吴军主力乘势攻击,三国军队大败,胡、沈之君与陈大夫被俘。接着又击败许、蔡、顿三国军队,于是楚军大败。十月,吴军应太子建母之召,并亲为之开城门,吴军于是攻入蔡之[具阝]阳,取建母及其宝器而归(太子建母为蔡女,楚平王娶秦女,建母归蔡,居于[具阝]。)楚司马?越追赶,不及,畏罪自缢。其时,囊瓦(子常,子囊之孙)任令尹,惧吴,又“城郢”(杜注:“楚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复增修以自固。”(见《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对这件事,沈尹戌评论说:“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已小矣。卑之不获,能无亡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据《史记·吴世家》等史籍记载,公元前518年(楚平王十一年),楚边邑卑梁女与楚边邑钟离(卑梁当近此)女(一说小童)因养蚕而争采桑叶,二女家怨相灭,两国边邑长怒而相攻。吴王僚、楚平王得知,也发兵相攻。这年十月,楚平王率舟师攻入吴境,越公子仓与大夫寿梦率军前来与楚军会合,楚平王至圉阳(楚地,今安徽巢县南)而还。吴军尾随楚军,趁楚军无备,遂破巢和钟离而归。至此,楚防吴前哨已被突破,楚国的安全已受到威胁。沈尹戌指出:“亡郢之始于此矣。王一动而亡二姓之帅(指守巢、钟离大夫),几如是而不及郢?”(《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但《左传》无楚、吴边邑女(小童)“争桑”记载。)公元前517年(楚平王十二年),楚平王为防备吴的进攻,遣?射在州屈(今安徽凤阳西)、丘皇(今河南信阳)筑城,分别迁茄人、訾人居住。遣熊相[礻某]和季然分别在巢、卷(今河南叶县南)筑城郭。

次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楚平王卒。楚平王在位十三年,初期推行“息民”政策,有利于楚国的恢复与稳定。但在此同时,又奉行“不在诸侯”、“自完”方针,故其“息民”,只是被动应付,不在积极进取,实际上并无多大成效。特别是当国势稍趋恢复,就“奢侈纵欲,不能制下、检民以德”(陆贾《新语·无为》),又宠信佞臣费无极,杀害忠良,迫使太子建、伍子胥与胜等出逃,进一步加剧了楚国政局的动荡不安。至后期,外争吴失利,又频频筑城扰民,“使民不安其土,民必忧,忧将及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给楚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患。楚平王治楚十三年,楚国的国势进一步衰落下去。

标签: 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伍子胥奔吴】原文翻译,楚子之在蔡也,矍阳封人之女奔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伍子胥奔吴

    楚子之在蔡也,矍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 子建。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正月,楚夫人赢氏至自秦。楚子为舟师以伐濮。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而置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

  • 三国吴夫人是谁的妻子?吴夫人助子成就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夫人

    孙破虏吴夫人,长沙太守孙坚(曾担任东汉破虏将军,人称“孙破虏”)的妻子,三国之一吴国的奠基者孙策和建国者孙权的亲生母亲。汉朝末年,天下群雄崛起。吴夫人协助二子治理军国,参与决策,救护名士,使他们成就非凡的功业。三国志.步骘传残卷,东晋隶书抄本,高24.2厘米,宽42厘米,现存25行,440字,保存了

  • 禽滑厘:战国初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字慎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禽滑厘,墨子

    禽滑釐[qíngǔ lí](生卒年不详),战国初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字慎子。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为姓氏,形成慎姓。 本作禽滑??(??,上殹下康,lí),根据《汉语大字典》和《辞海》的解释,“??”同“釐(lí)”,用于人名。禽滑釐又作滑黎、骨釐、屈釐等。“釐”现今简化为“厘”。然而,《康熙字典

  • 刘邦孙子为什么会喝毒药自杀?齐孝王刘将闾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齐孝王刘将闾(?―公元前154年),汉高祖刘邦之孙,齐悼惠王刘肥之子,西汉诸侯王。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尽封悼惠王子七人为侯,他被封为杨虚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立原所封齐悼惠王子为侯而尚在者六人为王,他被立为齐王。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他狐疑观望。三国叛军围齐,他一

  • 揭秘:历史上拿破仑看了《孙子兵法》为何流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拿破仑,孙子兵法,流泪

    据传,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囚禁的最后岁月,看到《孙子兵法》时,曾老泪纵横道:“如果我早看到它,我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唯一能与《孙子兵法》的万能智慧相媲美的,或许只有《易经》了。《孙子兵法》以其经典智慧,滋润、指导着现代中国人。《孙子兵法》产生于我国春秋末期,成书于战国。关于作者,一般认为是孙武所著,

  •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完整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十六计

    导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试想文化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有些典故用作成语引用。妇孺皆知。著名的有“顺手牵羊”、“笑里藏刀”、借刀杀人“、趁火打劫”、“李代桃僵”、"混水摸鱼"、

  • 兵圣孙武身上待解的八大迷团:孙子可能未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子兵法,孙子,春秋战国,

    在论述孙武的一生行事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经历将近千年的关于孙武 的有无及其著作真伪的争论。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以后的亡怯,详载春 秋史事的《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丝毫不涉及孙武,而现存《孙子兵法》 中又有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现象,因而自北宋以来,就不断有人怀疑孙武及其 著作《孙子兵法》的真实性。问题

  •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真是鬼谷子的老师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子兵法,孙子,春秋战国,

    《孙子兵法》被称为镇国之宝,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是作者是孙武,而孙子的后人孙膑又是鬼谷子的弟子。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但《鬼谷子》一书里却多次出现了《孙子兵法》的内

  • 赫鲁晓夫孙子:爷爷“被退休”之后在家里一直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赫鲁晓夫,俄国,苏联

    导读:当赫鲁晓夫的一个孙子在学校里被校长问起他爷爷在退休期间干些什么时,回答是“我爷爷在家里哭”。多年后在被问及同样问题时,赫鲁晓夫的家庭厨师的回答也差不多:“他坐在家里哭,一直哭。”在1964年10月突然被剥夺一切职务之后,赫鲁晓夫进入了一种实际上处于软禁状态的退休生活。“被退休”初期,赫鲁晓夫被

  • 他娶了自己的亲外孙女 惹恼了孙子 却促成了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俺答汗,嘉靖皇帝

    大明嘉靖年间,在中国北方草原上诞生了一位蒙古大汗,他统一蒙古各部称雄草原;率军杀近北京,逼得嘉靖皇帝签下城下之约,骁勇善战、南征北伐、所向披靡,堪称是成吉思汗后最杰出的蒙古英雄。但最令人们咋舌和称奇当属他的一段离奇婚姻,他贪图美色,竟娶自已的亲外孙女为妻,又将孙子看中的意中人送人,结果因缘差错,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