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名士虞卿简介

战国时期名士虞卿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0 更新时间:2023/12/24 11:34:21

虞卿,名信,卿是他的官职,舜帝后代,卿姓的得姓始祖,赵国中牟(今河南鹤壁)人,战国时期名士。虞卿善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魏都大梁,于是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15篇。

人物生平

游说赵王

虞卿,赵国中牟(今河南鹤壁)人,是一位善于游说之士。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孝成王,就担任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主联楚魏

秦、赵长平之战之初,赵国没有取胜,损失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召见楼昌与虞卿说:“我军在战场上不能取胜,都尉也阵亡了,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虞卿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可是控制和谈主动权的在秦国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军,还是只是吓唬一下呢?”赵孝成王回答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要击败赵军。”虞卿接着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想得到大王贵重的珍宝,一定会接纳我国的使臣。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这样,与秦和谈才能进行。”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秦国接纳了郑朱。

赵孝成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你认为这事怎么样?”虞卿回答说:“大王的和谈不能成功,赵军必定被击败。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显贵,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把郑朱来秦一事大肆宣扬给天下诸侯看。楚、魏两国一见赵国到秦国求和,必定不会援救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援救大王,那么和谈就不可能成功。”应侯果然把郑朱来秦求和一事大加宣扬给天下诸侯派来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不肯和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遭到天下人耻笑。

割地争论

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孝成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求和。虞卿对赵孝成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赵国,是因为打得疲惫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却因为怜惜大王而停止进攻呢?”赵孝成王答道:“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留竭尽全力的,一定是打得疲惫了才撤回的。”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侵略自己啊。明年秦国再进攻赵国,大王您就无法自救了。”赵孝成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来给它求和吗?”赵孝成王说:“我听从您的建议割让六县,你能保证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赵郝答道:“这个我可不敢担保。从前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攻打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诚意一定不如韩、魏两国了。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攻击,开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交好的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攻打,这一定又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

赵孝成王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卿。虞卿回答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觉得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犯。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做法,所以不如不求和。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丧失六座城。秦国疲顿而撤兵,军队必然疲弱。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弱的秦军,这是我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还可从中获利,这与白白割让土地,使自己变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国又要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这是抛弃了原先割地所换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俗话说,‘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多得土地,这无异于强秦弱赵啊!让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会停止了。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限,拿有限的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赵孝成王的主意未定,楼缓从秦国回到了赵国,赵孝成王与楼缓商议此事,说:“给秦国土地与不给秦国土地,哪种做法好?”楼缓推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孝成王说:“话虽这么讲,也不妨谈谈你个人的意见。”楼缓便说:“大王听说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姬妾中有两个为他在卧室中自杀。他的母亲听到此事,居然不哭一声。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大贤士,被鲁国驱逐了,可是却无人追随孔子。现在他死了而姬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像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与姬妾的情义深厚。’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话,就免不了落个嫉妒之名。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现在我刚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给秦国土地,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土地,又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假使我能够替大王着想,不如给它土地好。”赵孝成王听后应声说是。

虞卿听说此事,就入宫拜见赵孝成王说:“这是虚假的托辞,大王切切不可给秦国六个县!”楼缓听说了,也去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楼缓说:“不对,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战事,天下诸侯对此都很高兴,原因何在?‘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的困顿来瓜分赵国。赵国就会灭亡,还图谋秦国什么呢?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从这些方面考虑决定给它吧,不要再盘算了。”

虞卿听到楼缓的意见后,又去拜见赵孝成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又怎能交好秦国呢?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再说我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只是坚决不割土地就完事的。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它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会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耳听大王的计谋,不等你话说完,就会同意你的作法。这就是大王虽然把六个城邑交给齐国,却在秦国得到了补偿。这样做,齐、赵两国的深仇大恨就可以消泯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表明了大王是有作为的。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察看,我就可看到秦国送贵重财礼到赵国来求和了。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就可以与韩、魏、齐交好,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赵孝成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此讯,立即逃走了。赵孝成王于是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

订盟魏国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订立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召虞卿商议此事。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赵胜,平原君说:“我希望听您谈一下合纵之道。”虞卿进宫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说:“魏国请求订立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孝成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孝成王说:“魏国请求合纵,你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你又说我错了。既然如此,那么合纵盟约是不行的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作为小国愿意承担灾祸,而你居于大国的地位却享用成果。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认为订立合纵盟约有利。”赵孝成王同意,于是就同魏国订立合纵盟约。

失志著书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了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就著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用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传之为《虞氏春秋》。

轶事典故

蹑蹻檐簦(蹑屩担簦)

蹑蹻檐簦,又称蹑屩担簦,出自《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指远行、跋涉,亦指身分、地位低下。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①“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②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

桓谭:“若夫鲁连解齐、赵之金封,虞卿捐万户与国相,乃乐以成名肆志,岂复干求便辟趋利耶?览诸邪背叛之臣,皆小辨贪饕之人也,大材者莫有焉。由是观之,世间高士材能绝异者,其行亲任亦明矣,不主乃意疑之也!如不能听纳,施行其策,虽广知得,亦终无益也。”

司马贞《史记索隐》:“虞卿蹑蹻,受赏料事。及困魏齐,著书见意。”

标签: 虞卿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士虞卿为了朋友魏齐而弃高官,与之逃难,后来怎么样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战国

    战国名士虞卿为了朋友魏齐而弃高官,与之逃难,后来怎么样了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虎符传奇》中的虞卿)“虞卿”二字,指的是一个人,但却不是一个人名。虞卿,指的是赵孝成王时期的一位重臣,但是太史公在《史记》中并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后世只知道他姓虞,在赵国位列上卿,所以人称虞

  • 赵悼倡后的结局是什么?赵国亡国跟她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悼倡后,春秋战国

    历史上第一位娼妓出身的王后,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悼襄王赵偃的王后,赵悼倡后。这位赵悼倡后就是每个灭国故事中,魅惑君主、助纣为虐的妖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颜祸水。赵国,曾经的战国七雄之首,就在赵悼倡后搅动的风起云涌中覆灭,赵国族人仇恨赵悼倡后的亡国之举,愤起而杀之,还将赵悼倡后的所有族人杀了个精光。但是

  • 赵悼倡后对赵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她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悼倡后,赵国

    赵悼倡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经254年的战国混战,最终秦国崛起,一统天下。而在此之前,赵国也曾强大过,自公元前310年左右,赵武灵王正式在全国大力推行胡服骑射的制度,把赵国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位居东方六国之首。但仅80年后,他的子孙中却出现了一个娼妓之

  • 日本一代权臣苏我入鹿的父亲:苏我虾夷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我虾夷,日本

    苏我虾夷,飞鸟时代的大臣,在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中臣镰足(藤原氏的始祖)、苏我石川麻吕等发动的乙巳之变中自杀的日本古代政治家、贵族。628年(推古天皇36年)三月,推古天皇驾崩,皇嗣未立。苏我虾夷本欲独自决定继位人选,但顾虑群臣之中有人反对,于是与阿倍麻吕商量,在苏我氏府中宴请群臣。在宴席

  •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成新一代苏大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带着爸爸去留学》

    《带着爸爸去留学》播出没多久,蒋依依饰演的武丹丹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感。起初是因为她对林飒的态度,还有做出的各种出格的事情,让人觉得太作了。不仅她自己作,她还要拉着黄小栋一起“下水”,两人一起作。而在最新的剧情中,武丹丹更是颠覆了人们的三观。她和黄小栋一路走来,着实不易,在她最需要安慰和依靠的时候,

  • 虎落平阳被犬欺,齐闵王之死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闵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闵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齐国的国力在闵王时期空前的强大,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也因此让齐闵王产生了骄纵之心。而他最终身死国灭,为自己的骄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

  • 为何说齐闵王是死得最惨的君主?齐闵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闵王,君主

    说到齐闵王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这都不是什么事,因为话说这个人被誉为是历史上死得最惨的一位君主了,哈哈,这个就有点意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个齐闵王到底是谁啊,还有他真的死得非常的惨?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这个齐闵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吧,感兴趣的网友一

  • 齐国第六任君主,齐闵王是怎么沦落到逃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闵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闵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时期,齐国被六国联军攻破,齐闵王逃到卫国。一日,他散步时走得乏了,坐在石头上发呆,忽然就想起了他的国家。此时的齐国只剩下两座孤城,王宫里的宝贝被抢了个精光,更不用说百姓流离,不过伟大的王不会考虑这些琐事,他不想则已,一想

  • 卫庄公之子州吁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州吁

    州吁(?―公元前719年),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卫国第14任国君,公元前719年在位。州吁少受父宠,爱好军事。卫桓公继位后,州吁骄横奢侈,便罢免其职务,州吁于是出国逃亡。公元前719年,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史称卫前废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州吁弑君篡位,喜

  • 州吁:春秋第一个弑君夺位的人,后身首异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州吁

    州吁是个什么人物?州吁是卫桓公的弟弟。卫,是周代最早的封国之一,姬姓,始封之君是周公的弟弟康叔封。卫桓公是卫的第十三任国君,《诗经》《硕人》中描述的美女庄姜是他的母亲。州吁是是卫桓公同父异母的弟弟。州吁因骄横跋扈,被哥哥罢官。罢官后的州吁开始流亡,并于郑庄公的弟弟叔段成了好朋友。他们两个都想灭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