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威王之时喜隐讲了什么故事 揭秘到底是谁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之时喜隐讲了什么故事 揭秘到底是谁赢了齐威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4/1/14 11:37:33

齐威王之时喜隐”,是司马迁所编撰的《史记·滑稽列传》里的一个句子,意思就是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即位后不久)喜欢隐语,就是现今常说的谜语。谜语就是一种娱乐的形式,意在表现齐威王不务正事。原文里还提到他曾经彻夜饮酒作乐,沉迷在酒色中多年不理国家事务。而朝廷的日常处理都交给了卿大夫,这导致卿大夫专权,朝廷纪律涣散,贪官污吏横行,其他的诸侯国也都时常侵扰齐国。

彼时的齐国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刻,在齐威王左右都不敢进言的时候,一个叫淳于髡的人挺身而出。虽然他只有七尺的身高,但是为人聪明伶俐,出使他国也都不会受挫。他投齐威王所好,跟他打了个隐语。说齐国有个雄奇的大鸟,生活在齐王的宫殿中。只是这只大鸟三年多了,都不曾鸣叫和起飞过,旁人都以为它不能鸣叫也不能起飞,于是纷纷来欺负它。聪明的齐威王听后立刻醒悟过来,说这只鸟只是没叫而已,当它叫了就会震惊全国人,当了飞起来的时候就会一飞冲天。不久齐威王要回了朝中一切权力,主持朝政。并且将各县的官员叫到都城,诛杀一个贪官污吏,奖赏了一个勤政好官。齐国自此开始日渐强大。

其实齐威王早先即位的时候也只想图个痛快,毕竟成为万人之上后,想过过瘾也是长情。估计是这滋味太好了,以至于他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倘若没有淳于髡的劝谏,他还不能幡然醒悟,留给后人就不是圣明君主齐威王的名声了。

齐威王的故事大全介绍

齐威王,妫姓,也叫田因齐,是田齐恒公的儿子,战国时期齐国的第四位国君,本是齐侯,在周显王十七年称王。齐威王通过广开言路,积极采纳谏言,励精图治,成为战国七雄之首。而且齐威王在位期间修建的稷下学宫,更是为天下文人志士向往之所,是当时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这样一个丰功伟绩的国君,他的故事自然有很多。

在齐威王即位之初,他对国家政事并不感兴趣,而是整天沉迷在酒色当中,朝廷政务也是被卿大夫们把持,纲纪涣散。全国上下更是文过饰非,官官相护,谎报政务,那些勤政的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时候一个叫淳于髡的人以鸟为喻,对齐威王说,齐国内有雄气十足的大鸟,就栖居在他的后院中。只是这只鸟长久以来没有鸣叫,也没有过起飞。齐王听了便说,这鸟啊不飞而已,一飞的话那定是直上云霄,不叫而已。一叫那定是震惊过人,震惊天下人。不久,将齐国地方的官员召到都城,杀了一个贪官,赏了一个勤政的好官。齐国自此走上了正轨道。

开始励精图治的齐威王,完全和以前判若两人,就连眼光也是超出其他的诸侯王。一次齐国和魏国的首脑在郊外打猎,魏惠王因为小家子气,在齐威王前炫耀自己的那十颗璀璨的夜明珠,还借机刺激齐威王。不过齐威王很是淡定,他说他没有这些俗物宝贝,他对齐国的宝贝的定义同魏国是不同的。齐威王告诉魏王,他国内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士,善于治理国民的文臣就是他的宝贝。魏惠王听了羞愧地离去。

揭秘到底是谁赢了齐威王

战国时候的齐威王和他的大将军喜欢赛马,而且赛马时候下注的金银更是大量。他们将各自的马匹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分别就自己的上马,对对面的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不过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匹都要比田忌的好些,所以几次下来都是齐威王赢了。

然而田忌是一国的大将军,天生就有着武夫的直爽和不服输的精神,所以他还是经常向齐威王挑战。一日田忌比了三场,还是输了,于是打算不爽快地回家去了。这时候正看到了老友孙膑在人群中摇头晃脑,田忌立马过去找他搭话解闷。等他过去了,孙膑就说:“我看这齐王的三匹马也不比你家的快多少呀。”田忌觉得哪壶不开提哪壶,说孙膑存心在急他,挖苦他。孙膑笑了笑,“大将军,我哪敢啊,你再比一场,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定!所以赌大点。”田忌听了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屁颠屁颠地跑到齐威王那边去了。

齐威王看到这败将田忌又来了,还带着孙膑,问他们这是干什么事。田忌看了看天说道:“我们再干一场,我有军事”,说着还指了指一边的孙膑。齐威王听了心下好笑,想你这田忌输了我这么多还不长记性,但是他还是答应了,再赢一把也好,多多益善。于是齐威王拿出了先前赢得所有赌注,还外加了千两黄金。

当第一场比赛结束后,还是田忌输了,齐威王哈哈大笑,还不忘嘲笑孙膑不过如此嘛,输的更快。不过不多久田忌的马赢了,齐王急了,又过了会儿田忌的马又赢了,齐王和左右的大臣都惊呆了。最后是田忌哈哈大笑,抱着赢回来的钱嘴都合不拢了。原来是孙膑将田忌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上马对他的中马,中马对他的下马,这样通过巧妙的顺序对调,就了了田忌多年的心愿。自此齐威王是对孙膑心服口服,日后也是极度的重用他,还曾想拜他为大将军。不过孙膑心想这不抢了老友田忌的饭碗吗,于是婉拒了。

更多文章

  • 齐威王是怎么恢复齐国的?隐忍3年换来了36年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齐威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威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于这个典故,史料中有两种说法,阐述了两个君王的言行,一个是春秋霸主楚庄王,另一个则是齐国齐威王。而这两人言行,也是出奇一致,刚继位后,不向国内发布任何命令,每日寻欢作乐,一个严令下是谏言,一个则对于下属的劝诫不闻不问。如此

  • 田忌为何敢忤逆齐威王?他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忌,战国

    田忌为何敢忤逆齐威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战国时候的齐国,除了有收复以前的国家的田单将军外,还有一名同姓高人,他的名字叫做田忌。一直以来田忌先生的名字总是和孙膑出现在一块,由此可见他们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者是队友了。田忌在这辈子最出色的经

  • 鲍牧杀了齐悼公 为何吴王夫差在军门外痛哭三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王夫差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面有: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吴太伯世家也有: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夫差齐悼公的背景:鲍牧在杀害了齐悼公后,自知在齐国待不长久,一溜烟跑到了吴国。吴王夫

  • 鲍牧杀了齐悼公为何吴王在军门外痛哭三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王夫差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面有: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吴太伯世家也有: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夫差齐悼公的背景:鲍牧在杀害了齐悼公后,自知在齐国待不长久,一溜烟跑到了吴国。吴王夫

  • “挂羊头买狗肉”的最初起源于哪里?晏殊为什么给齐灵公讲这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晏殊

    “挂羊头买狗肉”的最初起源于哪里?晏殊为什么给齐灵公讲这个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挂羊头卖狗肉”是个歇后语,意思是说里外不一。最早“挂羊头卖狗肉"是齐国的晏婴说的,因为在春秋有一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着男装,常常给国家带来一些麻烦。这让齐灵公大怒,于是下令说:“如发现穿男装的女

  • 揭秘齐懿公为什么要去囚禁他的嫂子 他还干过哪些蠢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齐懿公

    齐懿公为什么要去囚禁他的嫂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齐国可真够乱的,光废公居然就出了三:前废、中废、后废。哎,想起来真是一脸汗啊。这个后废也是个倒霉蛋子,他在位还不到五个月,在给老爹上坟的时候,被叔叔公子商人弑了。然后商人自立为君,就是齐懿公。

  • 齐懿公死的多冤屈?两个臣子相争为何却把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齐懿公

    齐懿公外出打猎,经过东郊的时候,看到了大夫邴原的坟墓。虽然邴原已经去世多年,但齐懿公还对他耿耿于怀。当年,齐懿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经为了争一块田与邴原大打出手,二人请宰相管仲来裁决,管仲将田判给了邴原。所以,齐懿公对邴原恨之入骨!几十年后,齐懿公弑君自立,又把这块田给抢了回来。想到此,齐懿公停下车来

  • 齐昭公死后,子叔姬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昭公,战国

    齐昭公死后,他的的夫人子叔姬的遭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子叔姬,齐昭公的夫人。她为齐昭公生有一子,名吕舍。然而,子叔姬并不得昭公的宠爱,因此她所生的公子舍在国人眼里也没有什么威信。齐昭公二十年(戊申,公元613年)五月,齐昭公薨,吕舍继承王位,是为齐废后公。同

  • 齐孝公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孝公,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晋文公为何会与楚庄王发生战争?齐桓公之子齐孝公是如何死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楚国等待这个机会很久了。四年前,楚国在泓水打败宋襄公,可谓虎啸中原,但他毕竟还不能称为真正的霸主,因为要想成为一个霸主,是有硬件要求的。一是要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号令诸侯。楚成王一次大

  • 东周列国故事之公孙无知吃瓜换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列国,故事,公孙无知

    导读:齐襄公怕周庄王来打他,就叫大夫连称当大将,管至父当副将,带兵去守葵丘。两位将军临走央告齐襄公,说:“这是苦差使,我们也不敢推托,求您给个期限。”那会儿齐襄公正吃着甜瓜,一口一口地光顾着咬,还没嚼完呐,又咬了一大口。他们瞧着他的嘴一张一闭地吃着甜瓜,可不搭理他们,就说:“倒不是我们受不了苦,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