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侯克的“百家姓”,他们臣服了燕国

燕侯克的“百家姓”,他们臣服了燕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3/12/8 23:34:07

据传燕侯克是召公的嫡子,当年召公受封燕国,但召公并没有到封地就任,而是派燕侯克到燕地建国,周成还把羌、马、摣、雩、驭、髟六族送给了燕侯克管理,这在克罍中有着明确记载。那么,六支部族是什么样的群体呢?他们对燕侯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上古时代有很多民族,他们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有些相似的习俗。那时候没有成熟的农耕明,很多部族都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尤其是夏商两朝,就连王族子弟也在频繁迁徙都城,基本上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除了平原地区,很多高山、峡谷、草原、滩涂之地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真正的王国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治统治更多依靠的是武力,依靠的是暴力控制中的血腥屠杀,因此夏商之时,部族与部族之间的征战往往也以屠杀为目的。

在这种屠杀格局之中,很多部族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就消失不见,大部分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而那些留下来的部族,则成为新王朝的臣服者。新王朝对待这些部族,往往不会将他们留在原来的地方,而是会迁徙其地,还在周围部署监控力量,以彻底的控制他们。鲁国控制了菴国旧民,晋国控制了怀姓九族,而燕国人也控制了六个民族,史载“羌,马,摣、雩、驭、髟“六族。那么,这些部族是什么样的族群呢?

燕国

这里的羌族显然跟后来的羌族不同,《诗经》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据我们所知不止夏商,就是周人时代早期,我们今天所说的祖先们大多活跃的地方是在东部地区,就是包括黄河中游及以下和长江中游及以下的呈南北扁形的广阔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周人的所谓羌人,更多可能是来自这个区域。

今天的所谓羌人则大多指的是四川、甘肃乃至陕西地区的一些族群,当然这也跟周人时代的中后期的发展有关,由于战争的频繁和诸侯国的互相蚕食,整个地区只剩下仅存的几个国家,其余的那些部族们则北,或者向西逃亡,其中就有西方为羌的说法。但是有一点似乎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羌人似乎都是善于牧羊的族群,因此燕侯克所控制的羌族,应该也是善于牧羊之族群,至于这个族群是否来自西方巴蜀或陕甘之地,则还有待商榷。如果他们是来自西方,则很有可能是被周人所放逐。

至于马族,则更是稀缺。这个族群跟羌族比较起来,就更是要少见得多。甚至后人就认为马这个姓氏的起源是在战国时代,赵奢因受封为马服君,后来有崇拜者以此为姓,是为马姓渊源。可是在更早的商周之际,就有马族的存在,在燕国建立而后,即成为燕侯克管辖范围内的臣民。《周礼》中记载:司马,谓总武事也。马族既然以马为名,当然跟马有紧密关系,若非以马为图腾者,也是善于养马的族群。周人以马为战争利器,就连军事总领也是司马,可见对马之重视。因此这个马族很有可能是送给燕侯克,希望其能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训练成为驻守燕国和开疆拓土的前锋部队。燕国早期的军事战争中,马族的身影定不会少。

部族之战

摣族则更为小众,在古汉字词典中摣的意思是叉开双手抓东西,从这种解释来看我们没有办法分析其部族源头,但是从象形的概念上来看的话,这支民族一定不是什么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尤其是跟特别推崇礼仪的周人比较起来,摣族人似乎要愚昧和草莽的多,那么很有可能这支部族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主流地区的,多半是来自边境之地。当然,在为燕人管控而后,这支部族的名字也不再出现在史书中,就连这个汉字也几乎消失,只是后来的南方地区,摣则只是转变成了少有的方言为人们所使用,所谓楚之闲凡取物沟泥中谓之抯,可谓是小众部族。

至于雩族,则在发展历程上更要早得多,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曾经记载过雩族人到殷商王城参加祭祀活动,还为殷商王族奉献出很多龟甲。在上古祭祀活动中,一般都用牛胛骨或龟甲来进行占卜,而龟甲是比较少见的上乘材料,这即说明雩族人多半是殷商王朝忠诚的附庸部族。而雩族既然可以大量奉献龟甲,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的,即雩族是生存在大江大河边的部族,实际上来说殷商王朝的政治覆盖尚且没有完全达到南方长江流域,因此雩族更可能是黄河流域的部族。而当周人建立燕国,让燕侯克负责管理雩族,其中最为重大的职责必然就是是对这支部族的监控。

《 周礼》载:“则帅巫而舞雩”,史书中还有"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大雩者

旱祭也”等类似的说法,这即是在说雩族多半还是一支擅长祭祀活动的族群。若非拥有一个强势和能干的国君,似乎很难控制这样的族群。驭族,若从字义上来看,大致说的就是驾驶马车的人,在《周礼》中就有对驭夫的称呼,“掌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那么驭族自然也是善于养马和驯马的族群,那么驭族就更符合那种逐水草而居的部族特点,多半也是较为善战的族群。这里就比较有意思了,周成王为燕侯克所划分的部族中,大多都是擅长战争和祭祀的族群,而周人的观念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对燕侯克乃至燕国都算是一种政治上的绝对支持。

上古之世

髟族则更能反映这种猜测,所谓髟族,就是梳着长发的族群,这个族群可能跟戎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很可能跟周人的生活习俗不同。在后来的数千年里,这种髟式发型就成为化外之民的代表,是往往跟中原政权对立的族群。这种观念一定是来自长期印象的累积而形成,因此燕侯克所管理的这支部族,最终到底有没有彻底的臣服于燕国,似乎是个秘案。后来的春秋战国时代,燕国长年受到戎狄部族的侵扰,就说明在燕国境内的戎狄部族已经成长为较有力量的部族,其中髟族有没有发挥作用亦未可知。

标签: 燕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昌平君是什么样的人?被秦始皇从历史中删除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昌平君,战国

    昌平君:被秦始皇从历史中删除的丞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知道,嬴政的帝王生涯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秦王和始皇帝,他一生共任用了五位丞相,其中为大家熟知的有两个,吕不韦和李斯,至于王绾和隗状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而还有一个,除了史书上有点滴地记载外,我们现在连名

  • 昌平君熊启深受秦国的重用 他后来为什么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熊启,秦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昌平君熊启反秦故事,欢迎关注哦。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但他却在秦国当过相国,后来又被拥立为楚王反过来对抗秦国,其一生经历实属传奇。熊启本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的大臣,后来受命平定嫪毐之乱,此后立功出任相国,并且深受重用。但等秦国攻占楚国都城以后,熊启

  • 昌平君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昌平君,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昌平君最后为什么要反秦?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昌平君和扶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有人说昌平君是扶苏的外公,也有人说昌平君是扶苏的舅舅,也有人说昌平君和扶苏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却都流着楚国的血液。如此的推断还有很多,主要说一说昌平

  • 楚王负刍最后是什么下场?曾大败秦国,最终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王负刍,春秋战国

    楚国最后一位君主:曾大败秦国,最终下落不明 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中,楚国不仅存在时间非常久,而且不管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

  • 楚幽王为什么姓黄不姓芈?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幽王,春秋战国

    “芈”是楚国王姓,为什么楚幽王姓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时期,掌控楚国军政大权的是“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为相二十多年,门下宾客数以千计。这群门客之中,有一个叫李园的人,暗藏野心,很多门客是为了升官发财,而这位却在觊觎国君之位。李园本是赵国人,他有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谁?春申君和楚幽王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是谁?春申君和楚幽王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年轻时曾四处游学拜师,到楚国后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便决定留在楚国共事。楚考烈王时期,春申君任楚国相国,辅佐国政。但楚考烈王病逝后,春申君准备前去奔丧,路上却被一个叫李园的人埋伏,导

  • 楚国的考烈王不能生育?那后来楚幽王和楚哀王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黄歇

    楚国的考烈王不能生育?那后来楚幽王和楚哀王是怎么来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时代,天下大乱,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导致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也很乱。比如,秦始皇嬴政就不是他父亲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可不是民间传说,而是有司马迁的《史记》为证: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

  • 作为嫡长子,父亲被困秦国时,楚顷襄王为何没有任何营救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怀王,楚顷襄王,楚国

    楚怀王身陷秦国,楚顷襄王为什么无动于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公元前299年,楚怀王收到秦昭襄王的邀请到武关谈判,没想到秦国使诈,用卑鄙手段把楚怀王挟持到秦国。《史记》有记载,“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次年,太子横即位,是为楚顷襄王。让人奇怪的是,作为楚怀王嫡长子

  • 楚顷襄王的一生有多传奇?为楚国续命40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顷襄王,战国

    楚顷襄王的一生有多传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战国时期,楚怀王是一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而在楚国历史上,楚怀王也可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君主。楚怀王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变法,大败魏国,消灭越国,开疆扩土。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但是,楚怀王

  • 楚顷襄王执政期间的楚国事什么样的?他有多昏庸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顷襄王,战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楚顷襄王的文章。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昏庸的君主遍地都是,他们最后的下场无非是亡国罢了。诚然,也有一些在执政初期花天酒地,沉迷女色,但是最后力挽狂澜,拯救江山社稷的人,楚顷襄王也算的上是如梦初醒,悬崖勒马,在执政末期励精图治,深得民心这才让楚国续命了4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