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张仪和范雎三人相比 谁对秦国的功绩最大

商鞅,张仪和范雎三人相比 谁对秦国的功绩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5 20:02: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贡献之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商鞅张仪范雎的施政措施,都符合了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但商鞅、张仪改变了战国的格局,使秦国突飞猛进;范雎仅仅围绕秦昭襄王夺权展开行动,虽说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取得天下也有很大的正面效果,但与商鞅、张仪的贡献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01:商鞅

商鞅到达秦国的时候,秦国还处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窘境,在中原诸侯的眼里,秦国贫穷、落后,和西方的戎狄部落没什么两样,属于被遗忘的角色。

被人看不起也就算了,秦国还处处受压迫——魏国大军跨过黄河,占领了富庶的河西之地,进一步将国土延伸到洛河流域;更气人的是,魏国还沿着洛河修起了长城,将秦国牢牢地困死在西方。虽说秦献公末年,经过几番大战,也取得了胜利,但大的局面并没有多少改观,依然是被各诸侯鄙视着。

商鞅到达秦国后,先是说服了秦孝公改革,通过颁布《垦草令》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然后又经过两次改革,整合了秦国的资源,改变了秦国的落后体制,激发了秦人勤劳英勇的血性,仅仅十几年,秦国国力大为改观,甚至一度攻占了魏国的旧都安邑;商鞅不仅文能治国,上马打仗也非常厉害,众所周知的“商君”称号,可是通过打败魏军、收复河西之地、俘虏公子卬,凭军功挣来的。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即便是张仪也比不上,范雎就差远了。

02:张仪

经过秦孝公、商鞅君臣的经营,秦国已开始崭露头角,向诸侯列国露出了獠牙,东方六国感到了恐怖,意识到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联合起来,共同抗秦。

这时候秦国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样破解诸侯国的合纵,最好是让他们窝里斗,以减轻秦国的压力,张仪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

先来看张仪是怎么说服魏国的。公元前328年,惠文君派张仪、公子华攻打魏国,经过一番苦战,秦军占领了蒲阳,这时候张仪做了一件瞠目结舌的事:游说惠文君把蒲阳还给魏国。秦国一众将领开始很不解,经过张仪的一番解释,狂喜不已:秦国将蒲阳还给魏国,魏国将上郡让给秦国。上郡在黄河西边,海拔高,对关中平原有居高临下的优势,魏国占领这块地方对秦国始终是个威胁,用占领的蒲阳来交换,可赚大发了。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张仪并非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军事才能也很不错;张仪眼光非常高,具备战略思维。

经过土地置换时间,张仪和魏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之后在张仪的游说下,魏国臣服秦国,打破了诸侯联盟的一个口子。

再来看张仪是怎么忽悠楚国的。秦国想攻打齐国,又害怕齐国的盟友楚国捣乱,就派张仪到楚国忽悠一番,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先是齐楚联盟崩溃;然后楚王被忽悠;最后楚怀王恼羞成怒,发动了丹阳之战,楚军大败。可以说秦国的初衷并不咋地(不远千里攻打齐国,典型的“近交远攻”),结局却非常美好——少了楚国这个可怕的对手。

最后,张仪自始至终以秦国国家利益为重。巴蜀之战前夕,张仪主张进军三川,司马错主张攻打巴蜀,最后秦惠文王决定让张仪、司马错共同带兵攻打巴蜀,在灭了蜀国后,张仪看到了巴蜀地区的富庶,顺势灭了巴国——超规格完成了任务。张仪的心胸气度,可远比睚眦必报的范雎好多了。

张仪的军事、外交才能都很不错,但在一些问题上的认识和商鞅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03:范雎

范雎出身卑微,年轻时受了不少侮辱,因此对功名利禄看得很重,为了自己的上位,不惜恶意攻击丞相魏冉,陷害白起,总的来说功劳不少,作恶也不少。

范雎的主要功绩。对秦昭襄王来说,范雎是个很好的助手——帮助自己赶跑了强势的舅舅魏冉,登位四十多年后终于掌握了秦国大政;但对秦国来说,这只是一件平常事,范雎的才能和魏冉不相上下,不论谁在位,秦国都会继续强大。

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对秦国来说是件大事件,意味着秦国以后作战有了明确的方针,不会再胡乱打了(事实上,秦国的大多数战役,都是可圈可点的,只是偶尔会犯傻)。

范雎的作恶。范雎这个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作为朋友很不错,但用这套治理国家,难免会犯错,比方说用能力不够的恩人王稽、郑安平导致秦国损失惨重。

综上所述,范雎自有他的功绩,但并非不可替代,和商鞅、张仪相比还是要差上不少。

标签: 秦国范雎

更多文章

  • 曾害死秦朝野顶级人物,范雎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你们知道范雎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纵横家这类叫法最开始常见于汉朝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描述的是一批在秦代各诸侯间奔波游历、献计献策的优秀人才,以主张连横强以攻众弱的张仪与认为合纵即弱以攻强的苏秦更为知名,他们的个人事迹可参照诸子百家第十和十一篇。而在这以前,史家对这种谋策之士

  •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揭秘范雎复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范雎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范雎,字叔,生年不详,魏国芮城人,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政治家,出身寒微,后四处游说诸侯,得到秦王的赏识,任职秦国的宰相,受封应侯。《史记》记载:范雎最初打算辅佐魏王,因为家贫出不起钱疏通关系,后来做了魏国大臣须

  • 范雎是怎么当上秦国宰相的?最强逆袭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战国

    范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凡成就大事,都要经历千难万险,就好比宝刀宝剑,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傲视群雄。提起范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秦国宰相,给秦昭襄王提出两条重要策略,一条是远交近攻,一条是强

  • “离骚”是什么意思吗?屈原为什么会写下离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离骚,意思,屈原

    《离骚》作为《楚辞》中的重量级篇目,曾撼动了很多人,对于这个“离骚”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众说纷纭,异彩纷呈,一个文章的题目可谓是文章的题眼,对于文章题目意思的研究,应该也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就来探讨一下这个“离骚”究竟是什么意思?首先,《离骚》写于战国时期,作者是屈原,关于这个《离骚

  • 屈原之死另解: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屈原,自杀,他杀,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

  • 《芈月传》中的女主宣太后与屈原为何都姓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芈月传

    电视剧《芈月传》描绘了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传奇一生。这位宣太后是楚人,虽然《史记》对芈八子的具体身世语焉不详,我们还是可以从“芈”姓知道,她出身楚国贵族世家,与同时期的大诗人屈原是同姓。今天的人们不免奇怪,一个是“芈”,一个是“屈”,如何变成一家门?这就要从姓氏的起源说起了。在现代人的概念里,“姓”

  • 芈月传里面的屈原是谁演的?扮演者祖峰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月传,楚怀王,屈原,

    《芈月传》是由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剧,由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马苏、方中信、黄轩、高云翔、巩峥、徐百卉、徐翠翠、宋佳伦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剧中的三闾大夫屈原儒雅高洁骨子里却又执着热血一起了解一下芈月传中屈原的扮演者是谁?屈原的扮演者

  • 芈月传频现史实错误:商鞅生前被车裂 屈原早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月传

    让观众等了一年多的大型历史传奇剧《芈月传》于前晚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时开播,首播当日北京卫视全国34城收视率1.97%,稳居省级卫视排名首位。其中第二集收视率超2%,创下北京卫视电视剧播出首日的收视纪录。不过,与收视齐飞的可不是口碑,针对新剧服化道及史实问题上的讨论,在观众中沸沸扬扬。抢风头两个小

  • 芈月传郑袖结局是什么 历史上的郑袖曾陷害屈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月,芈月传,郑袖

    《芈月传》开播后,很多网友都在关注里面的剧情发展,毫无疑问,现在出来的人物越来越多,当然,也是跨代的,从楚威王再到楚威王的儿子楚怀王,经历了两个朝代,我们才见到了“娘娘”孙俪,不过,在网友备受期待孙俪出现的时候,。还有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众网友的好奇,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对如今观众近乎严苛的挑剔,

  • 郑袖与屈原是什么关系 郑袖为何要害屈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袖

    郑袖与屈原有传说道,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曾与大才子屈原有过一段深情的爱恋。有的说是郑袖迷恋屈原不得,于是因爱生恨,勾结靳尚设下阴谋诡计陷害屈原,致使其被发配边疆。屈原才因此郁郁不得志,写下众多千古名篇。也有说郑袖、屈原二人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后来被楚王发现了,所以屈原被逐出皇城。屈原自杀也是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