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讽齐王纳谏的邹忌 邹忌也是心狠手辣的人?

讽齐王纳谏的邹忌 邹忌也是心狠手辣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3/19 13:10:16

我们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认识了敢于直言劝谏,并且有勇有谋的邹忌。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

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

邹忌人物简介

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相国,邹忌在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上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告诉齐王,要想得到百姓信任,首先要自己做好,为人君王的要快开言路,不单要知道别人赞美你的,更要知道别人批评你的,往往会批评你的才是最关心你的。

是法家学术的推崇者,所以他极力建议齐王修订法律法规,有了文字的规范后,大家都有所收敛,贪官污吏更是落得悲惨的下场,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邹忌向来赏罚分明,而且奖赏力度极大,一部分是为了尽全力留住这些将来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一部分也是在为帝王排忧解难。邹忌本身就非常有才华,在讽齐王纳谏中途用自己生活中的事,总结出齐王面临着同样的考验,果断建议,齐王也虚心采纳,导致齐国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齐王也因为百姓的建议,努力完善自身,加紧为民利民政策的出台。邹忌在选用人才上也做出杰出贡献,他大度,有君子风范,邹忌除了帮助齐王排忧解难外,还不断寻找和发现能勤勤恳恳为齐王做事的可用之才。但是在孙膑田忌地位提高后,他也产生了不安定的心理,他设计陷害田忌,迫使田忌远逃楚国。最终邹忌也因为军权过于集中,恐惧齐王的势力,选择装疯自保。

邹忌人物形象

我们大多数人总结邹忌的人物形象,多出自纳谏齐王时的他,也的确这一时期的邹忌人物最饱满,最能总结出其优秀的品质。文中邹忌是最真实的邹忌,首先,我们可以肯定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善于表达,能够看懂君王内心想法的谋士。站在谋士的角度出发,邹忌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联想到如何治理天下,这里充分说明邹忌恪尽职守,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在妻子、小妾、和宾客的赞美中,邹忌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进一步调查,甚至亲自观察体验,而且得出了自己果真比不过人家的结论,这可是真大丈夫所为啊,试想有谁不是喜欢听好话,说明邹忌有讲求事实的态度,他遇事头脑冷静,不会慌乱,他善于思考,不会仅凭一面之词就以偏概全,被谎言蒙蔽了事实真相。他观察事物时细致入微,因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的阅历,所以,他往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能总结出一般人看不到,意识不到的观点。而且一旦考虑成熟,邹忌会毫不犹豫向君王进谏。他不想一般的说客一样,虽然长篇大论,但毫无重点,危言耸听。

邹忌的进谏总是通过身边一些小事,这样齐王不仅能设身处地的为民众想出好的解决办法,更能让齐王在听取他人意见的时候多长一个心眼,不被奸臣老贼蒙蔽双眼,从而造成决策的失误。可以说邹忌这种进谏的方式很好的达到了自己推行学术思想的目的,同时,也为齐王获得更多尊敬打下了基础,为齐国百姓的生存谋发展。邹忌为齐威王出谋划策,为齐国的富强做出了诸多贡献,可以说齐国的强盛和邹忌的一系列推行法家思想的措施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齐国的指令执行的效率总是最高,城中百姓对齐威王的期待值也是与日俱增。

那么这位如此有名的思想家的性特点又有哪些,邹忌心怀国事,据说邹忌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该如何富强,人民应该享受到怎样的生活保障,怎样才能保留君王的唯信,才能在百姓中树立美好的形象。邹忌同样也是敢于进谏的人,据说很多臣子怕向君王进谏,不是说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纳,而是说稍有闪失,自己可能脑袋不保,再加上大家都没有能读懂君主的这份自信。邹忌可顾不上这么多,他还有伟大的报国志向等着完成,从讽齐王纳谏上就可以看到,邹忌志向明确,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上升到治国上,真可以说是敢进谏和会进谏。当然这些都少不了邹忌的聪明才智作为基础,邹忌聪慧过人,他让齐威王广开言路,在百姓中树立威信,他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法规,选举贤德的人,他奖惩分明,而且在辨别人才上有独特眼观,为齐输送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文官,和有勇气的武将。

邹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性格特点就是心狠手辣,邹忌在顾虑自己相位不保时,也展现出了他险恶的一面,他不择手段想要排挤田忌,屡次不成功后,想要害死他,最后竟然也用出了栽赃陷害这种小人的手段,这种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甚至甘愿背上为后人耻笑的觉悟,向我们展现了邹忌的全部。

标签: 齐王纳谏邹忌

更多文章

  • 邹忌生平如何?他推行的改革都涉及哪些方面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邹忌

    邹忌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卫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鲍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用“鼓琴”的节奏来说明“治国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他认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 “浊以春温”;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政令好比弹起来“攫

  • 关于邹忌照镜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邹忌照镜,寓言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邹忌照镜的寓言故事,欢迎关注哦。齐国的邹忌长得五官端正、英俊潇洒,远近闻名。一天,他一面照镜子,一面问他的妻子:“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比徐公漂亮十倍呢!”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又问他的小妾:“我

  • 邹忌身为齐国的美男子之一 邹忌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邹忌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齐国美男子邹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鸣惊人”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听了淳于髡的劝告后,奋发有为,让齐国强大的故事。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善于讽谏的大臣,就是齐国的美男子之一:邹忌。要说这邹忌,既高又帅,有多高?八尺有余,相

  • 项羽叔父项伯做了什么竟坑害了项氏全族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叔父项伯

    关于项伯这个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的人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听过他的名字并对他的一些事迹有所认识的人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好。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项伯作为项羽的叔父,却干了对不起他的事。因此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奸逆小人。但是这里面显然有对他的很多的误解,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他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并不

  • 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之上阻止项羽诛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伯

    项伯又名项缠,他是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虽然出身楚国贵族世家,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颇有江湖侠士的气概,喜欢到处结交名人谋士,在秦朝统治时期他和刘邦身边著名的谋士张良颇有交情!后来项伯因为帮人打抱不平,错手杀了人,不得已就和张良等人躲到了邳国。没多久项梁正式起兵反抗秦朝暴政,项伯这才结束被秦朝通缉逃亡的生

  • 项伯身为项羽手下为什么会帮助张良脱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伯

    项伯,听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另一个名字项羽,很多人应该会如雷贯耳。而这个项伯其实就是项羽的叔父。虽然他是项羽的叔父没有疑问,但是他和项羽的关系远没有项羽和另一个叔父项梁来得亲密。这中间除了项羽是由项梁一手带大成人的之外,还跟项伯的偏向与刘邦一方有着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

  • 项伯戴了2000多年的“叛徒”帽,项伯真的是叛徒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项伯

    还不知道:项伯为什么被说是叛徒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伯这个人,两千多年来一直戴着一顶“叛徒”的大帽子,尤其是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鸿门宴”的断章取义,更是让很多人觉得项羽的失败是项伯一手造成的。其实,如果我们把“鸿门宴”这个孤立事件放到当时的斗争形式中来看

  • 项伯身为楚国贵族又是项羽的叔叔 他为什么会选择帮助刘邦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伯,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伯为何帮刘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单说项伯,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印象,毕竟他在历史上也没做出过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只要是学过《鸿门宴》的同学,都会对项伯有一定的印象,正是项伯出手相助,才让刘邦在这场凶险万分的宴会中活了下来。估计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同学都会产生一

  • 项伯在鸿门宴上帮刘邦逃过一劫 刘邦登基后他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伯,刘邦

    还不知道:项伯的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得了天下,项羽的部将里如钟离昧,他就选择不降,再战而死,如丁公等人,能降的都降了。生而为人,活下去本是本能,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原也没有太多可以非议的地方。丁公的恩如同毒药丁公对刘邦有恩,要不是他放了刘邦一马

  • 那个吃里爬外的项伯在项羽自刎东江之后是什么下场?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伯,战国

    项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在中学的课本上都学过《鸿门宴》这篇文章,可以说,这是一场改变了历史走向的好戏,在文章中,我们活生生的看到了一个“吃里扒外”的形象,这人就是项伯,如果没有项伯,想必天下之后到底姓项还是刘,那真的要另当别论了,那么,这个人在项羽自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