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白起战国最强之将也是最传奇之将

揭秘历史:白起战国最强之将也是最传奇之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4/2/17 9:59:56

说起白起,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个白马白甲小鲜肉。不过呢,白起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37岁了,秦国的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参军。这样算来,在参军20年后,白起才熬出头。白起,又叫公孙起,一看这个“公孙”

吧,就觉得像是王室成员。但是太史公也好,左丘明也好,他们都没有讲诶,这个白起到底是什么个身世啊?真的就是白手起家的,所以就叫白起吗?不要给我们卖关子,只告诉我们他老家在陕西眉县好不好?所以人们就考证啊,有人开玩笑说白起是孙叔敖的后代,有小说家说他是白圭的后代,也有人是说他白乙丙的后人,还有人说他是公子白的后人,就连白居易也来掺和,说他是白公胜的后代,白起的身世问题那可是众说纷纭…

以39岁的“高龄”登场

终于熬出头的左庶长

白起历史上没有记载白起早年从军的故事,只是说到他擅长军事。他能够得到提拔,还是因为得到了当时秦国的权臣魏冉的帮助,魏冉让白起当上了左庶长,当上左庶长既能率领军队,又要掌管政事,他不仅是秦国的最有实权军政官职,还是秦国的第十级爵位,在白起之前,必须是秦国的王室成员才能担任。

传说中的歼灭战斗机

传说中的杀神

白起这之后白起的军事才能一步一步得到施展,有他坐阵的战役,没有失败过,是真正的常胜将军,而且他打的仗,往往歼灭战,主要是利用地形包围敌人,消灭敌人的军队,歼灭战胜利之后,往往会有大规模的敌人投降,这些投降的敌人除了被收编,就只有被坑杀,有人统计过,白起率军杀的人,占到了战国时期阵亡军队人数的一半,所以呢,白起被人们称为“人屠”。

现在人觉得“人屠”还是不够拉风,一改,改成了“杀神”呀、“战神”呀这些网络小说外号。在广为流行的翻案文中,白起最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自然也被拿来说道,不过就算喜欢骇人听闻的这些网文中,白起的军事能力也从未得到质疑。

白起的威水史

话说这白起才一当上左庶长,秦王就派他去攻打韩国的新城,这一仗的结果,当然是韩国的城池被秦国占领。韩国当然害怕啦,就派出使节到魏国找外援,魏国知道秦国的厉害,当然是派出大军来对抗秦国,这时候韩魏联军是秦国军队的两倍,两军在河南龙门这个险要之地形成对峙。感觉说的话很厉害的白起这时候在魏冉的提拔下,白起成为了秦国军队的主帅,这时的韩魏两军虽然是联盟,但是貌合神离,于是白起利用疑兵牵制住了韩军,主力却悄悄绕到魏军的后方,发起攻击。魏军的统帅向韩军求援,韩军还被白起蒙在鼓里,拒绝救援,最后24万人的军队被白起歼灭,韩魏两国无力反击,只得向秦国割地求全。

说话的口气还能厉害点吗?白起这之后,从史书上可以看到白起不断地胜利,不断地升迁。魏国被夺走了整整61座城,白起也当上了当初商鞅当过的大良造;赵国被白起夺走了光狼城;楚国被白起攻破了首都,大半的领地被秦国占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接下来白起的率领秦军继续东进,韩国的领土不断缩小,其中有一座军事重镇在韩国的西部,不过在白起的攻势下,这座军事重镇已经和韩国断绝了交通,韩国只有把这座城交给秦国,但是城内的守将不愿意,一琢磨,反正祖国不要我们了,比起投降秦国,不如把城献给赵国,赵王也相当滴犹豫啊,城虽然有了,但是怎么看怎么像韩国在祸祸我们啊,这城秦国是肯定要来抢的,到时候带兵的是白起的话,那可真就吓死寡人了。于是赵王多次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最后还是决定收下这座城,而这座城就是上党。

守上党的韩国将领叫做冯亭,因为献城,他被赵王封了个华阳侯,城就这样被赵国给收下了,但是秦国的军队肯定要出发了,赵王派廉颇在上党的西南方,一个叫做长平的地方备战。赵王一看,还好,秦国派出带兵的是王龁,王龁也是一员名将啊,不过呢,同时代白起的光芒太耀眼了,王龁就稍微有那么一点缺乏存在感。赵王也知道秦国不好惹,但是自己手下也有名将啊,这人就是廉颇,廉颇虽然攻击上和白起有差距,但是防守完全不逊色。廉颇初战不利之后,想要避过秦军的锋芒,于是就坚守不出,王龁用尽了手段,也没能让廉颇出战,两军就这样死耗着。这场战争,秦国和赵国都发动了举国之力,秦国距离长平路途遥远,补给上困难;但是赵国国力不如秦国,战争陷入僵持之后,赵国消耗也相当巨大,赵王觉得廉颇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好秦国用了反间计,让赵国换下了廉颇,换上了赵括君。

白起除了歼灭战之外,还有另一种超越时代的战略思想,那就是乘胜追击,白起认为应该趁赵军大败的时候,迅速进击到邯郸,灭亡赵国,这时魏国的信陵君上演了一出窃符救赵的大戏,又派出苏秦的弟弟苏代做说客,到秦国去贿赂当时的丞相范雎,范雎当然是不想白起超过他,于是说服秦王退兵,让韩赵两国割地了事。

秦国的扩张脚步是不会停下来滴,赵国也不愿意被秦国吞并,和东边的齐国结成联盟,寻求支援,还拒绝向秦国割地。昭襄王一看,还是得打,这时候白起正好生病了,于是秦王派出王陵,可怜的王陵就只在史书上露了这一次脸,因为攻克赵国不力,他被秦王给免职了,本来秦王是想让白起带兵的,之前的替补已经下场了,现在该主力上场了,但是白起告诉秦王秦国有诸多不利条件,现在并不是攻赵的好时机,但秦王不听,由王龁代替他继续攻打赵国。王龁这倒霉孩子,给遇上了信陵君和春申君率领的魏楚几十万联军,秦军大败。杜邮是咸阳城十余里外的一个驿站,白起因为屡次违逆秦王的意愿,被秦王贬到偏远的阴密去当一个普通士兵,在白起经过杜邮的时候,秦王派人带给白起一把剑,让他自行了断,这时候的白起,有人说他大概是55岁左右,有人说他快要71岁了。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号称“人屠”的白起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

    白起简介白起(?—前257年),为楚白公胜之后,也叫公孙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李牧、廉颇、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网络配图白起杀了多少人秦昭襄王时,经宣太后同母弟穰候魏冉举荐,任用白起为将。他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37年,攻

  • 历史上"最坑"四大人物 战神白起、马超赫赫在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起,马超

    中国有个词,叫作“坑”,很有意思。若叫外籍友人中文考级,这“坑”字含义应该颇为费解。可释为坑人、坑爹,或给自己挖“坑“,诸如种种,意思却也耐人寻味。当然,我们倒也可以花点时间,整理一番古代四大最坑男人,都有谁呢:网络配图一、赵括赵括应该称得上史上最坑的领导吧。此君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纸上谈兵的

  • 白起:秦国一级战将 斩杀敌军百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起

    白起的名号在战国时期绝对是令人闻风丧胆响当当的存在。在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等人中他名列第一,是秦国一级战将,曾斩杀六国之军百余万,坑杀赵军40万,为秦国吞并六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到最后,他却自刎了,这是为什么?这话还得从头说。白起本是一介平民,因秦昭王推行军功爵制,他才有机会步步高升

  • 秦国白起是因为坑杀40万降卒才被称为杀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白起

    白起是军事上的天才,能为秦国霸业创下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正因为白起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立下汗马功劳,也导致白起有“人屠”、“杀神”的称号。下面我们具体来讲讲,白起为什么叫作“杀神”。白起,又称公孙起,芈氏族人。战国时期是秦国郿人。在军事上有独特的天赋,善于用人,为秦昭王办事——征战六国。一生杀敌无数

  • 武安君白起: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

    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他就是一代战神武安君白起!网络配图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

  • 白起为何坑杀40万降卒?有三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

    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能征善战者不计其数,但就春秋战国时期而言,白起无疑是排名最靠前的,后人称他为战神,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到底有多厉害?他一生打过70多次战役,70多次竟然没有一次败仗!这概率相当于现代人喝水被呛着的概率,而白起是全凭真是本领打赢那么多次仗的,拿破仑厉害吧,他还遭

  • 坑杀降卒四十万人的秦国将领白起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将领白起

    先说历史上几件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白起骁勇善战,率秦军攻城略地,势不可当。长平一战,秦军打败赵国军队,白起下令“坑杀”四十万已经投降的赵国将士。不仅如此,为了恐吓赵国,同时也为了震慑其他与秦国抗衡的六国,白起故意放两百多名年幼的赵国士兵回国去报信。虽然后人对被坑杀的人数如此之多有

  • 揭秘古代五大杀人狂魔 白起只能勉强排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

    说到中国古代杀人最多的人,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必须名列第一。他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大肆屠杀汉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几乎惨遭种族灭绝。四川被攻破前约有人口一千多万,屠川后竟然不满80万人。他这一暴行被收藏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上,屠夫之王,非他莫属。网络配图黄巢如同上面的张献忠一样都是残暴毒虐、嗜好

  • 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有着怎么样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

    白起,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统帅,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伊阀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约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网络配图征战沙场数十载,指挥的战役数十场,甚少有败仗,为秦国奠基做出

  • 解密:秦昭襄王为何不敢让白起直接PK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昭襄王

    前两天,老福跟大家一起聊过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40万大军被活埋。这一场战争,对于国家来说,秦国赢了,但对于双方主将来说并没有赢家。因为它成就的是两个将领的恶名,我们先说白起,不管他的战斗实力多强大,军事才能多出色,但更多人记得他的可能只是杀了40万战俘的屠夫本性。而赵括,更是成了纸上谈兵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