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用王昭君去和亲 嫁老子又嫁儿子最后被气死

皇帝用王昭君去和亲 嫁老子又嫁儿子最后被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38 更新时间:2024/2/16 13:16:45

在汉朝刚刚建立之初,刘邦称帝,可是当时汉朝的国力并不强盛,在面对人人皆可骑射的匈奴大军入侵之时,还是“新生儿”的汉朝抵抗的十分吃力,迫于当时的局势,汉初的皇帝们对内选择修养生息的政策,对外,也就是匈奴,他们更多的愿意以和平方式来来处理。和亲,也就成了汉朝初期对匈奴政策方面很重要的一点。

在公元前两百年的时候,匈奴的单于率领大军进攻汉朝,当时匈奴方面率领的是四十万的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骑兵,与之相对的则是汉高祖刘邦率领的部队不仅人数少于匈奴,还是军种还是步兵,骑兵对步兵,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汉朝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刘邦自己也做好了决死一拼的准备,为了不让匈奴得到更多的财富,刘邦甚至有了把自己随身带来的各种珍宝都做好了焚毁的准备,宁愿烧掉,也绝对不给匈奴,可见刘邦当时绝望的心情。

后来还是刘邦身边的谋士陈平献出了一个计策。

陈平就带着刘邦本来就要焚毁的财宝去拜见了匈奴的王后,陈平一边道歉,一边把带来的珠宝首饰都献给王后,不仅仅如此,他还无意中说道,如果汉朝战败了,那他们处于无奈之下只好把一个绝色美人敬献给单于,用来平息单于的怒火。

女人都是会吃醋的,单于的王后也不例外,听到陈平这么说,她也担心了起来,万一战败之后单于喜欢上了那位汉朝进献而来的绝色美人,那么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啊。这怎么可以呢,于是王后爽快的就答应了让单于退兵的请求,汉朝通过走夫人路线,终于是逃过了这一劫。

而汉朝也通过这一件事情认识到了就自己目前的实力而言,根本打不过匈奴,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这种夫人政策的好处所在,于是汉朝就有了和匈奴和亲的心思。

可是,和亲只是暂时的退让,真要把公主送到匈奴去,不说公主自己不愿意,皇帝也舍不得啊,毕竟是和自己连着血脉的亲人。所以说,那些以汉朝公主的名义去匈奴和亲的女子,在此之前大多是宫女、和皇帝同宗的女子一类人冒充的。不是我们原本认为的皇帝的女儿——公主,等到需要和亲的时候,皇帝便下旨将她们册封获得一个很高的身份。

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之王昭君也是这样的,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则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赐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命其择吉日进京。其人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就因为她进宫后,因自恃貌美非常,拒绝给行贿画师-毛延寿,所以画师心里充满了怨恨,于是在给她画画像的时候画师就用“抽象派”的手法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

这样皇帝在看到昭君被特意丑化扭曲,完全不是本人面貌的画像之时,也不可能对她产生什么兴趣。不但如此,就因为那一颗丧父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就这样从十八岁,在清冷的深宫之中一直生活到了二十一岁,也依旧是一个“良家子”。在她二十一岁那年,已经对自己在宫中的前途失望透顶,正好看到了去匈奴和亲的公告,便索性自愿担任当时去匈奴和亲的人。

公元前33年,昭君就这样肩负着汉、匈两国的使命成为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呼韩邪单于在迎娶了王昭君的时候就已经是活不了多长时间的老人了,所以,婚后没三年单于就死了,并留下一子——伊屠智伢师。根据匈奴的“父死,妻其后母”传统而言,丈夫如果死了,那么这个家庭中的男性就有权利将他的妻子收为自己的妻子,昭君也没有例外,没过多久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就迎娶了王昭君,并生了二个女儿,长女名叫须卜居次,次女名叫当于居次。

朝廷方面也并没有把王昭君招回汉朝的打算,昭君就这样在匈奴那继续生活下来,结果十一年后,呼韩邪单于的儿子-雕陶莫皋也死了,这时正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后因王莽篡汉,匈奴单于以“非刘氏子孙,何以为皇帝?”之名义,发动边疆战乱。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愤怒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

昭君就这样在匈奴一呆就是四十多年,也因为如此,王昭君的和亲给汉朝带来了最为宝贵的修养生息的时间,在后世的很多历史评价中都认为,昭君为了汉朝的繁荣与和平所带来的巨大贡献,甚至是超过了百万的雄师,所以,王昭君本人也受到后世百姓的敬仰和膜拜。

可以说,汉朝通过将女子嫁给匈奴这一和亲的手段使得他们赢得了一个宝贵的缓冲期,期间汉、匈奴边境的互市,使两国的物资得以流通,促进了汉朝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没有和亲,就不会有后来繁荣的大汉王朝,那些为了汉朝和平远去而去匈奴的女子,为了这个国家而身处异域,付出了很多很多。

标签: 王昭君皇帝

更多文章

  • 马超投奔张鲁时当过教育官员 负责讲解《老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超,教育,老子,

    三国名将马超在与曹操征战失败后,又因内讧,丢失凉州,于是投奔了汉中的张鲁。张鲁安置了马超,给他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汉中这地方小,当然不可能封大将军,就给了马超一个叫“都讲祭酒”的官职。别误以为是调酒师,它其实是教育官职,表面上是负责讲解《老子》的讲师或教授。当然,严格来讲,马超的都讲祭酒并非教育官员

  • 揭秘:道家创始人李耳为什么又被叫作老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老子,孔子,孟子,道教

    在前574年的时候一位伟大的人物降生在楚国的苦县,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李耳,在春秋时期他是十分有名气的人,然而提到李耳这个名字很多人还是感觉非常陌生的,那么李耳是谁呢?其实李耳就是非常有名气的老子,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创立道家学派的人,在道教中李耳的地位非同寻常,人们还认为他是太上老君的化

  • 道教始祖老子的老师是谁 老子的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道教始祖老子,老子的老师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后世对他非常尊崇,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是非常闻名的。对于这样一个伟人,他的师父,也有很多人好奇 。而关于老子的老师,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鸿钧道人。这种说法基于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基础。因为传说中的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所以刚出生就会讲话,毛

  • 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老子后人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道教始祖老子智慧,老子后人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

  • 老子福兮是什么意思 老子的弟子有名的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老子福兮,老子的弟子

    老子福兮出自于老子的著作,这是由书里面的一句话提炼出来的。其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正是有了福的对比才知道什么是祸。而福祸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一件好的事情也许会引出不好的结果,而同样,一件祸事最后也许会发生好的结果。就像塞翁失马的典故中所说的那样,他丢了马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幸的

  • 王昭君嫁了老子再嫁儿子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昭君

    在婚姻伦理方面,匈奴是个很不讲究的民族。虽然还没到几个男人合伙娶老婆的地步,但是与汉族相比,已经算是比较彪悍了。据《史记》记载,匈奴人一直盛行着这么一个习俗:老爸死了,儿子可以把老爸的女人娶过来,当然,亲生母亲除外;而兄弟死了,其余的兄弟也可以把嫂子或者弟妹娶过来。总之,匈奴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就跟貔

  • 道家门派大师级人物的老子和庄子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老子和庄子有什么区别

    老子,姓李名耳,根据历史记载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到公元前前47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出生在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又名老聃,有传闻说他一生下来毛发就是白色的,所以当地的人称他为老子。老子雕塑老子大约活动在春秋时期,曾经在东周国都洛邑担任守藏史这一职位,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

  • 《谋圣鬼谷子》鬼谷子与老子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谋圣鬼谷子

    鬼谷子与老子都是在中国古代思想第一次大解放时期出现的著名人物,两者在时间上虽属于同一时代的人,但是按照出生年月来论,他二人之间应该并没有直接接触的经历。但是也不能否认鬼谷子与老子之间是存在关系的。按照常理而言,鬼谷子的部分思想继承于李耳。老子在他自己流传给后世的书里强调道可道,非常道,这也是对后来出

  • 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载,老子《道德经》竟是用脑浆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周灵王在位时,浮提国两位使者觐见。这二人颇有神通,忽老忽少行踪不定,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只见其影不见其形,总之搞得朝中公卿贵族大臣们很是崇拜,纷纷要请他二人喝酒,但都遭到拒绝。二使者义正词严地说道:“我们来大周朝是办正事的,不是来喝酒的!”周灵王不禁一笑:“那二位来干嘛呢?在我大周朝,喝酒就是正事

  • 儿子帮老子造反立功,却被一脚踢开,最后被侄子活活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和朱棣总是两个极端的存在,前者是造了元朝的反取得了天下,后者则是造了侄子的反取得了皇位。这两位皇帝都算是造反取得皇位的,而明朝其他皇帝则通过继承的方式,这不朱棣有个儿子想学习老爹,也来一次造反。此人没有朱棣的好运,失败后被活活烤死在铜缸内。朱元璋自己想的倒挺好,但是他一走,朱允炆的日子却不好过